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两栖纲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

2022-10-10兰梦吴淇刘玲吕金朋张辉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林蛙蟾蜍蝌蚪

兰梦,吴淇,刘玲,吕金朋,张辉*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吉林省东北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119

两栖纲(Amphibian)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中国现有两栖纲动物11 科40 属270 余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属种最多[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共收载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607种[2],其中动物药材中成药品种504种,占总数的31.36%;涉及两栖纲动物2 种,分别为蟾蜍和林蛙,含有蟾酥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数量为14种,占0.87%。本文主要介绍《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两栖纲下2 种药用动物的养殖情况。依据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药用动物蟾蜍养殖程度评估为扩养,林蛙养殖程度评估为成熟。

1 蟾蜍

1.1 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

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名癞蛤蟆,属两栖纲,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 和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 2 种[3]。蟾酥和蟾衣都是我国传统的中药。蟾蜍野生资源丰富,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目前,针对蟾蜍种群数量的研究较少,但从相关报道中得知,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蟾蜍栖息地逐渐减少,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人为捕杀,造成蟾蜍野生资源急剧下降。蟾蜍虽属水陆两栖动物,但陆栖性强,栖息于河边、潮湿草丛、泥土等阴暗潮湿的环境[4]。

1.2 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蟾蜍皮肤多具小孔,具有渗透性,由于没有外壳等结构的保护,导致蟾蜍对环境的敏感性高。蟾蜍喜潮湿、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昼伏夜出,白天穴居于泥土中或栖于草丛中,夜间和雨后最为活跃,常在河岸田边或房屋周围觅食,以捕获蜗牛、蚊子、金龟子、蛾子等夜间活动的动物为食。当环境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蟾蜍蛰伏于水底泥中或土穴中进行冬眠;当气温回升到10~12 ℃时,开始出穴活动,结束冬眠。蟾蜍皮肤易失去水分,喜湿怕燥,为保持皮肤润滑,除自身皮肤分泌黏液外还需外界的水分。其常在夜晚出洞寻觅有水的场地,或跳进水中以保持皮肤湿润清洁,喜静,易受惊,受到惊吓时会表现出跳跃、躲藏等行为。

1.3 养殖技术

1.3.1养殖方式与设施 由于野生蟾蜍越来越少,而蟾蜍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蟾酥供不应求,故蟾蜍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信息网特种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蟾蜍人工养殖面积约有1.1万亩(1 亩≈666.67 m2),与2015 年相比增长14.51%。目前,蟾蜍养殖依据地域不同,主要有仿野生养殖和全人工养殖模式2种[5-6]。

仿野生养殖主要在一定适宜环境内通过引种使蟾蜍自然繁殖或辅助进行蝌蚪饲养的方式进行养殖。仿野生养殖面积大,养殖环境不固定,一般林下、水源周边等都可进行放养。该养殖模式环境条件要求高,但具有以下弊端:首先,幼蟾蜍存活率低,变态上岸后的幼蟾蜍会逐渐扩散。由于饵料、环境、敌害等因素造成该阶段蟾蜍成活率低。其次,由于仿野生养殖面积大,一般无防逃防敌害设施,使得蟾蜍成活率低。第三,环境复杂,捕捉难度大,目前鲜有成功报道。

全人工养殖一般将中华大蟾蜍圈养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人工提供饵料等进行养殖。养殖形式多样,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林下养殖、稻田养殖及庭院养殖等,养殖设施见表1。全人工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蟾蜍养殖成活率,特别是蝌蚪的成活率。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人工饲料驯食、幼蟾蜍成活率低、病害、敌害、蟾酥采集中产量及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利润和养殖积极性。

表1 蟾蜍的不同养殖方式及养殖设施

1.3.2良种来源与繁育 养殖蟾蜍种源可以野外捕捉,也可以捞取卵块孵化[7]。一年四季均可捕获蟾蜍,但最佳捕获时机通常在惊蛰节气之后。选择身强体健、发育良好的蟾蜍个体,按照3∶1 的雌雄比例将蟾蜍放置于产卵池内。其自行交配、产卵、受精,受精率可达到90%。蟾蜍可每平方米饲养1~2对。通常5—8月于大雨后在田间、草地、水池、海滩等地人工收集蟾蜍卵,然后再进行孵化。刚孵出的蝌蚪常吸附在卵的外壳和水生植物上,依靠自身的卵黄囊提供营养生存,几天后开始食用水中的藻类和其他食物获得营养物质。养殖时要提前1 周施入少量的猪牛粪。蝌蚪进入水池后,不要将粪便或尿液泼洒到水内,以免损伤。其所在的水池的水深约为30 cm。随着蝌蚪逐渐长大,所在的水池要逐渐加深并减小水池内蝌蚪的密度,pH 为7~8。可以每天往水池内倒入切碎的蔬菜、鱼肠、猪血、米水、酵母粉1~2 次[8]。经过15 d 的培育,蝌蚪体长达3 cm 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蜍池养殖,从卵孵出蝌蚪到变态成幼蟾需40~60 d,然后转入成年池养殖。

