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的填报要点

2022-10-14王凤珍

海峡科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废气排放量

王凤珍

(莆田市涵江区环境应急与信息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HJ 1031-201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电子工业》[1](下文简称为HJ 1031-2019)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该技术规范用于指导电子工业企业填报排污许可申请表、生态环境部门审核电子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排污许可要求。本文结合日常电子工业排污许可申请材料的审核工作,对电子信息工业排污许可证申报材料的填报内容进行要点分析,为电子工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核提供参考。

1 适用范围和管理类别判定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HJ 1031-2019的电子工业企业国民经济代码是C391计算机制造、C397电子器件制造、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9其他电子设备制造。HJ 1031-2019适用于电子工业企业排放污水、废气的排污许可管理填报,固体废物许可信息参照《HJ 1200-202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2]进行填报,执行《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设备及其废气排放口参照《HJ 953-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锅炉》[3]进行填报。

1.2 管理类别判定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4]是确认电子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类别的依据。电子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类别的判定如表1所示。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需要填报申请表,报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发放排污许可证,登记管理的企业则自行在排污许可信息管理平台登记备案即可。

表1 电子工业排污许可管理类别的判定[4]

管理类别判定是否准确影响申请表是否需要申请前信息公开、是否需要许可排放量、自行监测频次要求不同、环境管理台账要求不同等内容,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点排污单位是指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发布的水环境或者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中的排污单位,不包括土壤重点排污单位。二是溶剂型涂料(含稀释剂)是指涂料和稀释剂,不包括油墨、胶黏剂等,同时要注意考虑全厂涂料和稀释剂的用量。三是涉及溶剂、涂料等使用量的排污单位,其投运满三年的,使用量按照近三年年最大量确定;其投运满一年但不满三年的,使用量按投运期间年最大量确定;其未投运或者投运不满一年的,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确定[4]。

2 主要填报要点

2.1 基础信息

“行业类别”根据实际产品选择C391、C397、C398、C399,有锅炉的行业类别要增加D443。“是否属于总磷、总氮控制区”影响重点管理排污单位总排口是否需要许可总氮、总磷总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5]确定所在地区是否是总氮、总磷控制区,如福建省沿海地市均属于总氮控制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分配计划文件指是否有环评批复确定的总量、现有排污许可证确定的总量、排污权购买确定的总量等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若有应取严并具体到污染物类型及其指标,并注意相应单位。“水污染物控制指标”默认COD和氨氮,若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及总磷总氮控制区,需控制总铅、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镍、总银、总砷、总氮、总磷的总量,应在此处填上相应指标,否则后续表格将不会出现该指标总量控制要求。

2.2 主要设备、产品、产能

“生产能力”是指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应核实生产能力是否与环评及批复一致,若因环评编制时间久远,设计产能数据没有明确的,可以用近三年实际产量均值作为设计产能。主要工艺及产污设施填报应齐全,同一工艺多套相同生产设施的,应逐一编号并填报。

2.3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

除了填写产品有关的原辅料之外,与产排污相关的废水、废气处理辅料也需填报。电子工业企业原辅材料中有毒有害成分及其占比需要填报,主要有毒有害物质为金属、强酸、强碱、挥发性有机物等,其占比可以由相关原辅料的理化报告确定。使用锅炉的,要填报燃料信息,根据锅炉技术规范填报燃料组分、发热量、使用量等参数。

2.4 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种类及污染治理设施

2.4.1 废气

污染物种类依据《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及环评确定,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应填报齐全,混入化石燃料废气的排放口不能遗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因子,污染物种类的名称应规范,如烟尘、粉尘,应统一填报颗粒物。使用锅炉的企业,不能遗漏锅炉废气。是否采用可行技术应与HJ 1031-2019所列可行技术参照表(附录B中表B.1)对比确定是否采用了可行技术,如采用非可行技术,要提供污染防治能力的证明材料,锅炉废气的可行技术参照锅炉技术规范。属于重点管理的显示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工业企业的有机废气排放口为重点排放口,剩余排放口均为一般排放口。根据《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及新发布的地方标准,不能遗漏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的填报。

