APP下载

护理人员工作场所遭受暴力事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2022-10-22柳秀丽李之诉

护理与康复 2022年10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事件发文

柳秀丽,李之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工作场所暴力目前尚缺乏统一定义,普遍认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蓄意使用威胁或武力,导致躯体或心理伤害,甚至死亡[1]。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行为违背了社会对医疗的基本期望,破坏了医院安全、富有同理心和拯救生命的社会象征[2]。目前,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频发,但多数关于护理人员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研究局限于通过量化的指标衡量其程度[3],而对暴力事件的原因、如何应对等方面,护理人员和患方的看法存在差异。鉴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行为的复杂性和可变性[3],本研究通过对该领域中英文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暴力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及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资料

分别使用文献检索式“violence[MeSH] AND nurse[MeSH] AND hospital[MeSH]”和“暴力[MeSH] AND 护士[MeSH] AND 医院[MeSH]”,检索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表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的英文文献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中文文献,排除会议纪要、编辑材料、书籍章节、新闻报道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1.2 文献分析

使用CiteSpace(5.7.R2),度量区间为1年,最低被引次数、共被引次数、规范化后共被引次数阈值分别设置为(2/2/20)、(4/3/20)和(3/3/20),提取文献相关的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计量学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量

本研究最终纳入英文文献2 334篇,中文文献1 029篇。国内外针对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研究的发文量存在差异,英文文献的发文呈现“先稳后升”的趋势,在经历短暂平稳期(2001年至2006年)后,发文量持续增加。中文文献的发文趋势为“先升后稳”,在2001年至2002年的发文量显著攀升后,维持在年发文量约50篇,见图1。

图1 相关文献年度发文趋势图

2.2 研究机构

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所在地分布广泛,发文量较大的前10位研究机构见表1。中文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机构见表2。

表1 英文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机构

表2 中文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机构

2.3 研究关键词

英文文献关键词的关联分析显示794个节点、7 100条关联,网络密度为0.023,研究热点包括nursing staff(护理人员),attitude of health personnel(健康从业人员态度),emergency service(急诊服务),emergency ward(急诊病房),psychiatric nursing(精神疾病护理),questionnaire(问卷调查)等,见图2。中文文献关键词相关性分析呈现447个节点、967条关联,网络密度为0.010。研究热点包括工作场所暴力、医院暴力、护士、影响因素、医患关系、医患矛盾、急诊科、精神科、危险因素、对策等,见图3。

图2 英文文献关键词

图3 中文文献关键词

2.4 突显词分析

突显词分析显示英文研究主要针对3个方面:研究方法,包括方法学(methodology)、统计学(statistics)、计量数据(statistics and numerical data)、调查和问卷(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研究的主体,护士角色(nurses role)、护士态度(nurse attitude)、医患关系(doctor patient relation);相应对策,如护理评估(nursing assessment)、安全措施(safety management)以及预防和管控(prevention and control)等,见图4。中文文献突显词分析显示,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暴力事件多发的工作场所以及对暴力行为的管控措施,见图5。

图4 英文文献突显词

图5 中文文献突显词

3 讨论

3.1 研究机构及协同合作分析

国内外开展护理人员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相关研究的机构分布广泛,提示护理人员工作场所遭受暴力是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问题,其严重性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发文量较多的科研中心之间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Babiarczyk等[4]的多中心研究收录了5个国家医疗机构1 089名工作超过一年的护士参加卫生行业遭受暴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护士遭受过暴力行为,最常见的施暴者是患者或其亲属。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较少,年发文量较平稳,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

3.2 研究热点分析

3.2.1暴力行为表型

护理人员工作场所遭受的暴力存在不同的行为表型。患者对护士的攻击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肢体和言语攻击[5]。一项回顾性研究[6]显示,约72%的护士在医疗场所遭受了辱骂、威胁,18%护士受到了人身侵犯等暴力。美国护士协会年度调查研究[7]发现,三千多名护士中约50%经历过言语攻击,>20%的护士同时还遭受了肢体伤害,且结果显示此类事件会进一步诱发暴力行为的实施,形成恶性循环[8]。

3.2.2暴力高发场所

国内研究通过横向比较,指出了暴力事件多发的护理部门。王欢欢等[9]研究显示,患者流动性大、空间拥挤和缺乏安保监控是急诊科护士受暴力袭击较多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卫生部门收集39所三级甲等医院(共4 397名护士)的调查问卷,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急诊科是护理人员遭受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3,95%CI:14.31~48.10)[10]。此外,精神科也是暴力行为多发的场所。张帮峰等[11]对20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记录随访,结果显示该年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达97.60%,而病房性质、困难情景沟通能力是影响暴力行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3.2.3横向暴力

横向暴力是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的一种特殊暴力类型,是工作人员之间实施有害行为的职场暴力[12]。Bambi等[13]对930名护士进行网络调查,其中191人存在由横向暴力滋生的心理-生理负面影响。梁群英等[14]对16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横向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82.7%的护士遭受过横向暴力。谢长清等[15]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理人员中1 043名护士的横向暴力发生率>78.2%,而暴力事件的上报率仅为16.9%。横向暴力会对护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护士的情绪消极、易激惹[16],严格的等级制度、工作压力、缺乏结构授权等可能是导致护理横向暴力的原因[17]。

3.3 研究前沿

针对护理人员遭受暴力的现状,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研究[18-19]发现,缺乏报警系统和矛盾缓冲区域是暴力行为高发的客观危险因素,紧张的心理感受和疲惫的生理体验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是触发施暴者暴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关注患者或家属的心身健康、情感交流和优化流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持是减少暴力事件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参与培训和实施预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攻击性和暴力事件的认识和信心,管理情绪,降低暴力事件危害,积极面对和处理护理工作相关风险[20]。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事件发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