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好好的孩子养“废”了

2022-10-19

新传奇 2022年39期
关键词:巨婴废物人生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孩子工作后还跟父母要钱的?有没有毫无生气、每天打游戏的人?很多中国式父母一边期待孩子飞黄腾达,一边怕孩子飞得太高。孩子一边嫌弃被父母束缚,一边心安理得啃老。为什么好好的孩子养“废”了?

“爸妈走了,我成了废物”

近日,热播剧《消失的孩子》里一个受原生家庭溺爱的“巨婴”,让不少网友直呼“太真实”!

剧中主人公袁午是一个眼神空洞、瘦骨嶙峋的“优等生”,被网友称为“年度废物”。他从小成绩就好,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优秀的背后,也有着巨大的空洞。父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为他包办。就连相亲的时候说什么,和谁结婚,结婚戒指是什么样的,都是母亲说了算。

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叛逆,是因为赌博输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父母带着他远离家乡,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和父亲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退休金。一天晚上,父亲充满悲情地对他说了那句“要是爸走了,你可怎么办”之后,也撒手人寰。

袁午不敢通知殡仪馆,他害怕申报死亡后,就没有了父亲的退休金。偶然间他发现家里卫生间墙体是空的,于是他把父亲藏到墙里,制造出父亲还活着的假象。

这个看起来耸人听闻的故事,或许是我们生活的强化版。父母奋力托举,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没想到却把孩子养成了巨婴。那些外表看起来四肢健全、成绩优异、西装革履的成年人,内在却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隐形废物”并不罕见

《消失的孩子》剧照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孩子工作后还跟父母要钱的?有没有毫无生气、每天打游戏的人?“隐形废物”其实并不罕见。

很多中国式父母一边期待孩子飞黄腾达,一边怕孩子飞得太高。孩子一边嫌弃被父母束缚,一边心安理得啃老。

那些无法长大的孩子,那些被称为“巨婴”“妈宝”的成年人,并不是现在开始废的。他们的人生也许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空虚无力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自我认同。他们会在“我是有能力的”和“我是无能的”之间反复切换、试探。

正常的成长过程,是孩子带着全能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然后在外面的世界受挫,产生“我不行”的挫败感。接着父母承接住孩子的无力,让孩子明白“做不好依然被爱”,让孩子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在这个反复受挫又反复被支撑的过程中,孩子完成自我认同,开始确认“我是有能力的”。

但是事实上,很多父母没有力量承接孩子的无力。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嫌孩子吃饭弄得乱七八糟,然后追着喂。孩子本来“我能行”的念头被扑灭,变成了“我做不好”。

孩子八九岁的时候,父母嫌孩子作业写得不好,吼着催孩子快点,孩子原本觉得“这是我的事”,慢慢变成了“我的作业是给父母写的”。

孩子二十几岁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工作选的不好,对象找的不行,就给他们选“合适”的。孩子本来觉得“这是我的人生”,变成了“我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人生”。

在“我能”和“我不能”的试探中,孩子逐渐开始认同“我是不行的”。一个人潜意识里觉得“我不行”时,任何天赋都将不再起作用。

爱孩子到底有什么错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还在追着喂饭。她会跟人抱怨自己多累,每天追着喂饭有多辛苦,然后回到家,依然会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这其实是一种骄傲的宣誓:没有我的话,孩子连吃饭的能力都没有。我为了孩子这么辛苦,我可真伟大啊!

父母对孩子高浓度的爱,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不管是包办还是控制,本质上都是父母无法面对自己的“我不好”。他们制造出一个能力不足的孩子,虽然很劳累,但他们享受着自己的伟大感、牺牲感、价值感。他们潜意识里觉得:“我都这么辛苦了,谁还敢说我这个父母做得不合格?”

这种病态共生的结果是父母和孩子都很委屈——孩子觉得父母毁了自己;父母觉得自己这么努力了,孩子为什么还不争气?父母和孩子的委屈,各有各的道理。

不管是父母爱孩子,还是孩子爱父母,爱本身是没有错的。爱虽无错,可是浓度过高的爱是会伤人的。超过了一定程度后,爱的越多控制也就越多。

所谓“一定程度”,大概就是父母与子女的界限感。这个界限该如何把握呢?

也许最恰当的方法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而是把他当成你最好的朋友,你会怎么对待他,他做错事你会怎么跟他沟通,这个尺度也许就是恰当的。至于你自己,你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过好自己的人生。

舒适的关系是清爽的,痛苦的关系是黏糊的。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觉得痛苦,那就是在提示你们:距离过近,请保持距离。

猜你喜欢

巨婴废物人生
废物
儿要八旬母陪着看病缘于“巨婴”心理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无处不在的“巨婴”
无处不在的“巨婴”
废物处置劳务收入确认探究
独一无二的你
废物巧利用
谁造就了北大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