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中如何提高其艺术形象

2022-10-21田强

大众文艺 2022年19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陈列展品

田强

(昌黎县文物研究保护所,河北秦皇岛 066600)

在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博物馆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强,民众希望通过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基层博物馆来说,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中的艺术形象,不但能够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强化文物展示效果,体现出所展示文物的核心内涵,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通过文物陈列展示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的整体艺术形象,是当前基层博物馆组建筹划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一、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提升的重要性

1.吸引受众

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游客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所陈列展示的文物形象为基础,科学设计博物馆陈列展示模式,在最大程度上突出文物的主要特征,形成反映陈列展示主题的艺术形式,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博物馆影响力,达到吸引游客受众的主要目的。基层博物馆相较于国家博物馆而言,在所陈列展示文物数量、品质、历史内涵等方面具有一定劣势,在技术与资金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围绕自身条件不足的实际背景,达到吸引游客受众的目的,就必须从提升陈列展示艺术形象等方面出发,重视陈列展示的艺术形象塑造,并以此为中心开展营销宣传管理,从而发挥陈列展示的思想教育功能,突出基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价值。总的来说,陈列展示艺术形象的提升,对基层博物馆而言更多的属于一种包装形式,最终达到吸引受众,提升基层博物馆影响力的主要目的。

2.体现陈列展示内涵

基层博物馆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保证社会教育功能的正常高效发挥,需要从提升陈列展示艺术形象方面出发,通过相应的形象塑造来提升文物的艺术感,展现文物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根据所陈列展示文物主题形象进行对应的艺术形象塑造,可以深化陈列展示主题,凸显陈列展示内涵,引导受众在文物鉴赏当中获得更佳的视觉享受与文化教育,加强基层博物馆的整体影响力。

二、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的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学术性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的首要原则为坚持科学性与学术性。基层博物馆本身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质,承担着社会教育功能,在陈列展示过程中,首要突出文物的教育价值,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应以学术教育为陈列展示前提,这也是基层博物馆发展的基本生命线。无论是在前言、说明介绍版块,还是在陈列展示艺术形象和环境氛围塑造当中,都应遵循学术性原则,不能为了提升艺术形象而抛弃必要的文物介绍,需在保证有充足学术描述与历史资料铺陈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整体特色,从而凸显历史文明的魅力。同时借助先进的展示手段,实现陈列展示内容的多样化,引导游客受众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物的历史气息,提升文物教育价值,才能使基层博物馆保持长久的文化吸引力,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2.提升观赏性

基层博物馆的陈列展示设计应与时俱进,在充分反映文物历史特色、保持学术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游客受众的平均文物知识掌握能力与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文物陈列展示的观赏性。围绕所陈列展示文物的主题、话题、问题等多个方面,全面系统的探索并解读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信息与现代教育价值内涵。具体在参观线路设计方面,应尊重游客受众的观看习惯,结合文物陈列展示主题、重点与亮点实施陈列展示设计,合理规划文物陈列展示分区,引导观众在实际的游览观看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参观思路,以整齐大方的设计方法,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的观赏性。

3.坚持艺术性

艺术性代表了基层博物馆文物的历史文化与主题特性。不同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时间节点、地域与人文环境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根据基层博物馆所展示的文物品种类型,结合文物展示设计提升整体艺术性,实现文化与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艺术手段,实现对文化历史的深层次宣传,保证基层博物馆中文物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也能够进一步彰显基层博物馆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的对策

