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理论发展探微

2022-10-15李继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6期
关键词:逆境运动员理论

李继刚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303)

在竞技体育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运动员心理训练得到极大推动与发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实质上是不断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因此,自我控制训练成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核心内容,即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运动员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训练,提高自我心理状态与运动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达到自控自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整体目标。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跨越式发展,过去40 年间,以自我控制训练为核心的中国运动员心理训练实践与探索呈高速发展的态势。在此过程中,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反思性实践,不仅关注实践层面的成效,还致力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训练理论,为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理论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理论建设对实践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有必要梳理相关中国本土理论的发展过程,描述发展的概貌,明晰发展的逻辑脉络,总结坚守与突破,提炼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启示与指引,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运动员心理训练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

1 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理论的发展背景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运动员心理与行为的有效控制,即自我控制。受到认知—行为流派心理学思想的影响,在具体操作层面,西方学者通常以心理技能训练作为指导,以强调个体心理调节能力训练的操作化和技能化倾向。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学者在学习、借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运动心理学的过程中深受这一倾向影响,大量采用了从西方引入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心理学家逐渐发现舶来的西方心理训练理论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着不足与困境。综合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运动员的行为深受本民族、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与竞技制度差异带来的理论哲理层面的不相容,导致西方理论难以深入中国运动员心理核心领域干预其行为。

(2)实践总是先于理论,传统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的提出有其时代背景,新问题的出现和对旧问题的再认识反衬出理论模型层面的不相符,导致传统理论对中国运动员现实问题的解决乏力。

(3)运动心理和行为具有多因素互动、多层面交织的复杂特点,竞技运动价值观更迭与训练目标重置引出理论实施层面的不相宜,导致传统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无法满足需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运动心理学家从实践困境出发,展开了一系列自下而上的反思与探索,从开始一些零星的本土研究成果发展到一系列包含了实施策略、理论模型、哲学理念的综合性本土化理论,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心理训练体系,为提升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出了突出贡献。

2 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理论的发展概貌

梳理近年来相关文献,从研究系统性、成果完整性和应用丰富性等方面考量,目前在竞技运动领域较主要的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理论有心理建设综合模式、逆境应对训练模式、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中国运动员正念训练方案。下面以发展动因为线索梳理这4 种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其核心理念与主要内容,以期勾画出中国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本土理论的发展概貌。

2.1 心理建设综合模式

1998 年,刘淑慧提出了原创性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这一理论成果来源于她十数年跟队实践历程中对中国运动员现实心理需求的深刻理解。该模式的提出开创了运动心理学中国本土化的先河,即一种“用当地人经过当地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的浸润之后的心理及行为表现方法及方式来观察及研究当地人”的研究态度和做法。

在早期运动队服务过程中,刘淑慧发现静态的心理技能训练未能与射击技术结合,无法形成心技结合的竞技心理,因此提出了心技结合的训练模式,使心理技能在使用中提高,进而提高运动员行为应对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认知困扰影响着基础心理技能的应用效果,因此提出了积极思维控制训练,帮助运动员确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和树立积极的比赛态度,改善比赛发挥。

通过心技结合训练(行为管理)和积极思维训练(认知矫正),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获得极大改善。但随着新问题的探究,发现运动员的自我意识水平是心理训练效果的制约条件,自我意识的提高应作为心理训练工作的重点。刘淑慧进而提出,应将习惯化的心、技结合的合理规范程序与积极思维能力统整于自我意象训练之中,形成自强、自信、自控的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达到更明确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目的,提高运动员大赛中自我指导能力。至此,由心技结合训练、思维控制训练、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构成心理建设综合模式。

在此模式下,运动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的系统实施,以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自控能力和自我意识为核心,促进运动员心理的综合建设,帮助中国射击队收获了无数国际大赛荣誉。

2.2 逆境应对训练模式

2006 年,姒刚彦在应用研究与多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尝试用满意性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突破西方传统心理技能训练范式的实践困境,为中国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提供切实路径。

通过对运动员比赛行为的探究和对已有理论的反思,姒刚彦指出传统的运动员心理训练范式都是对最佳或最理想心理状态的探讨与追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这类最佳理论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状态不稳定和易导致信念体系扭曲等难以克服的困难之处。因而,应自下而上以运动员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姒刚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新的定义,即在竞赛中对各种逆境的成功应对。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其核心理念为通过心理技能训练,不是为了获得最佳或最理想的心理状态,而是在面临逆境时,心理和行为的成功应对。

