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训练在大象脚底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2022-10-14福州动物园福建福州35001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0期
关键词:前肢清创污物

●张 韬(福州动物园 福建 福州 350012)

1 发病情况

2022年1月中旬,福州动物园1头母象在采食的过程中,因和公象抢夺食物被公象推搡踩到开裂的水泥地面,在脚底形成一个直径约6 cm深度约2 cm的伤口(图1),导致右前蹄流血溃烂无法着地。由于大象体重庞大,三只脚无法支撑身体全部重量进而变得喜欢躺卧。由于伤口在脚底正中央而且该大象没有进行过行为训练,工作人员很难靠近对其进行清创和治疗。如果伤情拖延引起全身感染则会导致大象死亡。

图1 初始伤口

2 治疗方案

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对大象进行行为训练的同时对其伤口进行治疗[1]。

2.1 人员和器械脱敏

选择固定操作人员(兽医,饲养员2人),让大象对人员脱敏。选定器械(目标棒、响板、奖励食物、冲洗伤口用的喷壶、止血钳、纱布、过氧化氢、碘伏、生理盐水、七厘散、磺胺结晶),让大象对器械脱敏。每次训练时长约30 min(防止训练时间过长大象出现厌烦情绪),每天2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伤口清创护理(图2)。

图2 行为训练配合治疗

2.2 目标棒和桥的建立

饲养员1在大象面前高举目标棒并等待,当大象无意间触碰到目标棒时立刻按响手中响板给予肯定,饲养员2马上给予大象食物奖励。约1周后大象逐渐意识到触碰目标棒并且听到响板后即可获得食物,因而主动过来触碰目标棒[2]。

2.3 定位训练

通过桥的建立,用目标棒让大象到达指定位置后,尝试用目标棒触碰大象受伤的右前肢,并给予响板肯定和食物奖励[3]。持续训练2周后大象逐渐明白需用右前肢主动触碰目标棒才可以获得奖励。此后再逐渐将目标棒抬高到目标位置,大象便可以抬起前肢,持续训练3周后已经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其伤口状况。当大象抬起前腿到治疗所需要的指定位置后,固定目标棒。饲养员1喊出口令“保持”,一开始大象只有1~2 s的抬起时间。每当大象保持的时间更长就给予多次响板肯定和大量食物奖励,约1个月后大象可以维持约30 s的抬腿时间。

2.4 疼痛脱敏和清创治疗

行为训练的过程中兽医应该全程参与,让大象适应并信任兽医。大象脚底伤口的最大问题在于各种污物(粪便、尿液、杂草、沙土等)堵塞伤口,导致伤口化脓,因此清洗是最为重要的[4]。但由于脚底伤口在一次清理后污物会在短时间内再次堆积,因此清创的次数设为一天2次,分别在上、下午进行。清创后保持伤口清洁,再结合止血消炎的药物外敷,脚底的角质重新生成后伤口即可恢复。

2.4.1 伤口检查当大象抬起右脚时工作人员先尝试用手触摸检查伤口,让大象适应检查的刺激,在触碰成功后即给予大量食物奖励。

2.4.2 伤口清洗先用喷壶装大量的清水,冲洗脚底粪便和杂草等污物。一开始让喷壶与伤口保持一定距离,在较远的地方喷洗,这样喷水的力度较弱,让大象适应喷壶及水流。清洗的过程会引起大象的疼痛刺激,导致大象提前收回前肢。此时不要着急,静静等待大象再一次抬起前肢,每成功清洗一次则给予大象大量的食物作为奖励。几天后大象适应了较弱清洗的疼痛刺激,再尝试将喷壶距离拉近,近距离地利用水压冲出藏在患处的污物。

2.4.3 伤口处理数天后大象适应触碰检查后,开始用止血钳、纱布等对伤口进行清理。清理的时候应特别小心,以防强烈的痛感造成大象拒绝治疗。逐渐增加操作的强度,让大象适应清创的痛感。伤口清理后依次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清洗,再用碘伏喷涂,最后用七厘散和磺胺结晶混合粉末(1∶1)填塞伤口。

2.5 辅助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时刻注意伤口感染的情况,并给予多维粉,提高大象免疫力,以防全身感染。由于治疗初期无法接触到伤口,因此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大象进行药浴泡脚,抑制感染蔓延(图3)。但效果不太理想,大象的前肢在治疗1个月左右出现脓肿,伤口部分角质不规则生长导致脚底形成一个包块(图4),好在后续的行为训练进展顺利,伤口好转,并顺利切除了不规则的角质层,暴露深部的患处,进行进一步的清创处理。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大象的脚底伤口逐渐好转,至完全恢复。

图3 高锰酸钾溶液药浴

图4 伤口两侧角质不规则生长导致隆起

3 讨论

大象体积,体重庞大,对蹄的压力也较大,一旦蹄部发病则较难治疗。由于部分动物园饲养条件存在缺陷:笼舍面积太小(正常1头成年象的室内面积应不小于37 m2,室外面积不小于167 m2),大象运动不足;大象笼舍土质地面过多、地面太粗糙或太光滑,导致大象脚掌指(趾)甲过分生长、磨损或受伤。管理不当:笼舍卫生不佳(如地面长期积水、积粪)及缺乏足部日常护理,导致大象蹄部感染、蹄变形;放入水池的次数太多,大象过度兴奋而磨破脚掌;锐器损伤引起感染发病;象腿严重受伤无法站立时,对侧象腿因完全负重而得不到休息,致使脚掌部缺血性坏死。正常象的脚掌平滑、淡黄色并带浅红色,患病时脚掌变黑,有过多裂痕;皮肤过度角质化;趾甲面粗糙,因过度生长而变形。轻微蹄病一般不影响大象的行走。严重蹄病主要表现为脚底和指(趾)间裂痕大,其间污物如炭渣样,有腐臭味。过度负重引起的缺血性坏死主要发生于蹄的前侧和外侧的指(趾)间隙,也见于蹄底,表现为局部发热、发白、隆起,随后流出脓汁,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空洞,有的空洞可深达4~5 cm。患病象行走变慢,经常将蹄抬高或置放于稍高处休息,一般不出现跛行症状。未继发全身感染时,食欲正常;一旦发生全身感染,极易导致大象死亡。

由于对大象的麻醉非常困难,需要专门的器械和进口的麻醉药而行为训练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操作简便且可行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中工作人员应不少于3人,1人手持目标棒给予大象指令,1人在前方饲喂患象,兽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前肢清创污物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客车集便器污物箱外包板脱落风险分析
火车“便便”去哪儿了?
把“污物”隔离在外
奶牛难产助产技术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运用心得
树懒
霸王龙的前肢为何这么短小?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综合治疗
胆道镜清创治疗胰腺炎胰周脓肿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