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咖啡酸苯乙酯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2022-10-19王怡恺王文俊党双锁石娟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质粒纤维化试剂盒

杨 宁, 邓 江, 王怡恺, 常 莎, 高 宁, 王文俊, 党双锁, 石娟娟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医院, 陕西 咸阳 712000;2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感染科, 西安 710004

蜂胶性甘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润燥、止痛之功效,是日常保肝养生的保健食品之一。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是蜂胶提取物黄酮类中最具活力的单体成分之一,目前已被证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1-2]。本课题组前期动物实验[3-4]结果发现,CAPE具有明显的保护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初步探讨CAPE体外抑制HSC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CAPE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 大鼠HSC-T6购自南京凯基生物公司,HSC-T6细胞常规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链霉素双抗的DMEM高糖溶液中,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

1.1.2 药物与试剂 CAPE纯度≥97% (HPLC)购自美国Sigma公司(批号:2427834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GFP-LC3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平台赠予。胎牛血清、DMEM高糖培养液、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双抗溶液均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去内毒素质粒提取试剂盒、E.Z.N.A®Total RNA试剂盒均购自美国Omeg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PrimeScript®RT Master Mix、荧光定量PCR试剂盒SYBR®Premix Ex Taq Ⅱ均购自日本TAKARA公司;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ECL发光试剂盒均购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LC3 Ⅰ/Ⅱ、p-mTOR、AKT、p-AKT、Atg7均购自美国Cell Signaling公司,Beclin1购自美国Proteintech公司,β-actin购自SANTA CRUZ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细胞培养、分组及MTT实验 从液氮中取出保种冻存的HSC-T6细胞,常规复苏、培养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以每孔6×10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置于CO2培养箱中静置培养。根据前期MTT实验结果[4],其显示CAPE抑制HSC-T6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最终选择3种不同浓度的CAPE(5、10、15 μmol/L)作用于HSC-T6细胞继续培养24 h,以不加CAPE的空白组为对照组。

1.2.2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CAPE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1)取材:取1×106个细胞置于2.5%戊二醛固定液中4 ℃固定2 h;(2)固定:用1%四氧化锇固定液于4 ℃固定2 h,磷酸缓冲液浸洗;(3)脱水:室温下乙醇梯度脱水,即30%乙醇10 min,50%乙醇10 min,70%乙醇10 min,70%的乙醇醋酸双氧铀块染色2 h或者过夜,90%乙醇10 min×2次,100%乙醇10 min×3次;(4)浸透:于环氧丙烷中置换10 min,环氧树脂(Epon812)浸透;(5)包埋:吸取混合包埋剂滴于胶囊模块孔的底部并注满,放于60 ℃烤箱烘烤2 h;(6)修块:显微镜下修整并去除表面包埋剂;(7)切片:制作半超薄切片1~2 μm,然后进行美兰染色,于超薄切片机下切片50~70 nm;(8)电子染色:柠檬酸铅、醋酸铀染色后,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1.2.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以1×104个细胞/孔接种于30 mm细胞培养皿中,同时将无菌盖玻片放至其中使细胞开始爬片,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CAPE作用于HSC-T6细胞24 h;4%多聚甲醛固定;TBST,20 min;5% BSA封闭1 h;一抗4 ℃过夜;二抗FITC,室温避光孵育1 h;PBS洗涤10 min×4次;DAPI,2 min;取出玻片,滴加一滴缓冲甘油,再覆以盖玻片;荧光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拍照;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分析。

1.2.4 GFP-LC3转染 根据去内毒素质粒提取试剂盒步骤进行,提取GFP-LC3质粒;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以5×105个细胞/孔接种于6孔板中,继续培养24 h,使得细胞融合度达到70%~80%。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说明书,反复进行预实验进而优化转染条件,具体步骤:(1)分别用50 μL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稀释4.0 μg GFP-LC3质粒DNA和稀释10 μL 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轻轻混匀,室温静置5 min;(2)将稀释的DNA和脂质体轻轻混合,室温放置25 min,形成DNA-脂质体复合物;(3)每孔中加入100 μL DNA-脂质体复合物,在培养箱孵育4 h,再更换为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72 h;同时设置未转染对照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证实质粒转染成功。CAPE继续作用于HSC-T6细胞继续培养24 h,以不加CAPE的空白组为对照组,同时给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进行荧光染色,采用荧光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拍照,采用Image J 软件进行分析。

