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添加不同粒度麸皮对面包品质影响的研究

2022-10-18俞言芳朱晓月

现代面粉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麦粉麸皮面筋

陈 璐 俞言芳 王 斌 朱晓月

(布勒(无锡)商业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142)

小麦麸皮是小麦粉生产时的主要副产品,其出率约为20%[1]。小麦麸皮富含膳食纤维,如阿拉伯木聚糖、纤维素、β葡聚糖、阿糖基半乳糖、葡聚糖和木聚糖等,还含有黄酮、多酚、肌醇及植酸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同时维生素E和维生素B含量也相当丰富,具有明显突出的营养学特性[2-3]。

目前,我国麸皮基本用途是作为饲料原料,深加工较少,经济价值不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小麦麸皮的营养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可以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防治[4]。小麦麸皮以适当方式添加到小麦粉中,既可以提高小麦粉的营养价值,也可以实现节粮减损,提高粮食利用率,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麦麸皮中的活性化学成分极易变质,且简单食用时口感也不好。对小麦麸皮采用热处理能够降低其水分和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等酶的活性,将其粉碎至较小的粒度可以显著改善其储藏和加工性能[5]。文中研究了热处理后不同粒度的麸皮添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以期能为为小麦麸皮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 实验材料

小麦粉,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小麦麸皮,江苏南顺小麦粉有限公司;酵母,英联马利(北京)食品销售有限公司。

1.1.2 实验设备

MKU-300验粉筛,布勒瑞士;蒸箱,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D-12F打面机,德国DIOSNA公司;SM-40SP醒发箱,新麦机械(无锡)有限公司;SM-520烤箱,新麦机械(无锡)有限公司;SM-302N土司切片机,新麦机械(无锡)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小麦麸皮预处理

(1)筛分。采用验粉筛对小麦麸皮进行筛分,得到5种粒度的小麦麸皮,粒度分别为1 120μm以上、1 120~850μm、850~400μm、400~125μm及125μm以下。

(2)热处理。将不同粒度麸皮先放在100℃的蒸箱中蒸30 min,再在60℃的烤箱中烘烤60 min,冷却至室温待用。

1.2.2 面包制作方法

(1)工艺流程:面团调制→松弛→分割→松弛→成型→摆盘发酵→烘焙→冷却。

(2)基本原料:

小麦粉500 g,酵母5 g,盐9 g,水310 mL,黄油40 g,麸皮添加量分别为小麦粉质量的0、5%、10%和15%,即0、25、50和75 g。

(3)操作要点:

①用打面机和面,搅拌至面团能够拉成薄膜状态时加入黄油搅拌均匀;面团温度控制在27~28℃,在室温下松弛15 min,面团松弛后,将其揉搓成型放入模具中。

②将放有面团的模具放入醒发室,温度控制在38℃,湿度控制在80%,发酵130 min。

③发酵完成后,面团连同模具一起置于烤箱中,烤箱上温设置为167℃,下温设置为210℃,烘烤40 min。

④面包出炉后,自然冷却至中心温度35℃以下,进行感官评价。

1.2.3 面包体积的测定

(1)称量面包质量,精度至0.1 g。

(2)体积仪校准。选择适当体积的面包模块,放入体积仪底箱中,盖好,从体积仪顶端放入预先处理过的油菜籽,至标尺零线。盖好顶盖后反复颠倒几次,消除死角空隙,调整油菜籽加入量至标尺零线。

(3)取出面包模块,放入待测面包,拉开插板使油菜籽自然落下,在标尺上读出填充物的刻度,即为面包的实测体积。

1.2.4 面包品质感官评价

参照GB/T 14612—2008《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法 中种发酵法》[6]制定面包感官评分标准,见表1。邀请10名有经验的人员依据面包感官评分标准对面包品质进行评价,取10人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

表1 面包感官评分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面包体积测定

不同粒度麸皮及不同添加量加入到小麦粉中制作的面包,其体积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粒度及添加量的麸皮对面包体积的影响

从图1可知,不同粒度的麸皮,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包体积都呈先增后减小的趋势。小麦麸皮添加量5%时,面包体积最大;小麦麸皮添加量增加到10%时,面包体积有点缩小但不显著;小麦麸皮添加量15%时,面包体积有明显缩小。这与李永平[7]等研究结论相同。原因可能是少量的纤维有利于面团发酵产气,能适当地提高面包体积,但较大量的麸皮,其过多的粗纤维和膳食纤维在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会形成大量氢键,进而形成不可溶的纤维素,使面团形成的过程中存在两相体系[8],对面筋和淀粉基质有破坏作用,限制了面包的膨胀,甚至改变面包形状,从而造成面包体积萎缩,也影响面包感官品质。另外,麸皮中含有的戊聚糖也会参与面筋蛋白之间水分的竞争,面筋蛋白因缺水而不能充分形成持气的面筋结构,从而也会造成面包体积减小。

从图1还可看出,不同粒度麸皮相同添加量,面包体积差距较小,都是添加850~400μm粒度的麸皮面包体积最大。这和徐启恩[5]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相同添加量麸皮粒度越大,对面筋和淀粉基质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隔断程度越高,面团持气能力降低;而麸皮粒度越小,麸皮对面团网状结构稀释程度越高,同样造成面团持气能力差。所以麸皮过粗或过细,都会阻碍网状结构的形成,使得面团持气能力下降,面包体积减小。

2.2 面包感官评价

麸皮不同粒度及添加量的面包感官评分结果见表2,面包外观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粒度及添加量的麸皮对面包外观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添加麸皮后面包的感官评分均低于纯小麦粉面包。麸皮粒度850~400μm、添加量为10%时,面包感官评分高于其他组。无论哪种粒度,当麸皮添加量为15%时制作的面包感官评分都最低。这是因为麸皮添加超过一定量后,蛋白含量下降较大,面筋网络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面包内部结构气孔变小,黏弹性降低,挺立感不足,可食用性很差。麸皮添加量5%和10%的面包感官评分因粒度不同有所差异,以10%添加量麸皮粒度850~400μm和400~125μm的面包感官评分稍高,其他3种粒度以5%添加量面包感官评分稍高。

表2 麸皮不同粒度及添加量的面包感官评分结果

续 表

3 结论

不同粒度的麸皮,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包体积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添加量为5%时,面包体积最大,增加到10%时,面包体积略有减小,添加量为15%时,面包体积明显减小。相同的麸皮添加量,麸皮的粒度对面包体积影响不大,但都是添加粒度850~400μm的麸皮面包体积最大。添加麸皮后面包的感官评分均低于纯小麦粉面包,麸皮粒度为850~400μm,添加量10%时其面包感官评分高于其他组。无论哪种粒度的麸皮,都是麸皮添加量15%制作的面包感官评分最低。因此,粒度为850~400μm的麸皮,添加量10%时制作的面包体积最大,感官品质较好。

猜你喜欢

小麦粉麸皮面筋
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组分及品质变化研究进展
白俄罗斯延长小麦粉和荞麦出口禁令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偏偏是它
蚂蚁搬东西
面筋包揣肉圆
蚂蚁
和面时加点盐
麸皮拌萝卜丝 防治老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