1.提升展品质感

质感主要指的是造型艺术形象在真实表现质地方面引起的审美感受,重点强调文物材料与质量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视觉上的真实效果,多为冷色系与金属感。针对文物材料质地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技巧来呈现文物所呈现出的真实感觉。不同文物的材料组成不同,其表面呈现的自然特性也有所差异,部分文物本身具备质感,比如青铜器皿文物、陶瓷文物等,受众在观赏这类文物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物所体现的立体化特征,以此强化艺术感悟。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物并不具备强烈的质感,导致在实际观赏中难以体现文物本身的历史气息,所以基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陈列展示的过程中,应根据展品本身材质,将其他质地的材料与文物放置在一起,通过对比烘托的方式来提升文物质感,从而提升文物的艺术形象。其中需要强调文物与其他质地材料在颜色、空间感与质地方面的对比。质感较强的文物采用烘托技巧,比如在展示青铜器与陶瓷文物的过程中,可以在展柜下面铺垫麻布等材料,以质感不明显的麻布材料突出青铜器与陶瓷文物的质感,进一步提升文物的立体感与真实性。而对于质感不高的文物来说,提升其陈列展示质量的技巧为对比映衬,结合文物的艺术特色,从其他方面对比展示质感,比如在展示中国笔墨画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笔墨画颜色单一,但整体造型流畅,精细度较高,所以其质感主要体现在墨色、渲染与线条等方面,常用黑白等较为朴素的颜色作为边框,重点体现笔墨画中的墨色与线条变化,从而凸显笔墨画文化的质地与色彩,搭配柔和的展台灯光,进一步提升展品艺术形象。

2.实现展品与空间的有效融合

基层博物馆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比例较大,作为开展文化陈列展示的主要空间,其根本使命是把博物馆的馆陈特色、陈列展示内容、主题精神予以揭示、彰显,使博物馆陈列空间、展品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具有显著特性的统一整体,陈列展示空间的创造是陈列展品、空间形态、观展人群的有机结合。首先,需强调基层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自身展示功能的运用,这也是空间最基本的功能发挥,基本陈列空间一般是由文物展品、立面展板、展墙造型及各类陈列场景空间构成,要想实现展品与空间的有效融合,就需要结合文化本身特性与所要反映的文物主题来合理布置空间,使每个具体的展陈内容和主题都有个与之相适宜的展示空间,实现展陈空间与陈列展示内容的互为映衬、融合。以历史类文物的陈列展示设计为例,分析展品与空间的融合方法,为凸显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教育功能,陈列展示空间设计应遵循“去伪存真”原则,去除虚假浮躁的修饰,通过文物自身的归类与空间组合关系来反映历史文物的价值。另外,在空间设计上大胆创新,围绕文物的历史性主题,以时间线空间设计来讲述文物的发展过程,以故事性提升文物陈列展示中文物的艺术形象,精心排列文物在陈列展示空间中展出先后顺序,为游客受众讲述基于时间线的历史故事,也就是按照时间线讲述的原则,以文物为主线体现历史变迁中文物的发展。其中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是以历史时间为主线,从展厅入口到出口讲述文物的历史时间线,按照时序对文物进行分类;第二种是以文物为主线,将同类或外形相似的文物整合在一起,同一组文物中出现不同的历史时代,对比、放射讲述知识,在一个空间内人们更容易掌握不同时代在同一文化领域的变化。

其次,展品与空间的融合需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尊重游客受众的观看习惯,尽可能提升观看效果,以服务受众为中心来进行空间设计。第一是在审美方面,避免空间成为一个摆放文物展品的单一中空容器,陈列展示内容的安排应力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突出文物在空间中的主体效应,使游客受众在进入展厅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引起注意。第二,关于文物陈列展示空间的设计应强调顺序性强,尽量符合大多数观众的观看习惯,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充分照顾到视觉生理在视力、视野、视角、视距、视觉容量、视觉感知度等方面的舒适度,确保观众能够看清、看懂文物。

3.开展合理的色彩设计

在目前基层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示当中,已经从传统的图表式发展为议题式,强调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当中的叙事性。但叙事性往往建立在大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观众无法利用短暂的文物参观时间阅读大量问题,学习相关文物知识,除非观众对某个板块的文物陈列展示非常感兴趣,否则大量的文字描述是无意义的。另外,大量的文物文字堆砌,也会影响文物陈列展示的整体美观性,基于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与发挥文物实际教育价值等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需在文物陈列展示当中开展合理的色彩设计,实现展品与色彩的统一融合,使观众接收到丰富、立体的信息,从而产生更加独特立体的情感体验。在充分掌握博物馆空间结构、展品摆放位置、展品特色的情况下,围绕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主题进行相应的色彩方案设计,使色彩会为体现展品特色进行服务,在最大程度上为陈列展示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首先是利用色彩色调提升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色彩色调包括暖色与冷色两大类,其中暖色代表热情鲜明,冷色代表冷静严肃,以此搭配不同文物的展出,突出文物特色,将文物展品与色彩统一结合起来,形成有序的主调,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主题的陈列展示区必须要有着和谐的主色调,不能同时使用或者主次不清,过于丰富的色彩不仅会遮挡文物陈列展示的主题性,同时也更加杂乱无章,不符合基层博物馆的特性,也会让观众产生色彩疲劳。比如,暖色色调带给观众紧张热情的心理感受,鲜明的色彩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注意力,适合在文物陈列展示的标志性地方使用,以此提升文物艺术形象,冷色色调代表平静严肃,在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当中突出了庄严肃穆的感觉,适合以历史为主体的文物陈列展示当中,更加凸显文物的历史气息,观众置身其中,仿佛直面文物历史时代,凸显文物的文化教育价值。

