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连山保护区发现江西省蝶类(鳞翅目:粉蝶科、蛱蝶科)新记录3种

2022-10-15胡华林宋育英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蛱蝶亚种粉蝶

胡华林,王 辉,吴 勇,宋育英

九连山保护区发现江西省蝶类(鳞翅目:粉蝶科、蛱蝶科)新记录3种

胡华林1,2,王 辉1,2,吴 勇1,2,宋育英1,2

(1.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龙南 341700;2. 江西九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江西 龙南 341700)

2020—2021年,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蝴蝶监测期间,对野外不易辨认的或少见的蝴蝶进行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查询江西省已有文献记录,发现纤粉蝶(Fabricius,1793)、尖尾黛眼蝶(Hewitson,[1863])和波纹眼蛱蝶(Linnaeus,1763)为江西省蝶类新记录种。而在形态描述、外生殖器解剖观察时,确认其中2种的亚种归属地位,即纤粉蝶台湾亚种Wallace,1866)与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Mell,1942。

鳞翅目;粉蝶科;蛱蝶科;九连山;江西新记录

物种分类、记录是生物多样性、系统进化、生物地理研究等基础工作。昆虫是全球生物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占动物界种类的2/3以上。而昆虫个体较小、分布广、生境要求复杂、种类辨认较难等原因,造成昆虫物种调查基础数据不足,无法为后续深入研究、评估、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昆虫物种分类和记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基础工作。蝴蝶监测实际就是一个对蝴蝶类群长期反复调查记录的过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蝴蝶物种调查工作如火如荼。丁冬荪、贾凤海、刘良源等专家对江西的蝴蝶做了大量调查工作。随后江西各自然保护区组织专家开展本底资源调查,调查研究报告给出了生物资源名录,其中也包括蝴蝶名录。1989年和1992年,丁冬荪[1-2]共报道江西省蝴蝶新记录50种(亚种)。1994年,章士美[3]统计江西省蝴蝶352种,其中有部分种雷同(同种异名)。1995年,朱培尧[4]报道江西省蝴蝶352种(亚种),2009年,刘良源等[5]报道江西省蝴蝶416种(亚种)。随着调查的深入,近年来江西不断有蝴蝶新记录种发现。笔者根据文献报道,结合近年来蝴蝶分类研究进展,并对异名、误定种进行整理,初步统计出江西省蝴蝶600多种。

2002年刘信中等[6]报道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220种,2011年,林宝珠等[7]增补九连山保护区蝴蝶27种。2015年,袁景西等[8]报道九连山保护区蝴蝶285种,并根据文献记录整理出九连山保护区蝴蝶名录356种。2020—2021年,笔者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蝴蝶监测时,对野外不易辨认或少见的蝴蝶进行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1-35],发现江西省蝴蝶新记录种3个:纤粉蝶台湾亚种(Wallace, 1866)、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Mell, 1942和波纹眼蛱蝶(Linnaeus, 1763)。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北纬24°29'18"~24°38'55",东经114°22'50"~114°31'32",主峰黄牛石1 430 m,最低海拔280 m。年平均气温16.4 ℃,年平均降水量2 155.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保护区地处南岭东段九连山北坡,是江西省最南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75年划建以来,经过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几代人的努力,原生性较强的中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得以保存下来。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不断有新物种发现,是“生物基因资源库”,是“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也是南岭山地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6]。

1.2 研究材料

本文检视材料是笔者2021年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到的标本。标本具体信息在文中各种记述中列出。标本均保存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虾公塘生态定位研究站。

1.3 种类鉴定方法

标本的采集、制作,标本外生殖器的解剖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制作好的展翅标本及时测量翅展或翅长,拍照保存后,与中国蝶类鉴定工具书(如《中国蝶类志》、《中国蝴蝶图鉴》等)中的标本图仔细作对比[8-15],初步确定种,再剪下标本腹部解剖外生殖器,在解剖镜下多角度观察外生殖器构造,和文献给出的外生殖器特征比对,确定种或亚种。外生殖器拍照保存。为防外生殖器丢失,便于保存,再把粘贴有外生殖器的纸片和采集信息标签与标本插在一起放入标本盒中。

1.4 用品设备

捕虫网、观测记录表、昆虫针(3号、5号、1号、0号)、镊子(弯头)、三角纸袋或自封袋、高密度泡沫板、加厚薄膜、网纱、标本盒、自制解剖针、欧井OJ-550EP除湿机、智博瑞HH-2数显恒温水浴锅、尼康D300单反相机、尼康105 mm镜头、凤凰XTL-165-LT体视镜、体视镜单反相机转接筒(镜)、10%氢氧化钠溶液、95%医用酒精。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粉蝶Leptosia nina(Fabricius, 1793):江西省新记录

Fabricius, 1793,, 3(3):194.