1.2.5 荧光定量PCR检测 CAPE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按照E.Z.N.A®Total RNA试剂盒步骤提取总RNA。利用PrimeScript®RT Master Mix试剂盒步骤,于冰上配制20 μL反应体系,37 ℃ 15 min,85 ℃ 5 min,反转录合成cDNA。用qPrimer Depot软件设计目的基因Real-time PCR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采用Bio-Rad PCR仪进行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根据荧光定量PCR试剂盒SYBR®Premix Ex Taq Ⅱ步骤,于冰上配制10 μL反应体系,预变性95 ℃ 30 s,变性95 ℃ 5 s,退火60 ℃ 30 s,延伸72 ℃ 60 s,共40个循环。实验至少重复6次,Ct值被用作实时荧光定量的结果,△△Ct计算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β-actin为内参对照,用2-△△Ct计算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倍数变化。

1.2.6 Western-Blot检测 CAPE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RIPA裂解液提取总蛋白;根据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步骤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具体步骤:(1)配制SDS-PAGE:凝胶根据待测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选择相应浓度的SDS-PAGE凝胶电泳;(2)上样:按每泳道150 μg目的蛋白分别加入到SDS-PAGE凝胶中,至溴芬兰抵达凝胶底部;(3)转膜:在Transfer Buffer中进行湿转,按蛋白分子量大小不同,40 V恒压转膜1~2 h;(4)封闭:取出PVDF膜置于5% BSA-TBST封闭液中室温轻摇封闭1 h;(5)一抗孵育:一抗稀释至合适的浓度,4 ℃孵育过夜;(6)二抗孵育: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二抗室温孵育1.5 h;(7)ECL显色: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PVDF膜放入呈像系统观察拍照。

2 结果

2.1 CAPE对HSC-T6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不同浓度CAPE(5、10、15 μmol/L )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CAPE干预组HSC-T6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制,细胞体积逐渐下降,表面绒毛结构减少或消失,多核仁较少;有线粒体肿胀,内质网细长,在细胞质中观察到脂滴和盘状自噬体的散射分布(图1)。

2.2 CAPE对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浓度CAPE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用10或15 μmol/L CAPE处理的HSC-T6细胞中ATG5、ATG7、ATG12、Beclin1、LC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然而,5 μmol/L CAPE干预组并未明显影响ATG5、ATG7、ATG12、Beclin1和LC3 mRNA的表达(P值均>0.05)(表2)。

注:黑色箭头,内质网;黄色箭头,线粒体;红色箭头,自噬体;最上方标尺5 μm,中间标尺1 μm,最下方标尺0.5 μm。

表1 Real-time PCR 引物序列

表2 CAPE对自噬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2.3 CAPE对LC3蛋白表达的影响 LC3B Ⅱ是自噬体的可靠蛋白质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自噬体的数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13.34%±2.59%)相比,CAPE干预组细胞形态皱缩变圆;且5 μmol/L CAPE(23.68%±3.76%,t=-5.553,P<0.001)、10 μmol/L CAPE(43.47%±3.83%,t=-15.958,P<0.001)、15 μmol/L CAPE(57.25%±2.78%,t=-28.334,P<0.001)LC3荧光染色均显著增强,且呈正相关(图2)。上述结果提示,随着CAPE浓度增加自噬体亦随之增多。

2.4 CAPE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形成 为了进一步明确CAPE对自噬形成的影响,笔者团队将GFP-LC3转染至HSC-T6细胞中,发现CAPE干预组(79.01%±6.69%)较对照组(67.06%±6.74%)LC3荧光染色明显增强(t=-3.083,P=0.012);同时给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86.88%±5.42%),LC3表达较CAPE组明显增强(t=-2.239,P=0.049);然而,给予自噬抑制剂3-MA(71.22%±4.29%),其表达则明显减低(t=-2.404,P=0.037)。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ATG7、Beclin1和LC3I/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与GFP-LC3荧光染色结果相似;然而,AKT/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则与之相反(图3)。上述结果表明,CAPE可调节自噬过程,可能与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3 讨论

