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去

2022-10-12蒋华明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思政思想

文/蒋华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部等十部门制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021年7月印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工作方案》是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的标志,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虽然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大思政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门,搭建一座桥,让学生走出孤芳自赏、自我封闭的小天地,走向一个广阔的大天地、新世界。这个大天地里,有祖国、有人民;有历史、有未来;有中国、有世界;有责任、有奋斗。打开这扇门,学生才能发现天地高远,世界辽阔,人生厚重,奋斗值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但同时,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课程教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亟需深化,有的学校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从事义务教育的一线教师应当认真的思考问题。

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首先,要想把语文课程融入思政课程中,就要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语文与思政课程育人功能,建立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两课程相互融合体系,使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都是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只要双方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就可以切实通过融合,不断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

其次,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属于语言类教学科目,本身蕴含较多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教学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共同引导和帮助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之中,积极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最后,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如爱国方面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歌颂赞美母爱的《回忆我的母亲》,表现坚韧、忘我人格魅力的《邓稼先》《美丽的颜色》等。这些课文都是促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道德修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的好文章。可以说,语文课本是很好的德育教材,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永远不只有文化知识,更应该有基础知识以外的爱国情、成才志、利益观、是非论,让学生懂得爱党、爱国、爱人民,懂得礼义、廉耻。

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引入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切实发挥出语文的育人功能。

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中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要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思政元素,更新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

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需要认真梳理各个单元主题以及具体课文内容,深入探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建构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比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向学生介绍了数位杰出人物,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学者闻一多、文学家鲁迅等,教师可结合课本内容向同学们讲述这些人物的主要事迹,并积极运用小组研学、课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把奉献、奋斗、勇敢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在教学《三峡》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三峡奇绝的景色,可在教学中让学生聆听名家的朗诵,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同时结合一些三峡图片、视频等做情景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三峡的奇绝景色,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获得许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坚定文化信仰,最终形成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优的典范代表,也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就是一个例子,诗中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忠于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的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的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的最大精神力量源泉。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了对父母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实为中国文化精神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又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前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幼时求学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磨难,然后描述了同舍生优越的求学条件,从这种鲜明的对比中,能够很直接地看出人是否可以做到学有所成,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最重要的还是自身是否能够专心求学。文章最后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表扬了马生谦虚好学的态度,旨在鼓励当时的学生们不怕吃苦,努力读书。再如,《论语》十二章、《孟子》三章中经典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名句为学生讲解儒家倡导的“刚直不阿、凛然正气”的人格,带领学生领悟人生哲理,学会修身正己,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讲解与分析相关文化内容,揭示传统文化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精神。充分挖掘、运用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领悟古人对生活的哲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和对个人品德的要求,进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阐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刻不容缓的。将文化自信引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逐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拥有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教学品质的提升。

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还指出,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初中、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可结合校本课程、兴趣班开设思政类选修课程。

历史长河中涌现的优秀人物不计其数,素有“万世师表”之称的孔子在塑造中国人文化理想人格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无不敦促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密切结合,达到高层次的“崇高”。此外,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的屈原、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奋斗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等,皆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执着奋斗的优秀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杰出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化为一堂堂无形的思政课程,切实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及文字应用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达到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地领会这一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将文化自信的意识引入语文课堂,从而提升中学语文课程的育人成效。

语文教学融入思政课程除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应乘上“大思政课”的东风,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推动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思政思想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