(Fabricius): Chou, 2000: 262.

(Fabricius, 1793): Wu, 2010: 336; Wu & Xu, 2017: 417.

2.1.1 形态描述、生物学习性和分布 形态描述:体小型,翅展约40 mm。体纤弱,身体背面被黑色毛。触角较长,端部棒状长,翅白色;前翅背面(正面)前缘有密集黑点,顶角圆,黑色;亚外缘中部有一个大黑斑。后翅背面(正面)白色,腹面(反面)斑纹隐约可见。腹面(反面)前翅前缘、顶角和后翅密布黄褐色点,后翅黄褐色点在中域集合成条带。雄外生殖器抱器瓣圆钝,囊形突末端膨大,似圆锤状。

生物学习性:纤粉蝶飞行缓慢,喜欢访花,吸食花蜜,常在开阔地或溪谷边活动[10,36]。在广州,成虫4—12月上旬可见,幼虫以白花菜科的曲枝槌果藤Linnaeus等为寄主植物[36]。

地理分布:东洋界。国内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广西、台湾、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9-11]。

2.1.2 亚种分类 纤粉蝶台湾亚种(Wallace, 1866)(图1—图4)

Wallace, 1866,.,(2):357.

(Wallace): Chou, 2000: 262.

(Wallace, 1866): Wu, 2010: 337.

(Fabricius, 1793): Wu & Xu, 2017: 421.

纤粉蝶在我国有2个亚种:纤粉蝶指名亚种Fabricius)、纤粉蝶台湾亚种Wallace)。指名亚种和台湾亚种相比较,前者前翅腹面黄褐色点更多,几乎占据整个中室,与淡黑色斑连,翅斑纹颜色更深。而后者前翅腹面黄褐色点主要分布翅前缘、基部和外缘上半部,翅斑纹颜色更浅。从地理分布上看,指名亚种分布于云南,台湾亚种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香港[11]。

经鉴定,九连山的纤粉蝶是台湾亚种。文献记录江西省粉蝶38种[1-35],此前未见纤粉蝶的分布记录。

观察标本:1,江西九连山横坑水,11. Ⅳ.2021,胡华林采。

图1 雄蝶背面观

图2 雄蝶腹面观

图1~4 纤粉蝶台湾亚种Leptosia ninaniobe ♂。a:背兜,b:基腹弧,c:抱器瓣,c1:左抱器,c2:右抱器,d:囊形突,e:阳茎,f:钩形突。

图1~4 纤粉蝶台湾亚种Leptosia ninaniobe ♂。a:背兜,b:基腹弧,c:抱器瓣,c1:左抱器,c2:右抱器,d:囊形突,e:阳茎,f:钩形突。

2.2 尖尾黛眼蝶Lethe sinorix(Hewitson, [1863]):江西省新记录

Hewitson, 1863,, 3: 38, pl. 20. f. 19-20; TL: East India.

Mell, 1923,1923(2): 154, TL: Kuangtung.

(Hewitson, [1863]): WuXu, 2017: 472.

2.2.1 形态描述、生物学习性和分布 形态描述:体中型,翅展约60 mm。前翅r5室、m2室和m3室眼斑淡黄色,其中m2室眼斑最大。后翅尾突长而尖。这一特征可与近似种甘萨黛眼蝶区分开。雄外生殖器背兜发达,钩形突侧面凹陷;颚形突一对,长刺状,上弯;抱器端向后上延伸,狭长,末端平截。

生物学习性:在广州,成虫6—8月可见(但江西九连山是3月底采集到的标本),喜欢在林下活动,喜欢吸食腐果或树汁。幼虫以禾本科的箭竹Franch为寄主植物[36]。

地理分布:东洋界。国内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广西、西藏;国外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地[9-10]。

2.2.2亚种分类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Mell, 1942(图5—8)

Mell, 1942,(N.F.), 11: 274.

Mell: Chou, 2000: 324.

(Hewitson, [1863]): Wu & Xu, 2017: 475, f. 16-18.