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稳态的溶酶体途径,在自然界进化过程中作为一种保守且有效的内部保护监管机制,有利于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细胞的存活,同时过度的自噬也可介导自噬性的细胞死亡[5]。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在肝脏疾病中,尤其是在抗肝纤维化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5-7]。

大量的研究[1-2]表明,CAPE对各种肝脏疾病具有保肝作用。同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APE可以减轻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3],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HSC是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效应细胞,是其发生的核心环节。正常情况下HSC处于静息状态,但任何病因的慢性肝损伤(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可引发静息HSC向其激活表型转化,如细胞增殖、收缩、纤维生成、基质降解能力减弱、趋化性和炎症信号等,使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和沉积,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进程[8-9]。因此,本研究以大鼠HSC-T6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CAPE抑制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发现,电镜超微结构可直接观察到在CAPE干预组中,HSC-T6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在细胞质中观察到脂滴和盘状自噬体的散射分布,进而证实了CAPE抑制HSC-T6细胞生长与自噬之间的相关性。由此,笔者团队以CAPE抗肝纤维化与自噬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注:a,LC3蛋白萤光染色情况;b,LC3蛋白萤光的定量分析。

众所周知,LC3B Ⅱ是自噬体的可靠蛋白质标志物,ATG蛋白家族是自噬吞噬过程中自噬体组形成所必需的,且Beclin1作为通过与Bcl-2相互作用的自噬蛋白家族关键调解蛋白,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均与自噬体的数量呈正相关[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CAPE干预组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发现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ATG12、Beclin1亦显著升高,进而证实CAPE可通过诱导自噬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因此,笔者团队进一步探究该作用机制途径。

既往研究[11]已证实,AKT/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发生密切相关,抑制AKT和mTOR的磷酸化可以显著减轻肝纤维化。Lee等[12]发现芦丁和姜黄素等天然化合物可能通过mTOR依赖性途径诱导HSC发生自噬,进一步提出这些天然化合物对减轻肝纤维化有益处。Park等[13]进一步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诱导自噬而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并抑制TGFβ表达。由此,笔者团队将GFP-LC3质粒转染至HSC-T6细胞中,构建了LC3高表达的细胞模型,发现给予CAPE干预后,LC3表达明显增强,同时给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后LC3

注:a,不同干预情况下,LC3蛋白荧光染色情况;b,LC3蛋白荧光的定量分析;c,不同浓度CAPE对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表达亦显著增强,然而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后显著减低。同时发现,自噬相关蛋白ATG7、Beclin1和LC3I/Ⅱ表达水平与LC3表达相似,而AKT/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则与之相反。上述结果均表明,CAPE可能通过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发生,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治疗目的本研究仅仅从大鼠HSC株HSC-T6方面进行研究,认为CAPE可能通过抑制HSC-T6细胞增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有限的理论依据。而有关肝纤维化指标未在本研究提及,后续笔者团队将补充该方面的研究证据。同时,大鼠HSC株与人原代HSC又相差较远,在后续研究中宜补充人原代HSC、人肝纤维化组织及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等方面研究,进一步阐明CAPE的抗纤维化作用。

综上所述,CAPE可抑制HSC的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HSC发生自噬,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使其处于新的“稳态”,进而有效地降低和延缓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肝纤维化进程。由此可知,CAPE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治潜在治疗和预防肝纤维化的药物,进而为CAPE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伦理委员会成员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杨宁、石娟娟、党双锁负责课题设计,资料分析,撰写论文;邓江、王怡恺、王文俊参与收集数据,数据分析;杨宁、邓江、王怡恺、常莎、高宁负责课题实验,实验数据分析;杨宁、石娟娟、党双锁负责拟定写作思路,指导撰写文章并最后定稿。

猜你喜欢

质粒纤维化试剂盒
基因工程中载体概述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肝纤维化防治面临的挑战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为什么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核酸检测试剂盒?
小鼠转录因子STAT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一次检测多个基因,让肺癌诊疗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