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打造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

2022-10-13郭睿寇铭真魏屹晗赵洋魏铮王春妹李晓霞胡立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课程教育

郭睿,寇铭真,魏屹晗,赵洋,魏铮,王春妹,李晓霞,,胡立志,

(1.天津医科大学 教务处,天津 300070;2.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天津 300070;3.天津医科大学 基建处,天津 300070)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旨在培育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精神、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由于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教育模式,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设置有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明确且高规格的培养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如麻省理工学院[2]打破专业限制,多专业共同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3]则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目标更明确、动力更强;此外,国外学者还强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这将有助于消除专业背景的差异给创业者带来的影响,并建议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联合教育[4]。

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1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构建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协调发展的“大医学”“新医学”的医学教育格局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在医学院校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正契合医学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然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绝非一日之功,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包括理论与实践课程,但目前部分医学类高校课程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相较于综合类大学,医学院校科研创新仍局限在医药领域,尚缺乏工商管理类、法学类、计算机类等系统学科课程体系的支持,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医工、医文、医理深度融合,丰富课程体系结构。

第二,缺乏实践学习与指导。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仅通过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来培养创新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国内诸多高校倡导以科研实验室资源为依托,辅助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缺乏独立选题能力、科研技能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研究成果浅显、教师指导时间有限等诸多问题。

第三,缺乏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对于学生从早期接触科研,到进入实验室实地操作,再到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或竞赛获奖,尚未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缺乏基于学生培养全周期的过程性管理。

因此,如何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医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以下简称“大创”立项)中,以及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竞赛中兼具竞争力与含金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深入思考。

2 “三位一体”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思路及实施方案

研究基于天津医科大学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旨在有针对性地培养深层次创新人才,让学生有准备地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成果质量。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室开放)—素质评价(成长档案)” “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分层分类,兼顾全员化与个性化培育,激活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双创”价值观,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的基本知识,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闭环体系。打造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的“双创”人才培养双路径,同时构筑学生成长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全员化教学、差异化训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对综合管理平台功能进行持续完善,力争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2.1 优化理论教育:引进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创新校内教学方式,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2.1.1 线上资源

通过引入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对标优质案例、系统培训,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及课程观,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课程生态圈,建设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群。打造“意识培养、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及‘双创’大赛专项指导”的“3+1”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学校已全面引进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247 门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并免费向全校学生开放,截至目前,累计选课人数达600 余人次。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中包含63 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占比25.5%,课程的结构遵循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行为逻辑阶段性,旨在使学生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能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循序渐进地引领、教育、管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2 线下课程

(1)校际合作。

以新医科建设为引擎,与高水平综合大学共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学科跨平台合作体制,建立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校际协同的办学机制。

目前,学校已与天津大学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在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实施医工优势互补,探索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跨校教育教学合作,互相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为深度校际合作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此外,我校已与南开大学建立课程共享机制,实现跨校修读课程,实施远程互动教学,目前已开课18 门,内容覆盖生命科学、艺术鉴赏等方面,近1 000 人次修读课程。

(2)校内创新。

进一步丰富我校“自主学习”及新生研讨课等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模式。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围绕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题,借鉴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主题,教师则根据自身需求筛选优秀学生进入科研创新思维研讨组,以达到双选的目的。并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包括参与度、表现力、主动性及学习效果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我校已通过综合教务系统为师生专题研讨互动项目搭建“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模式管理平台,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及学生端三类人群的功能设置(见图1)。

图1 “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师生专题研讨互动平台架构图

在项目申报界面,教师可填写具体信息,包括选拔学生条件、人数、起止时间以及项目评价次数等。系统报名人数一般设置为入围面试人数的3 倍。报名结束后,对所有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择优录取。在系统中点击“审核通过”,则该学生进入项目最终名单(见图2)。

图2 教师端界面图

教师可实时对每次的学生研讨互动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值集为“优+,优,优-,良+,良,良-,中+,中,中-,差+,差,差-”12 个等级,通过下拉选项选定。通过即时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可对参与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见图3)。

图3 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项目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对该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填写评语(见图4)。

图4 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

学生端填写申报信息进行项目报名,通过最终选拔并启动项目后,学生可从系统中获得教师给予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见图5)。