逆境应对训练模式,承认比赛中有问题是正常的,强调动态适应。相比于追求飘忽不定的最佳竞技状态,个体对逆境的意识和认知能力可以被评价和训练,所学到的应对行为的效果也可以被评价和再建,运动员自控自强之路因而有迹可循并切实可行。在中国香港乒乓球队、中国击剑队、中国跳水队等高水平运动队参加世界大赛的系列实践中,这一模式充分证明了自身的有效性。

2.3 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

在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和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的影响和启发下,张力为等学者不断反思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目标与路径,并深入探讨自我控制中“术”与“道”的辩证关系和本土化需求的迫切性。经过不断探索,2011年结合中国文化理念和辩证思想,张凯等人构建了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

在早期的实践探索中,张力为等人认为,自我控制训练的重点是在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技能训练来达成运动员思维与行为定式的打破、重建和巩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运动情景中主动行为与本能行为的背离,成功应对运动和生活中的竞争与挑战。在深入实践中,学者认为心理训练的目标不应仅是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还应致力于运动员终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为此,不能单纯强调调节技术和控制能力的训练,关键是提升运动员的思想境界和塑造理想人格。但是,中国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其精神境界提升的瓶颈,应加强知识定向和境界定向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自控自强。因此,迫切需要将运动员文化素养教育与心理训练相结合,形成一套适用于中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模式和方法。

最终成型的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以运动员自信自控、自我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为导向,通过技能定向的基础心理技能训练、知识定向的运动心理学知识教育、境界定向的文化教育3 个层面的系统心理建设,达成整体人自我完善、终身发展的最高目标。该理论模式不仅在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中国艺术体操队、中国帆板队等运动员的备赛心理训练中显现成效,也在运动员康复训练等应用研究中得到验证。

2.4 中国运动员正念训练方案

随着本土化研究的深入,2014 年姒刚彦等人以逆境应对理论为起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正念训练思想与方法,延伸出了一个以接受为基础的中国运动员正念训练方案。

逆境应对训练范式认为,追求卓越运动表现的机制是人类在有限理性支配下的适应过程,实质是接受逆境,并与之共存,即正念接受。换言之,对逆境的接受是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有效与否的基础。以接受为理念指引,姒刚彦等整合价值观和觉悟的概念,在已有的正念、接受、投入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出专门针对中国运动员的正念、接受、觉悟、投入训练方案,包括正念训练的准备、正念、去自我中心、接受、价值观与觉悟、投入、综合训练七部分内容,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当下的行为过程,提高行为有效性与运动表现水平。

中国运动员正念训练方案强调价值观和觉悟,促进运动员对行为意义统一整体的认识及对行为内在本质规律与意义形成新的体验,提高觉察力和自控力,有利于运动员整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以此应答身处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生存结构中的运动员自我超越和人际关系定位的心理课题。后续的数项实证研究均证明这一方案,提升了运动员的正念与接受水平、行为投入和运动表现。

3 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理论的发展脉络

在概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主要目标、要点、操作方法、中国本土特色4 个方面,对4 种中国本土理论进行分析(见表1),以期明晰发展的逻辑脉络。

表1 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中国本土4种理论概要

3.1 哲学理念人本化

细察4 种理论的目标,可以看到本土理论哲学理念层面呈现一种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从临床治疗定向变迁为教育发展定向,从以干预计划为中心变迁为以运动员为中心,从关注运动成绩变迁为关注个人发展。

3.1.1 教育发展定向成为主流

实践发现,对于精英运动员而言,主要的追求是自我超越,达成更高的成就。因此,本土理论更强调自我控制训练的教育发展定向,目标集中于运动员认知改善,心理能力提高,学会应对策略和有效行为,完成发展任务的同时,塑造理想的人格,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可能。学者从关注心理技能的使用效果,到关注运动员自我指导能力提高,最后发展到关注运动员整体境界的提升和终身成长,均表明了对教育发展定向的追求。

3.1.2 以运动员为中心

伴随教育发展定向应运而生的另一个理念倾向是以运动员为中心。运动员自我控制训练的主体是运动员本身,应围绕运动员成长的需要,根据个体特点、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等因素,合理选用理论和制订训练方案,而不是削足适履地以既有理论或干预计划为中心。刘淑慧在思考运动心理学的应用之路时就曾强调,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服从于研究对象,必要时可以改造或创建理论,而不是让研究对象服从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1.3 更加关注个人发展

