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2-10-15蓝淑明曾良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6期
关键词:初产妇专科母乳喂养

蓝淑明 曾良玉

对于初产妇来讲,因为生产经验缺乏,所以常常在临产时出现各种症状,如疲倦劳累、忧愁苦闷、精神紧张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婴结局[1]。最近几年在我国医疗水平逐渐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在逐渐提升,而初产妇对护理工作也具有更高的要求[2]。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体是指责任护士和亲情护士交互,住院期间产妇能与亲情护士联系,而在其出院之后依然能与亲情护士联系[3]。亲情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对产妇的精神、生理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同时由责任护士为其提供专科护理。将优质护理理念当成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的实施理念,通过连续、无缝隙、全程的护理干预,同时结合常规护理干预,保证护理干预的高效性、连续性,让产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4]。本研究选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40 例,以母乳喂养率、护理质量作为评估指标,分析常规产后护理、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在本院分娩的240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为120 例。对照组年龄22~37 岁,平均(28.29±2.67)岁,体质量45~71 kg,平均(62.17±3.96)kg,孕周38~42 周,平均(39.22±1.17)周。研究组年龄21~35 岁,平均(28.64±2.25)岁,体质量47~73 kg,平均(62.05±4.01)kg,孕周38~42 周,平均(39.53±1.36)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满足《现代妇产科治疗学》的相关诊断标准;血常规、心电图无异常;不存在精神障碍;交流正常;新生儿健康。排除标准:依从性不理想;药物过敏;器官功能障碍;患精神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患严重躯体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围产期护理干预: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前,应加强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工作;产时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加强饮食指导及呼吸指导,对产程情况进行全面观察;根据护理流程,安排责任护士详细告知产妇产后的相关知识和有关注意事项,为产妇提供基础护理;并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指导,掌握新生儿喂养及产后恢复的正确方法。

研究组选择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1)在初产妇入院后,应安排第一次接待初产妇的专科护士为亲情护士,向其发放相关的知识手册,将专科护士的联系方式以及姓名等相关信息印在知识手册上,让初产妇在有疑问或者有需要时能和专科护士及时联系。知识手册包含了产科的相关健康知识,如分娩过程、分娩方式、产后注意事项及相关护理等,让初产妇能随时翻阅,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让其分娩认知明显提升。专科护士应向初产妇定期发放各种新手册,对知识手册上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更新,让初产妇的产科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升。(2)针对专科护士制订科学合理的沟通制度,让初产妇与专科护士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良好,每天应和初产妇进行3 次交流,每次大约20 min,早中晚各交流1 次。在班的情况下,专科护士应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和初产妇进行交流,不在班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者QQ 与初产妇交流,多关心和鼓励初产妇,对初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掌握,同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如乳房护理的正确方法、母乳喂养的时间及次数等,对初产妇进行指导,让其掌握抱新生儿的正确方法,如侧卧抱法、交叉摇篮抱法、足球抱法、摇篮抱法等。对初产妇进行指导,让其能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母乳喂养。住院环境的相关工作应安排专科护士负责,保证温馨,让初产妇能感觉到舒适,被套和床单应定期更换,病房应定时开窗,让空气保持流通,为初产妇构建良好的病房氛围。(3)专科护士应每天了解和记录初产妇的需求,对于其合理需求应尽可能满足,评估初产妇的健康情况,于专科护理表内详细记录初产妇的身体状况,向初产妇讲解相关的护理内容,并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了解心理状况,关注情绪,如果初产妇感到焦虑,情绪烦躁,专科护士应为初产妇提供及时和有针对性的疏导,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定期由专科护士为初产妇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其掌握哺乳的正确方法以及有效吸吮的正确姿势,向初产妇详细讲解产后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和相关注意事项,让初产妇的产后护理认知水平明显提高。(4)专科护士在初产妇出院之后应加强电话随访工作,每周1 次,共进行为期6 个月时间的随访,对其身体恢复进行了解,解答疑惑;由专科护士负责完成上门随访的相关工作,进行母婴喂养和照护等指导,纠正错误认知。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3 个月,对母乳喂养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工作由护理人员采用母乳喂养行为问卷来完成,问卷包括母乳喂养行为(6 个条目)、母乳喂养意向(4 个条目)两个维度,条目共有10 个,均选择0 分(否)或1 分(是)计分法[5]。(2)对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状况进行记录比较。(3)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3 个月,了解评估产妇自我效能感,通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完成[6],评估内容包括内心活动、技能两个维度,每一维度均包括了15 个条目,选择Likert 5 级评分法,1~5 分;产妇分值越高则表示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理想。(4)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的发放填写时间为产妇出院时,对病房环境、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态度等进行调查,总分为100 分,如果产妇量表评分<60 分则判断为不满意,如果产妇量表评分为60~79 分则判断为一般满意,如果产妇量表评分为80~100 分则判断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表示,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行为评分比较

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母乳喂养行为、母乳喂养意向、总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母乳喂养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1(续)

2.2 两组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状况比较

研究组的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纯母乳喂养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状况比较[例(%)]

2.3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内心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为婴儿提供营养,让其自身免疫力显著提升,促进提升婴儿智力,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为婴儿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7-9]。最近几年,我国女性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改变,职业女性越来越多,生活压力以及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进而也导致现在剖宫产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母乳喂养率却在显著降低,对产妇育婴行为及婴儿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10]。常规产后护理是采用轮流值班的方式,责任护士更换频繁、三班轮值,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连续性、固定性,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法和护士进行连续性的交流沟通,和管床医师比较,患者对护士的依赖性和信任度更低,责任护士也无法对患者的病情、社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所以无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进而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11]。所以如何为初产妇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让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提高就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

卫生部在2011 的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转变观念、改革模式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关键。对于临床产科来讲,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时,应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护理服务品牌。最近几年,在临产护理学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开始在临床产科中得到广泛应用[12]。选择产科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亲情护士,其产科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专科技能和理论知识扎实,护患沟通技巧熟练;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责任护士、亲情护士共同负责、相互协作,为孕产妇提供无缝隙、全程、连续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对其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让其合理需求得以充分满足;亲情护士负责为孕产妇提供情感方面的沟通,让其情感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为日常治疗护理工作。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能对护理服务内涵进行丰富,让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母乳喂养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意向评分、总分以及内心活动评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人工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纯母乳喂养率则明显提高(P<0.05)。结果表明,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进行显著改善,提高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进而让母乳喂养率显著提升。采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安排第一次接待初产妇的专科护士为亲情护士,与初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对其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了解,对其情绪进行疏导,并解答疑惑,让初产妇的心态能保持积极和乐观,让初产妇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13];除此之外,亲情护士对初产妇进行耐心指导,让其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让其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最终让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14]。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3%(P<0.05);结果表明,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让初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采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专科护士每天与初产妇交流,对其疑惑进行及时解答,对护理服务内涵进行了有效丰富,为初产妇提供个性化、无缝隙、全程化的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在与初产妇互动、交流时,不仅护患关系比较融洽,而且也将亲情关系融入其中,让初产妇能更加信任专科护士,进而让初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15-16]。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产后护理干预,为初产妇提供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干预,能让其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专科母乳喂养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的月子经:从纯母乳喂养到体质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