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的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2022-10-13艾美凤卢仙荣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淋巴结分化病理

徐 谦,艾美凤,卢仙荣

1.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病理科,福建 南平 3542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体检中心彩超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肺腺癌(LADC)好发于老年群体,中青年群体尚不多见,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LADC发生率呈年轻化趋势发展[1]。相关研究表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不同年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各异,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于雪婷等[3]研究显示,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侵袭性更强,TNM分期Ⅲ-Ⅳ期占比更高,且患者预后更差。由此猜想,LADC患者年龄可能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而明确LADC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可能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旨在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为未来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2015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例LAD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4.69±4.2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5~24.8 kg/m2,平均BMI(21.03±1.05)kg/m2,有吸烟史76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24例。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LADC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中相关标准,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LADC。②均为首次就诊。③均为原发性恶性肿瘤。(2)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结直肠癌等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心肌炎、肾衰竭等重要脏器疾病。③既往接受手术或放化疗治疗。④合并感染性肺炎、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

1.3 临床病理特征评估方法

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等资料,记录研究所需相关资料。(1)肿瘤直径(<3 cm、≥3 cm)。(2)TNM分期(Ⅰ-Ⅳ期)[5]。(3)淋巴结转移[6]。参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相关标准,结合CT检查提示淋巴结最短直径>10 mm,且无钙化表现即可判定。(4)组织病理学类型。取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免疫组化法染色后,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判断组织病理学类型,免疫组化试剂选用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分化腺上皮肿瘤细胞呈肺泡状、管状、乳头状排列,细胞无明显异型,少见核分裂表现。中分化腺上皮肿瘤细胞呈管状或片状排列,无黏液分泌,细胞异性明显,少见核分裂、坏死表现。低分化腺上皮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实质状排列,有灶性腺样结构或黏液分泌,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坏死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50例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

150例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见表1。

表1 150例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

2.2 150例LADC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150例LADC患者中年龄<45岁29例,占19.34%(29/150),年龄于45~59岁71例,占47.33%(71/150),年龄≥60岁50例,占33.33%(50/150)。

2.3 不同年龄的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

不同年龄的LADC患者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LADC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低分化占比高于45~59岁、≥60岁患者,且45~59岁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低分化占比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 例(%)

2.4 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2.4.1 LADC患者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结果显示,LADC患者年龄与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即LADC患者年龄越低,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细胞低分化风险越高,见表3。

表3 LADC患者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年龄的关系分析情况

2.4.2 LAD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与年龄的相关性回归分析 将LADC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因变量(1=转移,0=未转移),将LADC患者年龄作为自变量(变量赋值:2=<45岁、1=45~59岁、0=≥60岁),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LADC患者年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患者年龄低可能是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见表4。

表4 LAD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与年龄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年龄是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且既往研究显示,发病年龄<40岁的肺癌患者约占全部肺癌的5.1%[7]。但本研究发现,150例LADC患者中有19.34%

a表示与<45岁LADC患者同指标比较,P<0.05;b表示与45~59岁LADC患者同指标比较,P<0.05。的患者年龄<45岁,显著高于上述研究结果,这一结果差异可能与两个研究纳入肺癌类型不同有关,也说明临床应重视肺癌患者发病年龄。

目前,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已被临床证实,且据报道,烟草接触呈年轻化趋势,同时吸烟者每日吸烟量逐渐上升,从而中青年群体肺癌发生风险逐渐升高。同时,相关研究指出,中青年群体LADC发生率远高于老年群体[8]。顾磊[9]研究指出,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各异,且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恶性度越高,总体3年生存率低下。因低年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恶性度高,总体生存率较低,因此,明确不同年龄LA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情况,对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尤为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45岁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细胞低分化占比高于45~59岁、≥60岁患者,且45~59岁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细胞低分化占比高于≥60岁患者,初步说明<45岁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细胞低分化高风险。进一步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LADC患者年龄均呈负相关,说明年龄较低LADC患者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细胞低分化风险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老年LADC患者病情早期支气管受侵犯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状,加之老年患者多合并自身基础疾病,需到医院定期就诊,从而可能会早期发现疾病。相反,青年、中年LADC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显著,仅有咳嗽、胸痛等症状,患者自身重视度低,同时医生容易忽视青年、中年患者病情,且青年、中年患者机体代谢较快,肿瘤生长速度较快,从而病情可能会进展至TNM分期Ⅲ-Ⅳ期。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方面,青年、中年LADC患者在察觉自身症状后,多会自主服用抗生素治疗,待症状长期未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复发后再就医,此时病情已进展,肿瘤细胞侵袭度增强,从而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增加肿瘤细胞低分化风险[10]。本研究初步比较不同年龄LADC淋巴结转移情况,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LADC患者年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患者年龄低可能是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子,说明年龄低LADC患者也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同时有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NM分期高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11]。因此,本研究也发现TNM分期Ⅲ-Ⅳ期的青年、中年LADC患者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因此,对于TNM分期Ⅲ-Ⅳ期的青年、中年患者,应尽早进行淋巴结转移检查,以早期明确病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此外,有报道[12]指出,相比老年LADC患者,青年、中年患者预后较好,这一结果可能与青年、中年患者免疫系统相对平衡、肿瘤免疫应答较好有关。但本研究并未观察不同年龄LADC患者预后情况,研究存有局限,未来仍需展开不同年龄LADC患者预后对比研究,以明确青年、中年LADC患者预后情况。针对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建议,对于年龄<45岁的LADC患者,临床确诊后应尽早采取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遏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LADC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年龄有关,且年龄<45岁的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低分化高风险,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可能对改善年龄<45岁的LADC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淋巴结分化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日本中世末期五山禅僧的“儒·释”论争与其内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