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堤堤身堤基防渗加固处理设计

2022-10-13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防渗墙高程黏土

谌 星

(上高县水利局,江西 宜春 336400)

1 工程概况

上高县光明堤位于新界埠镇境内,锦河中游右岸,距上高县城8~18 km。圩堤起点自新界埠镇先锋村白溪组(锦惠渠石井节制闸处),终点至湾溪村田港组(锦惠渠界埠闸处),圩堤全长11.87 km。圩堤保护面积11.9 km2,保护耕地0.1万hm2,保护人口0.55万人。

2 堤身、堤基渗漏险情

2.1 堤身渗漏险情

光明堤堤身填筑土黏结性差,结构松散,堤身填筑土就地取材,属洪冲积来源,以壤土为主,各种成分相互混杂。填土土质不均匀,具中等透水性,存在堤身渗漏问题,现状水坡面均见渗水,圩堤出现堤身渗漏险段总长7770 m,其中重大险情4270 m。

2.2 堤基渗漏险情

堤基第四系主要为洪冲积层,局部为残坡积层,其组成为:洪冲积层表层以壤土为主,中部为中细砂层;下部为砂卵(砾)石层,厚度不均匀,局部厚度较大;残坡积层为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碎石;下覆基岩为震旦系板岩及石炭系黄龙组石灰岩。壤土、中细砂层、砂卵(砾)石层、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分别为2.9×10-4cm/s、2.0×10-3cm/s、1.5×10-2cm/s、2.4×10-5cm/s,上部壤土透水性较弱,中细砂层、砂卵(砾)石层透水性较强,是地下水径流的主要通道。堤脚沿线池塘、沼泽地分布较广,堤脚壤土分布变薄,在持续高水位条件下,河水势必沿途径较短、覆盖层较薄处产生渗透破坏,危及大堤安全。堤基渗漏险情总长7731 m,另背水坡脚水塘、沼泽地总长853 m。

3 堤身堤基防渗加固处理设计

3.1 堤身堤基处理方案比选

考虑当地建材,处理方案的适用条件等因素,考虑堤身堤基均需同时进行防渗处理,初拟堤顶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黏土斜墙结合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黏土斜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冲抓套井回填黏土心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等4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Ⅰ: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方案。防渗墙沿堤顶布置,其轴线与设计后的堤轴线重合;墙顶高程在设计水位以上0.5 m。考虑现有堤顶较窄,防渗墙在堤身培厚后施工;若堤基砂卵石层厚度小于等于15 m,则墙底深入下部板岩或粉质黏土层内0.5 m;若堤基砂卵石层厚度大于15 m,则墙底深入砂卵石层15 m考虑。

方案Ⅱ:黏土斜墙结合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堤身采用黏土斜墙,黏土斜墙顶高程为设计堤顶高程,顶宽1.5 m,堤脚墙厚大于最大水头的1/5,黏土斜墙上游坡坡比为1∶2.5,下游边开挖边坡1∶2.0,斜墙底至设计枯水位。堤基采用射水法造混凝土防渗墙,墙顶高程为设计枯水位以上1.0 m[1],黏土斜墙底设射水造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墙底高程同方案Ⅰ要求。

方案Ⅲ:黏土斜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方案。堤身采用黏土斜墙,具体设计要求同方案Ⅱ。堤基防渗采用背水坡脚填塘压浸方案,对出现渗流险情段,填塘后再作压浸处理,压浸宽度为20 m,末端设1∶1.5斜坡衔接,填塘压浸采用透水性土石料填筑,填筑渗透系数要求大于压覆土体渗透系数,即要求大于4.3×10-4cm/s[2]。同时便于防洪检查和抢险,结合工程管理范围,将堤内距设计堤脚20 m内的取土坑、水塘、沼泽地填平。

方案Ⅳ:冲抓套井回填黏土心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方案。堤身采用冲抓套井回填黏土心墙,其轴线为设计后的堤轴线上游侧0.5 m,墙顶高程在设计水位以上0.5 m,墙底高程比背水坡脚低1.0 m,且不低于枯水位。考虑现有堤顶较窄,防渗墙在堤身培厚后施工。

四种方案工程量及造价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四种方案工程量及造价比较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方案Ⅲ分别比方案Ⅰ、方案Ⅱ、方案Ⅳ节省投资3195.75万元、2499.14万元、865.25万元,且考虑填塘压浸便于防洪检查、抢险、确定工程管理范围;方案Ⅰ防渗效果较好,但造价较高;方案Ⅱ造价较高,且黏土斜墙和射水造混凝土防渗墙间衔接施工较复杂,易造成防渗失效;冲抓套井回填黏土防渗墙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设备进出场困难;黏土斜墙施工较为直观,质量便于控制,但应避开雨季施工。故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择优选取方案Ⅲ(黏土斜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方案)。

3.2 黏土斜墙设计

堤身采用黏土斜墙,处理范围为桩号4+300~5+650、8+400~10+050、10+600~11+870,总长4270 m。黏土斜墙顶高程为设计堤顶高程,根据现有震动碾压机器宽度确定黏土斜墙顶宽1.5 m(局部可1.0 m左右),堤脚墙厚大于最大水头的1/4,黏土斜墙上游坡坡比为1∶2.5,背水侧开挖边坡1∶2.0,斜墙底至设计枯水位。黏土斜墙底设截水槽,槽底宽2.0 m,边坡为1∶1,底部深入堤基1.0 m以上。

黏土斜墙填筑设计指标和填筑要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黏土斜墙防渗料塑性指数为 10~20,黏粒含量15%~40%的要求[3]。

黏土斜墙填筑土料采用料场黏土填筑,设计渗透系数K≤1.0×10-5cm/s、设计干容重γ≥1.48 g/cm3,压实度不小于0.95[4]。

3.3 背水坡脚填塘压浸设计

为防止堤基渗透破坏和增加堤内坡的抗滑稳定,需对出现渗流险情段作背水坡脚填塘压浸处理,填塘压浸处理范围为桩号1+461~4+943、5+423~5+595、6+086~6+298、6+599~6+947、7+267~8+521、9+241~9+656、10+022~11+870,共7处,总长7731m;另背水坡脚填塘固基(含沼泽地)处理范围为桩号0+099~0+215、0+478~0+626、5+595~5+642、6+298~6+392、8+882~9+009、9+205~9+241、9+656~9+753、9+834~10+022,共8处,总长853 m。

3.4 加固后渗流稳定计算

加固后各典型断面计算渗透坡降计算成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各堤段背水坡出逸段最大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堤段堤基表面最大水平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堤段砂卵(砾)石层最大水平渗透坡降小于允许渗透坡降,满足规范要求。

表2 加固后各典型断面计算渗透坡降

加固后各典型断面堤坡稳定计算成果见表3。由计算结果可知,迎水侧和背水侧堤坡安全系数均>1.1,满足规范抗滑稳定要求。

表3 加固后各典型断面堤坡稳定计算成果

4 结 语

光明堤堤身堤基渗漏严重,文章从投资、施工技术、防渗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黏土斜墙结合背水坡脚填塘压浸的防渗加固设计方案,实际运行过程中防渗效果较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猜你喜欢

防渗墙高程黏土
红树林宜林地滩面高程及潮水退干时间时长的测量方法
安全无毒版史莱姆水黏土这样做!
8848.86m珠峰新高程
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的探讨
报纸“黏土”等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物品要放好
基于MATLAB的GPS高程拟合程序设计
浅议水库加固工程坝体防渗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