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之启示

2022-10-22杜红卫

全国新书目 2022年7期
关键词:媒介图书馆儿童

◎文/杜红卫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阅读已经从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而儿童阅读是事关民生、关系未来的大事,地位更显重要。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和思考,还能进行情感、意愿的输出和表达,是儿童构建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儿童的日常阅读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阅读媒介变化多端,致使儿童阅读兴趣减弱;儿童读物质量良莠不齐,家长为儿童选择图书时无从下手;繁重的学业和竞技比赛挤压了儿童的阅读时间,让儿童陷入了“深阅读危机”。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儿童“阅读危机”的本质是阅读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本文试在对比、分析当下儿童图书馆阅读与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相应启示与建议。

一、当下儿童“阅读危机”的表现

1.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儿童阅读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对文章的大意可能理解不够正确。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使儿童通过补充相关知识提升其阅读文章的质量,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有效促进儿童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

2.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

由于相关专业教育的缺乏,我国从事阅读推广以及阅读指导工作的专门人才少之又少,儿童阅读更是如此。当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民间机构纷纷开展阅读推广人的培训活动,但由于在管理体制、课程体制、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行阅读推广及阅读指导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

3.阅读分级机制不够明朗

分级阅读一直是近年来儿童阅读所倡导的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分级阅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术研究机构纷纷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但目前来说,中文分级阅读尚未产生行业标准,没能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特点

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除了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外,还注重活动内容方面的延伸。这主要归结于当时的社会处在一个民智待启、教育未申的状态,国民基础教育相当薄弱,而活动内容的延伸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养。时至今日,这些延伸服务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下的儿童阅读推广,尤其是阅读指导以及根据儿童特征细分读者两方面,是当下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追根溯源不仅能填补研究空白,也是对当下儿童阅读推广的再启示。

1.以阅读指导为主要活动内容

阅读指导是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最大的特点。为了使儿童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用最少的精力、最少的时间,求得最大的效果,开展阅读指导势在必行。因此,当时的儿童图书馆大都开展了阅读指导活动。

除了指导活动之外,还有对学习深度的考察,提升儿童在准确率、记忆能力以及专注力等方面的阅读能力和组织发表的能力。这就对图书馆指导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932年濮秉均的《民众图书馆(室)中的阅读指导问题》一文中提到:指导员态度要诚恳,忠实,谦和,不可随便敷衍;不单要口才流利,有不倦的精神,更要有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性。可见,推广阅读归根结底是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其成败与馆员素质密不可分。

2.利用媒介进行宣传推广

当时儿童阅读推广主要利用的媒介有三:一是报纸。报纸是民国时期最主要的文化信息传播载体和舆论工具,是社会各阶层了解时事消息、获取有效信息、开拓视野、启蒙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报纸也成为了文化教育机构开展社会活动的新型动员方式。二是期刊。民国期间涌现出许多教育期刊、图书馆期刊、儿童期刊等,其中不乏介绍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图文报道,在无形中向儿童传递着信息。三是广播电台。如北平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和北京中央广播电台合作,以“讲读”“谈话”“对话”“歌唱”等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儿童阅读的热情。

3.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

为吸引儿童,儿童图书馆经常利用儿童节、国庆节、集会、周年纪念日等节假日举行活动,以便收获更好的活动效果。比如1936年杭州市立儿童图书馆“为鼓励儿童研究国庆日起见,于十月九日举行双十节故事演讲比赛”。

4.根据儿童特征细分读者

细分儿童读者主要表现为按年龄、年级和性别分类。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不一,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阅读推广工作要根据儿童特征适当调整,也要从馆藏文献方面注意满足小读者们在心理上的差异化需求。

三、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推广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课程的设置也有了一定的体系,这对我们当下的儿童阅读推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利用媒介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

民国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但图书馆界及教育专业人士依然积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放眼当下,我们正处在数字阅读的大时代,更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开展儿童阅读,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此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

2.培养专业人才,进行有效阅读指导

民国时期非常注重对儿童的阅读指导,其主要目的是让儿童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想对儿童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就必须有掌握各种类型读者群体诉求,具有组织、策划及开展阅读指导的能力,以及掌握教育学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只有具备充分的、多元的专业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阅读指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开设阅读服务专业,构建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民国时期,国家已经开设了图书馆专业并建立了相关课程体系。着眼现在,我们也可以相应开设阅读相关的服务专业,将阅读与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学科相结合,形成复合型阅读专业,从而扩大人才培养体系和规模,有效解决儿童阅读目前的问题。

四、结语

如今,全民阅读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少年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阅读状况不容忽视。民国时期在儿童阅读方面的建树无疑对我们当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儿童阅读的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要以史为鉴、取长补短,方能走得更加长远。

猜你喜欢

媒介图书馆儿童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图书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去图书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