其次是灯光与展品的统一融合。对于观众而言,文物陈列展示脱离历史场景势必会造成艺术形象的丧失,造成难以理解的问题出现,也就是说,文物需要灯光的映衬才能营造出符合文物主题的氛围,形成与文物相关的“表演场所”。当前大多数基层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示当中,都会利用色彩中的灯光来形成“留白”艺术氛围,在突出文物展品主题的同时提升艺术形象,从灯光语言角度解释留白艺术就是所谓的“留黑”,利用照度低到个位数的灯光留出视觉空白,不给参观者提供细节方面的视觉信息,从而给大脑留出想象的余地,不但可以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凸显文物主题,提升艺术形象。

4.科学控制展品数量与排列

基层博物馆中所陈列展示的文物,即使规格相同,但在色彩、质感与敏感度方面存在差异,给观众的感觉也有所不同,一般文物陈列展示采用综合大版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小镜框组合的模式,根据所需陈列展示文物的数量与大小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控制展品数量显得非常重要,针对文物展品的实际尺寸,凸显其整体性与全面性,保证文物质感与数量的和谐统一。以综合大版面为例分析展品数量控制,首先所展示的文物数量不宜过多,文物尺寸与规格差异也不宜过大,但在统一版面的文物中需要有几件规格较大或者代表性较强的文物,以此来体现版面主题,提升陈列的代表性。另外,大小件文物之间应相互配合,错落有致,以此提升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在文物陈列展示的排列当中,需根据文物主题,确保文物陈列展示的对称性与均衡性,这里的对称与均衡可以是统一协调关系,也可以是相互对立关系。针对青铜器、陶瓷等文物的排列,可采用对称排列的形式,以此凸显历史类文物的厚重感与严肃性;针对字画或者金银首饰等文物陈列展示,对称排列的形式就显得比较呆板枯燥,应体现均衡性的排列方式,使展览效果更加丰富活泼。基于不同文物主题特点采用对应的排列方式,实现文物展陈的和谐统一,提升文物展品的艺术形象。

5.提升展品陈列时代感

博物馆的特性是庄重严肃,其基本功能是展示历史文物、传播文明信息。为满足以上目的,在文物陈列展示过程中,既要保证文物的原始质地,也要充分表达文物陈列展示的时代感气息。在当前博物馆受众逐渐年轻化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时代感势在必行,也是提升文物陈列展示艺术形象的关键,为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在陈列展示过程中适当加入时代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时代感的表达需要适度,文物陈列展示更侧重于精神文明传播,首要目标还是服务社会教育功能。比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就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文物陈列展示的时代感,以信息技术详细展示文物信息,还原文物的历史场景,重点选择对当前社会有着较强教育功能的文物进行艺术渲染。这种相互结合的设计方法既符合基层博物馆的庄重严肃形象,又加入了时代气息,充分提升了文物陈列展示的艺术形象。

结语

总的来说,基层博物馆的基础功能在于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展示历史文明成果,针对基层博物馆在文物数量与质量上的优势不足问题,应围绕文物主题,实施科学合理的文物陈列展示设计,从而提升文物的整体艺术形象,促进基层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利用现代技术还是采用艺术设计,在提升文物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以学术性为基础,整体符合基层博物馆的实际特征,不可为了艺术设计而艺术设计,在保持文物历史厚重感的基础上凸显文物艺术特色,提升艺术形象,从而达到吸引受众,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主要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陈列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出售中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组合与构建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