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校长教育管理策略探析

2022-10-20李荣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中心小学

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小学校长校长理念

李荣基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中心小学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整个小学发展的过程中,校长负责制一直都是小学管理的主要形式。

小学校长担负着学校的教育管理之责,在学校的教育活动组织、制度制定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人物,其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开放的方向发展。小学校长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应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敢于突破,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制度。小学生年龄较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成熟,面对这一特征,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教育管理经验,制定出适合的教育管理策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一、小学校长教育管理的现状——观念保守,缺乏民主机制

小学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教育管理理念是否与时俱进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小学校长的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始涌现。然而,部分小学校长在其教育管理中并未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是坚持传统的理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理念落后,方式单一、固化,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受其影响,难以提升。

人无完人,人人都会失误。小学校长一旦出现决策性的失误,则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然而,部分小学校长在决策时,往往一人决定,并未让教师和学校的其他管理者参与决策,缺乏民主性,导致小学校长的决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小学学校的发展。同时,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中,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小学生的管理上,忽视了对教师的管理,导致小学生的管理与教师的管理失去平衡,教师在其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很容易影响到小学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局和未来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人,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好坏。作为校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地优化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长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为此,小学校长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教师、为学生做好表率,成为教师与小学生的榜样,使学校师生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是最高决策者,居于核心地位,其能力、素质、道德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局和未来。

小学校长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除需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之外,也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与扎实的教育理论,能够让教师从心底里感到钦佩,能够给教师以正确的引领。因此,小学校长要不断学习,要对教育改革下的理念、主旨以及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给予教师积极的引领,让教师能够在其引领下,积极创新探索,使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小学校长也需积极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对协调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发挥学校、家庭以及教师的力量,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三、小学校长学校教育管理策略——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及时更新理念

学校与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小学校长在其教育管理过程中,需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体现出学校管理的个性化。新的时代,新的思想,小学校长的思想应跟上时代的脚步,结合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在理念上更新,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管理之路。校长是学校的负责人,身上的责任重大,应具有全局观念,能够从大局出发,深入思考问题,均衡管理,充分考虑师生的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元素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理念更新的同时,校长也应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为避免决策的片面性,校长应让其他校领导以及教师参与到教育管理中,询问其意见,对其合理的意见予以采纳,使其决策的制定更具科学性。

首先,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民主机制,校长可以深入到教师当中,积极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的想法和心声,听取教师的意见,从教师身上受到启发,更新理念。其次,小学校长也应进入一线教学之中,随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和点拨,帮助教师探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随堂听课的过程中,小学校长可以观察到学生的真实反应,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入一线,对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点拨,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能够为教师工作带来动力与热情,有助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

科层化管理是大多数学校使用的管理制度。虽然该制度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但该模式使上下级之间层次过于明显,忽视了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最终,则会对校长的教育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小学校长应意识到现阶段管理制度的弊端,要注重平等交流,进一步增进教师与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与校长之间的关系,使层级关系不再明显,能够实现平等交流。因此,小学校长应从体制上做出改变,构建科学的体制,促进学校的有序发展。

首先,小学校长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为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小学校长可以组织学校教师一起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指导、相互借鉴,汲取他人的优点,使自身的教学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其次,小学校长应鼓励和引导教师践行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带给小学生,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校长应鼓励教师注重个性化教学,并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班级的优势,探索出适合本班级的特色教学模式。最后,则应辅以相应的考核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为教师的工作提供动力。以上种种均是科学体制构建的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校长教育管理的质量。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在不断发展,校长也应不断学习。因此,校长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够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运用自身的专业和管理素养,对学校进行科学的管理。小学校长也应注重反思,反思是进步的前提,也是认清自身问题的关键。小学校长要从教育管理实践中进行反思,汲取以往的经验,吸取教训,敢于质疑、敢于否定自己的工作。只有敢于否定自己,才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小学校长是学校的引路人,有着带头作用,更应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给教师和学生们做出表率,将新理念、新模式以自身的行为传达给教师,带领学校走上创新之路。

首先,小学校长应积极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入理解新课改下的要求和理念。通过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提升其法治素养,依法进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其次,校长应加强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指的是作为一校之长应具备的渊博知识、丰富的文化积累和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因此,小学校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通过报班的方式进行系统进修,学习管理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应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以强化自身的业务素养。最后,小学校长应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平时应广泛阅读书籍,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将书中的知识与自身的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反思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从实践之中汲取经验,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的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重视。因此,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中也应做到以人为本,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校长是主体,教师和学生均处于被动的被管理的状态,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与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理念相背离。为此,小学校长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于教育管理之中。

校长是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与小学生之间的接触比较少,学生对于校长较为陌生,也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心理。因此,校长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声。小学校长应注重细节管理,关注管理过程,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小学生对于教学和学校的真实想法,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的感受。同时,校长应将学生的意见作为教育管理改革的前提,变革学校中的不合理制度,让学生能够认可学校的管理制度,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对于在学校表现优异的学生,校长可以将其发展为校园的管理人员,使其参与校园的管理工作。对于一些重要的决策,校长可以让其发表意见,并采纳其合理意见。校长也应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心中建立威信,给学生带个好头。小学校长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

(五)注重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校长应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结合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开展管理工作,以使教师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促进其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校长也应加强对教师的了解与观察,了解教师的内心所想与需求,积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例如,小学校长应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热情,提升教师的积极性。首先,为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小学校长可以在校内组织多样的文艺活动和趣味活动,也应积极关注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为教师的工作提供动力。其次,校长应为教师多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到更优秀的平台去系统学习,有机会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也可以邀请优秀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向教师传授经验与心得,分享教学方法,让教师能够在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此外,为了提升教师的热情与积极性,校长可以采取奖惩策略,对于表现优异、积极完成目标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升其积极性;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教师,校长应予以惩罚,以示警告,让教师有提升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优化。

(六)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唯有与时俱进,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敢于正视传统模式的问题与弊端,敢于突破与创新,才能促进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学校长应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大胆创新管理模式,让管理手段能够凸显学校特色。

例如,小学校长应学会放权,不能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很容易出现决策上的错误。将权力适当地下放,能够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也能提升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使管理部门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寻找新的管理路径。同时,将权力下放,也能让决策更加合理化。其次,小学校长应在管理中引入新的元素,将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管理中,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教学质量是小学校长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校长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校长应将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管理中的重点,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在校内,小学校长可以积极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与观摩其他教师讲课,并投票选出优质课。这样,教师之间不仅能够互相学习,还能进行互补。校长也可以参与到优质课的评选中,到教室中去倾听每一位教师讲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风格与方式,并对其教学方式展开深入的分析,为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以上均是校长在管理中积极创新的体现,校长还需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大胆创新,以使学校的管理模式突出自身的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校长是一校之长,身上的责任重大,肩负着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任。因此,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深刻认识到现阶段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及时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有序性,从而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校长校长理念
追求着就是美丽的——记浙江省桐乡市屠甸镇小学校长、语文教师 吕勤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策略浅析
杂志社理事会成员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论校长的修养
一个小学校长的苦恼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