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10-19

时代商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行政

吴 茜

(荆州市沙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00)

会计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支撑会计职能拓展,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建设财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会计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就充分阐述了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非一日之功。时不我待,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打造数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会计管理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助推单位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保障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出台,提出了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轨运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全新模式,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制度下平行记账模式的要求,这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应对会计制度变革的挑战,并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先进计算机系统及财务软件所具有的综合运算、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将各类会计账目进行数字化管理,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降低会计的操作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同时促使业务、资金、预算等信息流深度融合,让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完整。

单位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各项会计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单位各业务部门都集中于信息化平台上,各部门的预算情况、执行情况都会变得清晰可见,为单位领导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数据,便于领导决策,在满足新会计核算要求的同时,促进单位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二)提高会计工作效能

2019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全面施行后,开始采用“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仍是走纸质单据报账程序,由领导审批签字后,将原始凭证与手工单据交由会计审核、出纳支付报销,再由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电算化编制凭证、账簿和报表,而此处所提到的会计电算化虽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但并不连接网络,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所以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会计人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收集、整理、审核单据上,所收集的数据又不会受控于任何系统,缺少监督,于是数据可能出现错误,且无法及时反馈与纠正,导致人为错误率增加。人工收集登记的数据也可能在过程中发生滞后性,使得会计人员费时费力得到的数据到最后可能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影响会计工作效率,因此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逐渐难以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相匹配,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然迫在眉睫。

会计信息化建设促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信息化技术可以高效地分析处理会计信息,实现会计数据信息共享,简化会计工作流程。一方面,在报账审批流程上让无纸化办公成为可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单位会计人员将不再深陷于重复性的数据核算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使数据收集、提取、存储、共享全流程化变为可能,让会计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会计信息处理分析以及会计管理工作,大幅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单位通过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可以让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各业务部门可以通过软件平台上的子系统界面直接录入采集业务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会计信息,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让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单位整体行政效能。

二、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位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有力抓手,但是,就目前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依旧不足。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大多隶属于综合办公室,工作成绩并不被领导所了解重视。有些领导将财务与业务的关系割裂开来,认为会计工作就是日常操作性的报账、记账等单一工作,而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对于单位决策和业务监督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忽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财务信息数据相对滞后,数据分析缺乏及时可靠性,制约了单位业务的执行效率,甚至影响了单位履职尽责;有些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势理解不足,且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在于服务社会,不像企业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不断追求更高效率,于是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迫切需求,推动上也相对消极,只满足于眼前的现状;还有些单位的领导、会计人员在认识上没有正确把握会计信息化,直接将其等同于会计电算化,认为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不用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单位也能够正常运转,没有必要再浪费资源去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了解、不理解会计信息化,导致单位对其重要性也认识不足,从而制约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所制定的针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也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受到限制。

首先,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经验借鉴,没有统一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使得数据管理执行中缺少制度规范支撑,系统操作缺乏统一规范流程,与财务相关的各种软件各自运行,在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各种数据填报在各自软件内循环运行,无法实现共享,浪费信息资源。

其次,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也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导致会计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时没有做到出纳、会计、审计等不相容岗位分离,领导挂名审核,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形同虚设,一旦出现信息安全、数据造假、贪腐等问题就可能造成事后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如此一来,处罚措施也不能实行,就算有再好的制度也没人去遵守,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如果规范的管理制度缺失,有效的监督措施缺位,那么会计信息化建设终将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三)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需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工具载体,可以说软硬件配套设施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套设施不健全就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都常会面临软件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因为配置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首先是硬件方面,一些单位的电脑配置上存在设备老旧、容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了一些财务系统程序运行卡顿,动不动死机,录入数据丢失,造成财务人员要多次重复录入,变相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对财务操作系统体验感极差,这样恶性循环,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就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工作消极应付。

其次是软件方面,一些单位现有的软件更新升级缓慢,功能性不强,尤其是缺少防护手段,外部防御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可能导致重要的会计信息泄露,留下极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在这种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财务系统就只能在内部网络运作,无法与外界其他系统有效连接形成数据共享平台。当然,也可以在市场上寻求专业公司开发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特点且功能强大的软件,但开发软件的价格及后期维护费用都相对较高,出于成本的考量,一些单位只能选择现有的软件系统去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最终使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趋于停滞,裹足不前。

(四)缺少复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人才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需要既要有丰富的财会知识和业务能力,又要精通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与会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相比,还有差距。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大道上的阻碍。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设置、编制限制等原因,造成财会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有许多非会计专业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而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或技术单一或呈现老龄化趋势,在面对信息化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时会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习,单位方面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够注重,这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普遍不强。有的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软件掌握不熟练,而有的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流程却难以胜任网络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只能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因此难以提高财会业务工作的整体效率,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单位具备专业财会知识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信息化知识的储备,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计算机人员又不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掌握两者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而社会上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往往因为薪资待遇、职业规划等原因更倾向于选择进入外企、国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而不愿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这种现实情况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引才之路走得愈发艰难。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单位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正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相关知识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力度,号召全员参与学习,相互交流研究,使单位人员真正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尤其是要让单位领导、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了解信息化全面推广,业财一体化形成之后能为单位带来效益的优势性,让单位领导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动作用。

其次,将会计信息化知识与技术的学习成果列入个人评优评先的考核范围,激励会计人员主动学习掌握信息化技术,并将会计工作与日常业务充分结合。同时,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逐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加大对信息化工作推广过程中优秀员工的奖励,鼓励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氛围,从整体出发,提高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会计信息化推动了会计工作创新发展,但如果不以制度管控它,将会滋生诸多风险隐患,因此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刻不容缓。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行业或企业成型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分别设置岗位职责权限、计算机操作规范流程、计算机设备管理章程、系统维护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财务相关软件信息资源,做好业务财务衔接,固化制度与操作流程,形成一个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其次,进一步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工作职责细化到人,信息化会计人员按各自岗位权限开展工作并保管好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账号和密钥,逐级审核授权,做到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最后,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管理制度执行的好给与奖励,而不按制度执行则并有惩罚,以此确保信息化制度的落实。

(三)加大资金倾斜优化软硬件配套设施

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预算,争取得到主管单位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购置先进计算机软硬件,逐步淘汰更新老旧设备;有条件的单位应加快国产涉密设备替代,确保信息安全;资金不足的单位可以考虑以融资的方式采购设备,与供应商协议先使用再分期还款。其次,选择专业软件公司开发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做好个性化功能设置,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定期优化升级,强化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同时注意系统日常维护,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四)打造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把握会计人才的“引”和“培”,双管齐下打造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供给。

一方面,单位需要改变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提高薪资报酬,给与一定的人才补贴补助,引进知识、专业、能力优秀的会计人才,可以尝试与高校合作引进高校专业会计人才,或者采用聘用方式向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聘请专业会计人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引发“鲢鱼效应”推动本单位财务工作变革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单位现有的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除了要有财会、法律、税收类专业知识的培训,还需要加入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培训,可以围绕会计信息化系统设置实操课程,通过网络授课、交流学习等方式,让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以点带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提升整个财会队伍的素质。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优化软硬件配套设施,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单位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