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现状调查和分析

2022-10-12姜华,薛婧琳,刘慧

现代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态度问卷差异

近年来,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显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1]。由于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更容易引发舆论关注,其影响往往十分恶劣[2]。大学生是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类群体,然而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仍然相对薄弱,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在饮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3-4]。大学生群体的食品安全认知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未来还将对其他群体产生重要影响[5]。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现状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养良好食品安全行为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徐州市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开展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

2021年5月至6月,本研究对江苏省徐州市某高校1 252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总数中随机抽取8%~10%的比例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工作由经过培训的同学完成,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问卷的填写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电子问卷由被调查者在调查人员指导下自行完成。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

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发放和数据收回。问卷经查阅文献、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反复修改、预调查后形成,以保证问卷校度。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户籍地、专业、年级、月消费水平、是否学习过相关课程以及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知识(15题,15分)、食品安全态度(16题,16分)和食品安全行为4部分。在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态度部分,每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

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得分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252份,其中有效问卷1 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0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学生性别、民族、户籍地、专业、年级、月消费水平、食品安全相关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结果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得分情况表(±s)

表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及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得分情况表(±s)

?

4.2 食品安全知识

4.2.1 食品安全知识得分

由表1可知,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13.15±2.06)分,其中女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13.32±1.86)高于男生(12.77±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45,P<0.05)。在食品相关知识得分方面,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医学专业学生的食品相关知识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过相关课程的学生得分高于未学习过相关课程学生,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学生得分高于未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不同,大三年级学生得分最高(13.5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4,P<0.05)。不同户籍地、月消费水平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2.2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

由表2可知,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7.64%。在15道食品安全知识题中,对“食物中毒可能会导致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生熟食分开处理有助于减少食品污染”和“食品冷冻保藏时不会腐败变质”等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9.42%、98.25%和96.34%。对“食品保质期是最佳食用期”“水果削皮后进食可以减少农药残留,但会损失大量营养素”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4.38%和64.39%。

表2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表

4.3 食品安全态度

大学生食品安全态度平均得分为(15.55±1.31)分,其中汉族学生食品安全态度得分为(15.57±1.24)分,高于与少数民族(14.98±3.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0,P<0.05)。不同年级学生食品安全态度得分不同,其中大三年级学生得分最高,为(15.68±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3,P<0.05)。而性别、户籍地、专业、月消费水平、是否学过相关课程和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安全态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97.08%(1 167/1 202)的学生认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很重要,并且96.25%(1 157/1 202)的学生愿意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对于食物的选择方面,93.09%(1 119/1 202)的学生认为与食品风味相比,食品安全更重要。98.41%(1 183/1 202)的学生认为掌握发生食品中毒事件后的基本处理措施很有必要。98.50%(1 184/1 202)的学生认为需要在正规的商家购买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98.83%(1 188/1 202)的学生认为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需分开,以避免食品污染。98.50%(1 184/1 202)的学生认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及时进行举报、投诉。

4.4 食品安全行为

由表3可知,对1 202名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发现66.56%的学生会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24.21%的学生经常购买外卖食品,96.01%的学生进食前洗手,90.68%的学生处理生熟食物时分开处理以避免食品污染,93.59%的学生购买食品时会查看食品生产日期,52.83%的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举报和投诉。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医学专业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两类,对其中的部分食品安全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由表3可知,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的医学专业学生比例低于非医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P<0.05)。购买食品时查看食品生产日期的医学专业学生比例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5)。在“是否经常购买外卖食品”“进食前是否洗手”“处理生熟食物是否分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是否举报和投诉”等几个行为方面,医学专业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比较分析表

5 讨论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某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高(87.64%)。在性别分布方面,女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于男生,与徐上知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女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积极性更高。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言,大三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相对较高,其原因可能与大学三年级时部分同学开始接触食品安全相关课程有关。学习过食品安全知识的学生得分高于未学习过的,与张丹丹等[7]在济宁市开展的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校开设的食品安全相关课程或讲座对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水平有促进作用。

食品安全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8]。调查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食品安全态度得分存在差异,其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高的大三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得分也较高,这表明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的学生,其食品安全意识更强、食品安全行为更规范。98.50%的学生认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及时进行举报、投诉,但仅有52.83%(635/1 202)的学生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会进行举报和投诉,原因可能是投诉程序烦琐,维权途径不畅,学生不愿为此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应加强维权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身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激发大学生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随着网络订餐平台的日益普及,外卖食品因其方便、快捷、美味等特点而备受欢迎,大学生群体的就餐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虽然高校食堂仍是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但本次调查发现有24.21%(291/1 202)的大学生经常购买外卖食品。外卖食品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饮食的选择,但外卖食品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且监管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10]。高校食堂应努力丰富食堂菜品供应种类,保障饮食供给质量,改善就餐环境,从而减少大学生外出就餐及订购外卖食品的频率,进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6 结论

徐州市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水平较高,但仍有不良食品安全行为发生,建议该校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以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此外,该校大学生食品消费维权意识薄弱,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维权比例较低,高校应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倡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将食品安全问题反馈给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共同构建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猜你喜欢

态度问卷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