尖尾黛眼蝶国内已知2个亚种:尖尾黛眼蝶指名亚种(Hewitson)、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Mell。前者后翅背面眼斑外缘黄褐色斑连接成片,主要分布于西藏;后者后翅背面眼斑外缘黄褐色斑较弱,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9-10]。

经鉴定,九连山的尖尾黛眼蝶为华东亚种。文献记录江西省蛱蝶科黛眼蝶属32种[1-35],此前未见尖尾黛眼蝶的分布记录。

观察标本:1,江西九连山虾公塘,27. Ⅲ .2021,胡华林采。

图5 雄蝶背面观

图6 雄蝶腹面观

图5~8 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Lethe sinorix obscura ♂。a:背兜,b:基腹弧,c:抱器瓣,c1:左抱器,c2:右抱器,d:囊形突,e:阳茎,f:钩形突(爪形突),g:颚形突。

图5~8 尖尾黛眼蝶华东亚种Lethe sinorix obscura ♂。a:背兜,b:基腹弧,c:抱器瓣,c1:左抱器,c2:右抱器,d:囊形突,e:阳茎,f:钩形突(爪形突),g:颚形突。

2.3 波纹眼蛱蝶Junonia atlites(Linnaeus, 1763):江西省新记录(图9—11)

Linnaeus, 1763,6: 407, n. 72.

: Fruhstorfer, 1906,, 25: 352.

: de Lesse, 1952,57: 77.

(Linnaeus): Chou, 2000: 579.

(Linnaeus, 1763): Lang, 2012: 130, Pl. X, f. 20; Wu & Xu, 2017: 799-801.

2.3.1 形态描述、生物学习性和分布 形态描述:体中型,翅展约53 mm,雌雄同型。翅底色灰白,黑褐色波纹较多。眼斑列内侧有一条,外侧有两条黑褐色波纹线。前翅顶角钩状凸起,后翅臀角凸出。翅反面色淡,黄白色,中域紫褐色波纹线明显,贯穿后翅的波纹线较直。雌外生殖器产卵瓣肾形,交配囊椭圆形。本种无亚种。

生物学习性:在广州,成虫除3月—翌年1月可见,喜欢在开阔地活动,幼虫以车前草科的大车前草Linnaeus、苋科的莲子草(Linnaeus)等为寄主植物[36]。

地理分布:东洋界。国内分布于南方大部分省份,国外见于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9-10,12]。

文献记录江西省蛱蝶科眼蛱蝶属3种[1-35],此前未见有波纹眼蛱蝶的分布记录。

观察标本:3,江西九连山横坑水,28.Ⅹ.2021,王辉采。

2.3.2中文名讨论别名:波翅眼蛱蝶(Wu & Xu, 2017: 799)。“波翅眼蛱蝶”让人认为此蝶翅缘波浪状,事实上大部分眼蛱蝶属蝴蝶翅缘是波浪状的,这代表不了本种特征。而“波纹眼蛱蝶”能使人联想到此蝶翅面波纹较多的特征,便于理解和记忆,作者认为中文名沿用“波纹眼蛱蝶”更恰当些。

图9~11 波纹眼蛱蝶Junonia atlites ♀,a:交配囊,b:囊导管,c:产卵瓣(肛乳突)。

图9~11 波纹眼蛱蝶Junonia atlites ♀,a:交配囊,b:囊导管,c:产卵瓣(肛乳突)。

图9~11 波纹眼蛱蝶Junonia atlites ♀,a:交配囊,b:囊导管,c:产卵瓣(肛乳突)。

3 讨 论

新记录种的产生情况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一是物种的扩散或迁移。近些年来,一些生活在热带附近的蝴蝶(例如纤粉蝶)向北扩展,不断有热带的蝴蝶在亚热带发现的记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蝴蝶种群的扩散和迁移可能在加速。二是调查工作不全面。调查工作可能因技术人员少、技术手段落后、文献资料搜集困难、鉴定水平不足、调查时间短、物种习性特殊等原因造成调查结果不全面。这种情况下,新记录种则是以前调查工作的补充。在目前的技术手段条件下,唯有在时间和技术力量上多投入些,物种调查工作才可能更加全面准确。

[1] 丁冬荪. 江西蝶类新记录及地理分布[J]. 江西林业科技, 1989, 17(2): 37-38.

[2] 丁冬荪. 江西蝶类新记录及地理分布(二)[J]. 江西林业科技, 1992, 20(3): 26-27.

[3] 章士美. 江西昆虫名录[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38-146.

[4] 朱培尧. 江西省蝴蝶名录及分类系统[J]. 江西植保, 1995, 18(3): 1-10.

[5] 刘良源, 熊起明, 舒畅, 等. 江西生态蝶类志[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3-239.

[6] 刘信中, 肖忠优, 马建华.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1-311.

[7] 林宝珠, 高友英, 朱祥福.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再调查及名录增补[J]. 江西林业科技, 2011(4): 44-45.

[8] 袁景西, 胡华林, 薛国喜.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1-297.

[9] 周尧. 中国蝶类志(修订本)[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93-800.

[10] 武春生, 徐堉峰. 中国蝴蝶图鉴[M]. 福州: 海峡书局, 2017: 1-1440.

