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2-10-19吴皓明

大医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腺癌免疫治疗单抗

吴皓明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常州 213000)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新发恶性肿瘤的11.4%[1]。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种亚型,其中NSCLC约占85%[2]。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又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支气管肺泡癌、间变性和大细胞癌。NSCLC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存在高耐药性和严重不良反应,这使得新兴的免疫疗法成为NSCLC最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3]。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中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PD-1/PD-L1信号转导机制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增强肿瘤细胞耐受作用,从而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清除[4]。肿瘤免疫逃逸对肿瘤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作用,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靶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肺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指导建议和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4.53±9.79)岁;肿瘤部位位于左侧肺部51例,右侧肺部48例;肿瘤大小<3 cm 51例,≥3cm 48例;病变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42例,中分化和高分化57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淋巴结转移73例,有淋巴结转移26例。纳入标准:①手术切除组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肺腺癌;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术前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③全身性明显病变。

1.2 研究方法①实验方法:将99例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取肿瘤部分放置10%甲醛缓冲溶液中2.5~3 h进行固定后,分别于75%、85%、95%、100%浓度的乙醇中脱水1 h。脱水后组织浸入二甲苯中30 min~1 h,组织经二甲苯浸润透明后,置于融化的石蜡内,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中,使用的石蜡熔点为56 ℃,总浸蜡时间为3 h。常规石蜡包埋法制作成蜡块,使用切成4 μm白片。切片放入烘箱62 ℃加热烘烤1 h,在二甲苯溶液中脱蜡10 min/次,共3次。无水乙醇中浸泡5 min/次,共2次;95%乙醇中浸泡5 min/次,共2次;75%乙醇中浸泡5 min/次,共2次。取出切片在自来水中震荡冲洗3次,10 s/次。取抗原修复液于修复槽中,提前预热至75 ℃,将放有切片的染色架放入修复液中加热至97 ℃,修复30 min,待抗原修复液冷却至75 ℃,取出染色架放入Wash缓冲液中冷却,待玻片冷却后采用Dako公司商业化抗体(克隆号:22C3)在Autostainer Link 48染色平台染色,进行PD-L1的检测。

②结果判定:PD-L1免疫组化检测时,利用胎盘组织在PD-L1染色呈强阳性的特点,将胎盘组织作为阳性对照。使用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比例(TPS)作为PD-L1的判定标准,肿瘤组织细胞膜出现PD-L1染色即为阳性细胞,结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定表达水平,PD-L1染色阳性率以50%为界限,TPS≥50%为PD-L1高表达组,反之为低表达组。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分为三类:低分化(指肿瘤细胞呈片状、实质状排列,分化差,仅有灶性腺样结构或黏液分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坏死比较明显)、高分化(指肿瘤细胞腺上皮多数呈乳头状、管状、肺泡状排列,核分裂象少见,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中分化(指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上述免疫组化和肺腺癌分化程度判读,由2名病理科医师采用双盲法 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D-L1的表达强度和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L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99例肺腺癌患者中PD-L1低表达79例(79.8%)、高表达20例(20.2%)。

2.2 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PD-L1表达水平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患者PD-L1高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例(%)]

3 讨论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肺癌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5]。肺癌患者早期发病隐匿,约75%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6]。早期肺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主要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高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得新兴的免疫治疗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目前常用的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是一种跨膜蛋白,多表达于机体活化的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B/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可以缩短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接触时间[7]。PD-L1是PD-1最主要的配体,表达于肿瘤表面的PD-L1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通过负向调控抗原抗体信号转导,阻断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使免疫系统不能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从而抑制免疫反应,造成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8]。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和外泌体诱导PD-L1的表达,增强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抑制,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9]。

Lisberg等[10]研究发现,PD-L1阳性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而PD-L1阴性者则对治疗无明显反应。目前,我国已批准多种适用于肺癌治疗的PD-1/PD-L1抑制剂,主要有国外原研药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及国内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有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炎症微环境可以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抗炎药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会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4]。

本研究结果显示,PD-L1在肿瘤组织低分化患者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徐子涵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PD-L1高表达和肿瘤负荷及累及范围有关,其帮助肿瘤细胞躲避免疫监视,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

综上所述,PD-L1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肿瘤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PD-L1的表达水平可能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预测的因子。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人群较为单一,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对这一结果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腺癌免疫治疗单抗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晚期肺腺癌患者奥希替尼后线治疗耐药后基因突变模式研究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一例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分析
我国科学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