2.4.2 废水

《GB39731-2020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发布并实施,标准规定新建企业自2021年7月1日起,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按GB39731执行,污染物种类依据GB39731及环评确定。废水处理技术采用非可行技术的要提供污染防治能力的证明材料。重点管理排污单位的车间排放口和废水总排口为主要排放口,剩下的为一般排放口。如果企业含总铅、总铬、总隔、六价铬、总砷、总镍、总银中任一污染物的污水,应实行分类收集处理并设置车间排放口。生活污水若经化粪池处理后单独排放至市政污水厂则说明排放去向即可。

2.5 排放口及排放限值

2.5.1 废气

排气筒高度、内径等数值应填报准确,如排放含氰化氢废气的排气筒高度大于等于25m,其他排气筒高度大于等于15m,正确选择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填报环评批复排放限值,如福建省已发布了《DB35/1782-2018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电子产品制造(国民经济代码为C397和C398)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应执行该标准。除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对纳入重点管理的电子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以外,一般情况下电子工业企业废气不许可排放量。

2.5.2 废水

电子工业排污单位无需填写雨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废水排放口不能遗漏车间排放口,新建项目废水排放应执行《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重点管理排污单位的主要排放口申请排放量,其中,车间排放口申请总铅、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镍、总银、总砷(企业涉及排放的污染因子)三年排放量,总排放口申请COD及氨氮三年排放量,有表面涂装工序的半导体液晶面板制造企业的总排口应申请三年总磷排放量,若为总磷总氮控制区域,总排口还应申请三年的总磷总氮排放量。根据HJ 1031-2019计算的年许可排放量应结合总量控制指标、环评及批复(2015年1月1日及之后批复的)总量取严,比较口径应一致,HJ 1031-2019计算得到的年排放量是排污单位排放至污水厂的排放量,若总量控制指标或环评批复的总量为排放至外环境的总量则不能取严。

2.6 固体废物排放信息

《HJ 1200-202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该技术规范及环评填报固体废物基础信息表、自行贮存设施信息表、自行利用和处置设施信息表。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的,建议将处置协议附后。

2.7 自行监测信息

“监测内容”是指水量、气量、温度、含氧量等参数,其中,无组织排放源应填报风向、风速,非燃烧类废气排放口应填报废气量、废气温度,燃烧类废气排放口应填报烟气量、温度、湿度、含氧量,废水排放口应填报流量。正确填报污染物名称、监测设施(手工监测或自动监测),重点管理排污单位的废水总排口需要自动监测的指标为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需要自动监测的指标为流量,自动监测的项目填报所有信息,手工监测频次、方法是自动监测设施故障期间采用,可在其他信息中单独注明。厂界、厂区内无组织监测因子不能遗漏。

2.8 环境管理台账

按照HJ 1031-2019规定要求,重点管理的电子工业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要包括5类,不能遗漏。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则应至少记录自行监测相关信息、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信息2类。注意将工业固体废物的台账要求一并填报,内容和频次对照技术规范结合实际填写,检查记录形式应选择“电子台账+纸质台账”,《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台账记录保存期限应大于等于5年,应在“其他”中备注。

2.9 附图附件

图件应清晰明了、比例正确,不可以上下左右颠倒。生产工艺流程图应标注具体的工艺名称、主要原辅材料、产排污节点。总平面布置图至少应包括主体设备、公辅设备、污水和废气处理设施、危废仓库、雨污管网走向,并标注废水排放口和废气主要排放口、一般排放口、无组织排放单元,监测点位可一并在总平图中标注。提供承诺书、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仅重点管理排污单位)及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如一般排放口数量和环评批复不一致的情况说明、未采用可行技术但可以达标排放的近三年监测报告等。许可排放量的计算过程要详细、准确,各个参数的选取要符合规范要求,新建企业产品基准排水量应按照《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确定,许可排放量要体现与总量控制要求取严的过程,若因计算口径不一致没有取严也要说明原因。

3 结束语

持有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环境管理的载体,HJ 1031-2019是电子工业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证、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证的基础性技术规范,电子工业企业应按照技术规范结合企业的环评及其批复填报排污许可申请表,通过提高填报质量,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环境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废气排放量
《纤维比电阻仪校准规范》等8项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刮水电动机、液压制动钳团体标准发布
以高标准促高质量——山西高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扫描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基于热水器除菌技术规范的相关概述与分析
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
吸废气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