[11] 武春生.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2卷鳞翅目粉蝶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365.

[12] LANG S Y. The Nymphalida of China (PartⅠ)[M]. Czech Republic: Tshikolovets publications, 2012: 1-320.

[13] 武春生.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25卷鳞翅目凤蝶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307.

[14] 王敏, 范骁凌. 中国灰蝶志[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397.

[15] 袁锋, 袁向群, 薛国喜.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5卷鳞翅目弄蝶科[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625.

[16] 诸瑞龙, 传开睿, 陈更发, 等. 赣东北蝶类[M]. 福州: 华艺出版社, 1991: 7-83.

[17] 徐近勇. 赣东北地区蝶类初步名录[J]. 江西林业科技, 1996(1): 23-29.

[18] 丁冬荪.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构及垂直分布[J]. 昆虫学报, 1996(4): 393-407.

[19] 朱培尧. 江西昆虫纲新记录种(续)[J]. 江西植保, 1997, 20(4): 13-20.

[20] 方育卿. 庐山蝶蛾志[M].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 566-635.

[21] 贾凤海. 南昌梅岭蝴蝶[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5: 5-75.

[22] 郭正福, 丁冬荪.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分析[J]. 华东昆虫学报, 2005, 14(2): 100-104.

[23] 陈春泉, 贾凤海. 井冈山蝶类志[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43-211.

[24] 贾凤海, 陈春泉, 何桂强. 江西蝶类生活史研究[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5] 徐俊, 贾凤海. 江西庐山蝶类志[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6] 徐新宇, 邹思成, 吴淑玉, 等. 江西省蝴蝶一新记录属五新记录种[J]. 南方林业科技, 2019, 47(4): 55-59.

[27] 郑圣寿, 何桂强, 贾凤海. 江西鳞翅目蝶类新分布记录及形态描述[J].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 35(2): 80-84.

[28] 刘仁林.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综合科学考察集[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336-338.

[29] 彭少麟, 廖文波, 王英永, 等. 中国三清山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54-256.

[30] 李振基, 吴小平, 陈小麟, 等. 江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22-227.

[31] 刘信中, 吴和平.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327-330.

[32] 刘小明, 郭英荣, 刘仁林.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373-374.

[33] 刘信中, 傅清.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409-412.

[34] XUE G X, HU H L. Four New Records of Hesperiidae (Lepidoptera: Hesperiidae) from Jiangxi Province[J].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2013, 32(1): 122-124.

[35] XUE G X, INAYOSHI Y K, HU H L, et al. A new subspecies and a new synonym of the genus coladenia (Hesperiidae, Pyrginae) from China[J]. Zookeys, 2015, 518: 129-138.

[36] 陈锡昌. 广州蝴蝶[M]. 澳门: 读图时代出版社, 2011: 7-275.

Three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Butterflies (Lepidoptera:Pieridae, Nymphalidae) were Found in Jiulianshan Nature Reserve in Jiangxi Province

HU Hualin1,2, WANG Hui1,2, WU Yong1,2, SONG Yuying1,2

(1. Jiangxi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Bureau, Longnan, Jiangxi 341700, China; 2. The St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Jiulianshan, Longnan, Jiangxi 341700, China)

In 2020—2021, during the butterfly monitoring in Jiu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angxi Province, materials of butterfly specimens not easy to identify or rare were collected, made and identified. After consult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ecords of the butterflies in Jiangxi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Fabricius, 1793),(Hewison, [1863]) and(Linnaeus, 1763) were the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butterflies in Jiangxi Province. In the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anatomical observation of external genitalia, the attribution status of two subspecies was confirmed, namely(Wallace, 1866) andMell,1942.

Lepidoptera; Pieridae; Nymphalidae; Jiulianshan; new species record of Jiangxi

Q969.438.1

A

2095-3704(2022)02-188-06

胡华林, 王辉, 吴勇, 等. 九连山保护区发现江西省蝶类(鳞翅目:粉蝶科、蛱蝶科)新记录3种[J]. 生物灾害科学, 2022, 45(2): 188-193.

10.3969/j.issn.2095-3704.2022.02.34

2022-04-01

2022-05-13

2020年中央财政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补助资金和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项目(2020—2021年)

胡华林(1975—),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九连山鳞翅目昆虫调查与研究,454095753@qq.com。

猜你喜欢

蛱蝶亚种粉蝶
春天的“使者”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秘熊猫秦岭亚种基因组
黄色四翅小粉蝶
花之俏
西藏俳蛱蝶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全世界的老虎长得都那么像,到底有什么区别?
枯叶蛺蝶
春日偶成
黄色四翅小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