中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在长期下队实践的过程中,与运动员朝夕相处,对运动员的处境感同身受,深刻感受到运动员整体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开始思考如何帮助运动员的个人发展。这种关注个体发展的理念表现在运动心理训练目标的变迁上,即通过心理训练,从心理技能掌握、知识学习、境界提升等方面为运动员赋能,达成终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3.2 理论建构行动化

从4 种本土理论的理论要点分析,可以看到另一个明显的发展脉络,就是理论模型建构于解决运动队实际问题的行动中,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行动研究成果。

理论产生有其特定的土壤,简单地套用西方传统心理训练理论,无异于刻舟求剑,解决的办法应该是以问题引领理论建设。在运动心理学服务中,中国运动心理学家深入研究现场,与教练员、运动员共同构成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行动共同体。在其中,心理学家、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兼具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双重身份,以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通过行动中认识,探察行动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通过行动中反思,评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知识;通过对行动进行反思,总结有效的实践知识并传承,新的理论就此在行动中创生,并在下一步的行动中动态调整,不断优化。

刘淑慧认为,心理工作者要真正深入运动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特别强调要加强成果向应用转化,并提出转化的闭环路径(见图1),其核心即是行动研究范式。心理建设综合模式等4种本土理论的发展均显现了在既有理论基础上行动化的动态应用性。

图1 成果与应用转化图

3.3 实施策略建构化

实施策略包含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和相应的具体方法,是理论落地的关键。达成实施策略有效性的核心是运动员与心理工作者达成共识,接纳计划与训练方法并内化于自身的信念与行为中,是一个在交互作用中对意义的接纳和心理机能建构的过程。从4种本土理论实施策略层面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建构化特征。

心理建设综合模式突破西方传统工具主义倾向,在与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保证了实施的针对性和实践有效性。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阿Q精神”构建应对策略,运动员易于接受,提升了接纳性。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提倡采用中国运动员普遍熟知的中国哲学理念和传统修为方式提升精神境界,契合运动员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俗,将日常生活与心理发展融会贯通。这些都表明不是简单地把某种理论、某个方法施加于运动员,而是强调运动员对理论和方法的认知、理解、反思,强调运动员对知识建构的贡献。具体而言,这种建构化倾向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3.3.1 植根中国社会、文化脉络,在理解的基础上行动

中国文化与中国体育制度有其特点,成长于此环境中的运动员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模式也与之共生,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基于这一认识,中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植根于运动员所处的社会、文化脉络之中,以具体文化的影响为潜在变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各层面探寻运动员实际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与运动员达成相互理解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建构心理训练的实施策略,以此应答心理训练适合有效的需求。

3.3.2 挖掘中国文化的心理价值,在接纳的基础上行动

西方心理技能训练蕴藏的是西方理性思想与基督精神,势必难以被中国运动员接纳。仅仅传授心理调节技术和方法,却无法改变运动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无法达成境界的提升和自我超越。因此,国内学者致力于从中国文化宝库中汲取心理学思想,深入挖掘整理适用于中国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与运动员达成接纳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心理训练的实施策略,以此应答心理训练易懂易用的需求。

4 启示

4.1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理论建构的科学性

上述可知,中国运动心理学家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运动员个体行为是具体的、鲜活的,是个体精神需求的外在应答,不能简单地还原为数字和指标。因此,学者不再囿于西方心理技能训练的工具主义倾向和实证主义范式,而以整体人为研究对象,转向人本主义哲学观和建构主义研究范式。基于这一提示,后续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合理选择研究范式,注重考察成长环境与历程、训练手段与文化对运动员行为的塑造作用,综合分析行为的精神意义,明了行为的动力机制,以此增强理论建构的科学性。

4.2 坚持行动研究,增进理论应用的有效性

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行动中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上述分析,后续研究应坚持把理论根植在应用上,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加强行动研究的意识与行动。首先,明确研究人员行动者的身份,选择已有理论致力于各类情景下实践行动的改进;继而通过反思,判断和评价行动效果和理论,反思的结果知识形成小型理论,用以改善实践行动;进一步的实践行动反过来推动反思和实践知识的发展,保持理论的生命力。这样,实践知识和理论在持续的反思和行动中不断被修正,达成理论建构与实践有效性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逆境运动员理论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运动员
完形填空Ⅳ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