图5 学生报名界面

2.2 提升实践能力: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

高校科研实验室所拥有的科研实力和仪器设备,在学校本专业领域都是相对比较先进高端的,对开阔本科生的科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基于我校综合教务系统建立开放实验管理模块,针对已有明确课题项目、但缺少参与者的教师,此平台可发挥公开招募信息作用,根据自身实验课题所需来限定成员标准,达标的学生自愿报名参与,由负责人来筛选成员组成,同时在课题结束时对成员给予等级评价。建立人才培养计划模块,针对一部分有创新思路或有科研意向、但无专项课题负责的优秀教师,鼓励其在人才培养模块下自由申请项目,招募学生;同时收集无明确方向、但有科研意向的学生资料,形成培育创新型人才资料库。

目前,依托天津医科大学综合教务系统,我校顺利构建开放实验室平台模块,充分利用平台及移动网络的便利实现师生互选。2019年至今,共有113 个实验项目申报,覆盖各专业学生360 余人(见图6),师生评价良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增强学生参与度与动手实践能力。

图6 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界面

该平台的搭建分为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其中教师项目的填写是师生关注的重点,既要满足教师有针对性地招募自身课题对口成员的需求,又要能够满足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的需求,故增加了年级、专业、附加条件的选择及教师端筛选模块(见图7)。

图7 项目申请界面示意图

作为培养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学生经历通识教育、自主学习、新生研讨课等理论学习环节的铺垫与锻炼后,储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教师在招募课题组成员时,便可有针对性地优先招募“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加入课题组的学生依托“大创”项目立项、创新创业竞赛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可协助教师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学习相关的实验技术,实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有效促进教师科研过程与成果纳入教学环节。

2.3 素质评价:构建基于学生培养全周期的综合成长档案

2.3.1 建立综合成长档案

综合成长档案系统可详细记录学生自主学习、文献分享、实验操作、文章发表等环节的表现,收集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形成阶段性成长报告,直观反映每一位学生的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参与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于“双创”活动参与度较低的学生加以引导,提升其积极性。采集多维度师生互动数据,多形态直观展现“教、学、管、评”的全过程教育数据,以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科学化,为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撑依据。目前成长档案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始构建并在2019 至2021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试运行,覆盖面达900 余人,未来将会逐步面向全校开放。

2.3.2 建立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基于成长档案数据反馈,对学生和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择优将部分前景好、质量高、应用性强的项目提交专家综合评审,按排名先后确定为拟推荐的国家级、市级、校级“大创”项目。在“大创”项目顺利立项后,从以学生为主导转为以项目为主导,由项目来驱动整个管理过程。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时开展中期及结题检查,指导教师在成长档案平台为学生打分,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结题评审,实现过程管理数据化、智能化。

3 “三位一体”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自主学习、新生研讨课等均属于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环节,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低年级学生,通过此途径可更好地与教师深入探讨交流,激发灵感,使其对科研更早一步入门。而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实验室开放平台遴选出与本课题组匹配度更高的学生,这种选拔机制优于传统的学生直接投递简历进行面试的“教师科研项目导向模式”[7],使师生更好地进行课题配对,为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竞赛获奖奠定了基础。

在“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和实验室平台招募学生组队的基础上,通过成长档案平台大数据分析,运用择优筛选制,将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团队意识、甘于奉献的学生选拔出来,根据教师课题需要,更好地实现不同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跨年级组团申报,组成“跨界融合”团队,不仅能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去解决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更有利于学生立项申报成功。“三位一体”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比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有层次,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4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全国优质创新创业课程资源的学习,经历自主学习、新生研讨课等早期科研创新思维训练,体验实验室平台共享开放,参与“大创”立项等“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后,由学生成长档案中教师评价及学生自评可见,我校学生参与“双创”的热情有了极大提升。这种三全育人体系对学生科研思维锻炼有重要意义,为本科生后期进入导师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等都有较大帮助。按照“面向全体,师生互选,形式多样”的原则,灵活实验室开放形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研究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8,9]。因此,我校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自行定制“自主学习”为依托,将实验室开放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和形式,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明确教师职责和学生参与程序,强化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完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将人才培养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和凸显,“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不断研究和改进“双创”教育仍然是国内外一流大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不高、实验室平台利用率偏低、学生“大创”选题方向偏窄等[10]。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系统研发、宣传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将高校教学资源继续丰富,扩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范围和授课种类,围绕高校发展定位,拓宽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成为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