1.3.3饲养饵料 最经济实惠的饵料来源为点灯吸引各种昆虫[9],让蟾蜍觅食。这可以有效降低养殖蟾蜍的费用。但是,只有科学放置和合理使用诱饵灯,才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一些厨余垃圾及废物可以被用来培育苍蝇及幼虫来喂养蟾蜍。在容器中发酵豆腐和动物粪便后,苍蝇便会在上面产卵,3~5 d后,苍蝇幼虫可用作饲养饵料。还有一种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的饲养方式,即使用农贸市场、屠宰场的剩菜、动物血、鱼和鸡来发酵产生蝇蛆,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选用青蛙、牛蛙饲料,也可选用黄鳝、龟鳖、鱼虾饲料,但要求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也可以手工制作蟾蜍饲料,这比在市场上购买饲料要便宜35%。为有效喂养蟾蜍,可选择上述3 种方法中的1 种或2 种,但最好将3 种方法结合起来。

1.3.4疾病防治 蟾蜍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为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持蟾蜍生长环境的清洁,加强蟾蜍的饲养管理。提前保持水田水质相对新鲜,禁止使用有污染的水源,幼蟾进入水田后,定期对其栖息环境进行消毒管理。在炎热的夏季,田间经常需要灌满“跑马水”,用来改善水内的温度和水的质量。蟾蜍水田不宜喷施大量化肥。在水稻病害的情况下,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如果不得已需要使用农药,应选择高效、毒性较小的农药,并提前将蟾蜍移至无稻谷的地方或池塘(池)。在喷洒的药剂完全消散后,再将其迁回到原来的水田内进行饲养[10]。为避免外界带进病原引发疾病,应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物资等进行严格消毒。如若蟾蜍发生大规模疫情,要迅速对环境进行封锁消毒,快速更换饲养池水,以切断病情传播的途径,防止疾病扩散蔓延。

1.4 养殖成熟度

目前,蟾蜍的养殖还没有达到完全商品化和工业化水平,故对其养殖程度评估为扩养。

蟾蜍养殖并未形成规模,养殖技术差异大。其养殖主要存在幼蟾蜍成活率低、良种繁育匮乏及养殖场地基础设施未形成规范等问题,应加强科学监测、加大科研投入,进行种质资源的研究,引进专业院校养殖技术,突破瓶颈,解决养殖中病害、种质、饲料等问题。引导养殖户进行高标准规范化的养殖场地建设,提高养殖成活率。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蟾蜍数量锐减,人工养殖技术还未实现实质性突破。国家及相关部门应进行科学规划,早日实现蟾蜍养殖的规范化和产业化。

2 林蛙

2.1 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

林蛙Rana amurensisBoulenger 又称雪蛤,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在江苏、安徽、湖北、西藏等地也有分布[11]。其中,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公认的林蛙原产地。东北三省中国林蛙资源调查研究表明,2007 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野生中国林蛙种群的总量为8.48 亿只,与20 世纪90 年代的普查结果相比,减少了21.5%~32.7%[12]。近年来,国内并没有再次开展关于林蛙野生资源的调查,但通过养殖户反映的情况来看,野生林蛙量较原来明显减少。野生林蛙的种群规模还在进一步衰退中。

在林蛙生长发育期间,蝌蚪休眠状态的生存环境必须是水下。经过变态发育后,长成的幼蛙和成年蛙生活在陆地上,每种环境下的生活时间均为半年。每年春天冬眠和繁殖滞育后,林蛙在溪流和山谷附近的潮湿植被上生长,并开始完全生活在陆地上。林蛙的生存环境为特定的森林类型,其喜欢生活在茂密、凌乱、潮湿的森林植被环境中[13-15]。

2.2 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林蛙夏季栖息于森林中,秋季开始下山冬眠,冬季潜伏在山林沟谷溪水底的石洞或树根里越冬,春季上岸繁殖,其生活极有规律[16]。以分布在吉林省的中国林蛙为例,1 年的生活周期通常分为生殖期、陆地生活期和越冬期。夏季,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山林和草丛中,每年4月下旬至9月下旬,迁徙到距水域较近的阴湿的草丛中生活。秋季温度降低时,昆虫大部分难以生存,这时候林蛙便难以觅食。在此时期林蛙便潜入河流池塘深处,藏匿在岩石和树根下冬眠,度过漫长的冬季。

