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上的点心

2022-10-17王丹华

时代邮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大包大姨离家

● 王丹华

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全家计划南下送我上学,顺便看望老人们。爸爸在出发前几天的早晨去巷口的蛋糕店买了几斤蛋糕。

这家作坊是一位来黑龙江谋生的日照人开的,人们带着自家的面粉和鸡蛋过去,店主只收取加工费。这些新鲜的蛋糕呈花朵状,浅黄和焦糖色的表皮散发着麦子和豆油的香气,备受邻里喜爱。家里当时正处于最困难之时,妈妈将这些蛋糕视为上乘糕点,准备一小部分旅途食用,另一部分给姥姥姥爷尝尝。我们拎着数量可观的蛋糕和行李,搭乘绿皮火车,从黑龙江的东南小城出发,穿过松嫩平原,一路颠簸,终于抵达长春。那一次,很久没出门的我竟晕车到呕吐,即使面对心仪的蛋糕也毫无胃口。父母一路上也是匆匆塞了点东西,这一大包点心几乎未动。如今,忆起这二十年前的旅程,倒是庆幸自己当初“及时”晕车,无意中让长辈们品尝到更多一点的“心意”。

那不易的岁月总和旅途有关。十岁那年暑假,妈妈带我和姐姐在北京玩了几天。坐上回东北的列车,发车前的几分钟,我俩忍不住拿出大姨给的“高级”面包夹着榨菜吃起来。说“高级”是因为和那时的老式面包不同,这面包块头不大,形状类似法式可颂,口感松软。在颐和园游玩时,大姨买来做午餐。见我们小姐俩吃得津津有味,细心的大姨在我们离京前特意又买了好几包。我们手握这种精致小面包,边吃边看着窗外依依惜别的大人,浑然不觉离别的感伤。

七年后,我因上学又和大姨团聚,常会在周末去她家改善伙食。从长途汽车站步行到家,约十五分钟左右。马路崎岖不平,走起来有些费力气。但想到那里有大姨变着花样做的热乎饭,步伐就轻快许多。回城前,大姨常让我捎上她烘烤的点心。那点心用果丹皮和花生葡萄干做馅儿,甜而不腻,分量足,够我一周的早餐。

也是上学时,回京前夜,爷爷会亲自炒些花生,放凉后塞进我的行李包。故乡出产的花生饱满多油,炒花生是上好的零食。每次炒完花生后,爷爷就用大手抓一把,边搓边吹皮儿。可惜我对炒花生兴趣一般,每次只象征性装一点回去。当时的心可真钝,不知这包裹着爱意的小果实,一辈子也就能吃几回而已。

近几年很贪恋胶东的民间面点。每次离家前,爸爸都特意去买很多厚实的喜饼和酥脆的点心,生怕我不够吃。点心的包装极为简单,塑料袋上只是印着红色的花朵。带回这些点心存放在冰箱,打开闻到家乡的气味,既满足也伤感。

说起来,这些路上的吃食都是为了乘坐需要花时间的交通工具准备的。人们以前很少有速度的意识,只知道出远门要备足干粮。每个离家的人,大包之外的小兜里装的都是一份瓷实的爱。在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中,火车徐徐前行,乘客变为游子,望向窗外,远方的村庄和山峦慢慢冲淡了对家的不舍。人生的路,有无之间,一朝一夕。真想念长辈们准备的每一口点心啊!那都是以前的食物和事了。

猜你喜欢

大包大姨离家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上门做客礼先行
离家的路
大包钢水净重采集模拟方法的应用
连铸机提高大包钢水称重准确性方法实践
“大包口福”
不结婚的原因
离家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