2.3 养殖技术

2.3.1养殖方式与设施 林蛙养殖生产形成自然散放、全人工养殖和增殖3 种主要生产模式,以增殖模式为主[17-20]。

自然散放模式中,选择符合林蛙栖息环境需求的河源沟溪封山育蛙,避免人员和畜禽干扰,使林蛙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生活史。然后按照合理规格采捕成蛙。全人工养殖模式中,建设模拟林蛙自然栖息地环境的设施条件,满足林蛙生活史各阶段的生活条件,所有养殖环节均在人工环境下完成。由于饲料、疾病防控等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全人工养殖的商品成活率尚不稳定,饲养成本也难以控制。增殖模式也称半人工养殖,是一种养殖-增殖混合模式,即所谓的“人养蝌蚪天养蛙”的人工-自然环境接力式生产模式。林蛙增殖场通常选择人迹罕至的林区腹地。在“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利用现有森林郁闭度高的天然山溪河沟等适宜栖息地建立看护房、孵化池、变态池(蝌蚪培育池)和越冬池(即“一房三池”)。东北地区林蛙增殖场规模非常多元化,小型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并存,承包经营面积成百上千公顷甚至数万公顷皆有。基于森林防火和燃料物资运输等考虑,林蛙增殖场一般因地制宜设计节能温室或临时塘舍结构。

2.3.2良种来源与繁育 采集林蛙作种蛙可在春秋两季进行[21-23]。秋季为中国林蛙捕捞的最好时期,一是捕捞时间长(约1.5 个月),二是秋季是林蛙收获的季节,选择种蛙的余地大。因此,为选择种蛙的最佳时期。3~4 岁的壮龄蛙可作为中国林蛙种蛙的最优选择,年龄最适,繁殖能力强。也可在2 年生的林蛙群中选择体大、健壮的林蛙留种。选择体色为黑褐色、体背有“人”字形黑斑的林蛙作种蛙。为避免近亲繁殖导致后代发育不良,应进行异地选种。秋季气温适宜,可以到外地购买种蛙,长途运输也很方便。在春季采集种蛙,但必须在林蛙出河期及产卵前采集,通常只有15 d,如果采集过晚,种蛙已在繁殖场将卵产完,失去了当年的种用价值。

2.3.3饲养饵料 林蛙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和动物为食[24-26]。林蛙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摄食特性和摄食量,因此饲料不同。建议每次喂林蛙时增加饲料喂养量。小蝌蚪在鳃发育好、嘴唇和牙齿快长齐时开始进食。蝌蚪出生后1 周内主要吃卵胶膜,生长到15 d 时食量增加,30 d 以后进入变态期。变态期的蝌蚪不再取食,可停止投喂饲料。幼蛙出池后在陆地活动,并开始觅食,需要足够的食物,可喂养生长2~3 d 的黄粉虫、蚯蚓或生长2 d 的苍蝇幼虫,在青蛙养殖场安装黑灯以吸引昆虫并增加林蛙的活食物。

2.3.4疾病防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常因养殖技术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林蛙患病甚至死亡。林蛙主要病害为气泡病、游泳病群聚、蝌蚪弯尾病和出血病等[27]。为防治病害要采取综合措施,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病重于治病。在发生污染较严重的饲养池,坚持水池晒底和白灰消毒、低密度饲养和保持水质清洁,使林蛙患病的几率减少。在蝌蚪饲养期,坚持每天巡查水池,注意水质和水温的变化,认真观察蝌蚪生长中的异常变化,发现病情后及时治疗。蝌蚪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密度过大可导致水温提高,饲养池内氧气缺乏,影响蝌蚪生长,引发疾病。故应严格控制蝌蚪养殖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000~1500只。

2.4 养殖成熟度

目前,我国林蛙养殖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程度,故评估其养殖程度为成熟。近年来,东北林蛙养殖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2.5 其他

本文中增殖为半人工养殖,是一种养殖-增殖混合模式、人工-自然环境接力式的生产模式。林蛙养殖以增殖模式为主,故将增殖也归为本文的养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下属的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的通知,对于目前存在交叉管理、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规模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28]。自此林蛙从陆生被划为水生野生动物。对林蛙管理划分进行明确,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林蛙资源保护。

3 讨论

与人参、鹿制品等东北山珍生产和食品加工相比,两栖类药用动物加工业薄弱,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程度很低。为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科学规划组织养殖、医药等相关科研团队,解决人工养殖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两栖类药用动物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养殖及其制品利用率,实现养殖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应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两栖类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两栖纲药用动物进行系列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两栖类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树立产品地理标志和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林蛙蟾蜍蝌蚪
我国东北地区林蛙增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八珍”哈士蟆传记
蟾蜍是谁?
远行的蟾蜍 外一篇
蝌蚪
冻不死的林蛙
大龄海蟾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林蛙王:每一分苦都是成功的原因
青蛙和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