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药典》2020年版硬骨鱼纲与鸟纲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

2022-10-10程端端高旭赵峻露张辉孙佳明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龙饵料海马

程端端,高旭,赵峻露,张辉,孙佳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动物药是临床常用大类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性强、疗效佳、显效快、潜力大、应用广等特点。近年来,中医药的蓬勃发展及产业需求量不断加大,与稀缺乃至濒危的药用动物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介绍硬骨鱼纲和鸟纲动物的养殖情况,依据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养殖成熟度方面进行探讨。

硬骨鱼纲现存动物种类大约27 000 种,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2 个亚纲,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经济鱼种在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中收载的硬骨鱼纲药用动物有2 种,海马和海龙[1]305-306。海龙和海马研究历史悠久,目前已有20 多种以海马为原料的保健品和药品,其中被《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载的中成药有龟龄集和复方皂矾丸2种[2]。

鸟纲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现存种类约9000种,我国约1190种,分为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麻雀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药用动物,被《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载的相关中成药有龟龄集和蛤蚧补肾胶囊两种[2]。

1 海马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histrixKaup、大海马H.kudaBleeker、三斑海马H.trimaculatusLeach 或小海马H.japonicusKaup 的干燥体[1]293。海马捕捞季节为夏、秋二季,炮制方式有2 种:简单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和内脏、晒干。海马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最早报道见1958年。我国自1973年起从广东引进种海马,1978年试养海马成功[3]。

1.1 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

海马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中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南海种类较多。目前海马种类有效种约为54种,其中44种被列入《濒危动物种红色名录》[4]。20 世纪30 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海马养殖研究,1957 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试验场试养海马首获成功[5],其后的“南海马北移”,使得海马养殖产业扩展到山东、河北、辽宁沿海等地。

1.2 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海马适温范围为12~33 ℃[6],最适水温为25~28 ℃。此外,幼苗日夜水温差或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2 ℃,水温变化过大极易引起海马死亡。大海马幼苗要求更加严苛,冬季水体温度至少在15 ℃以上,夏季最好在养殖池上加盖单层遮掩物,理想的生长温度是28 ℃[7],例如浙江地区选择7、8 月份育苗。

海马对盐度的要求范围是10‰~32‰,初生苗需要在25 以上,海马不能淡水养殖,长期处在低盐度环境的海马,很大几率会产生不育现象[8-9],注意连续晴好天气要及时补充蒸发水分,而在阴雨天需及时排除上层的淡水,保持池内盐度的相对稳定。

海马的适光范围为500~20 000 lx,最适光照为3000~6000 lx[10]。光线太弱,不利于海马的活动和摄食;光线太强,藻类会大量繁殖,常会引起各种疾病。大海马与三斑海马生活习性一致,过强或者过弱的光线都会影响幼苗的生活,需要加盖单层遮阳物[11]。因此可以在养殖池内栽种适量水草,用于遮阳和方便幼苗休息,还能增加幼苗安全感,提高成活率。

每年3—11 月,水温在20~30 ℃时,海马开始繁育;5—9 月,水温在25~28 ℃,此时是海马的繁殖盛期[12]。

1.3 养殖技术

1.3.1养殖方式与设施(全人工环境养殖)据报道,我国海马养殖共有7 种,分别为冠海马、刺海马、日本海马、线纹海马、斑海马、大海马和克氏海马,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南海、东海、台湾海峡、汕头外海、高雄外海和琼海外海等地。其中大海马养殖技术成熟,已实现工厂养殖,线纹海马和斑海马已有成熟的养殖技术,日本海马也有相关养殖报道,而规模化养殖未见报道,其他品种海马报道较少,相关养殖技术有待研究。

海马养殖多选址在风平浪静、水质清洁的内海湾,以及饵料来源广、数量多的低、中潮线的海边,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标准规定,且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多选择人工养殖[13],具体养殖设施见表1。

1.3.2良种来源与繁育 海马雌雄异体,繁殖模式极为特殊,由雄性海马孵育下一代,繁殖季节一般自3 月中旬开始,6—8 月达到高峰[14]。雄海马成熟时,腹侧尾部有一个明显的育雏囊,其负责孵化卵子和照顾幼仔。在繁殖季节,雌性海马将卵子排入雄性海马的育儿袋(每次产卵数万或数千枚),而后者则排出精子,然后受精,小海马在1~2 周后出生。海马的生育能力与它们的年龄和体型密切相关,1~2龄海马最佳。海马生长迅速,小海马只需经过几个月就能成长到亲体的大小。

一般来说,人工繁殖要选择大的、健壮的、活跃的、有较强摄食能力的2 龄亲体,以相等的比例混养,使其交配和受精[15]。受精卵呈红色,一端透明,长径为1.0~1.2 mm,短径为0.8~1.0 mm。受精过程需1~2 min,最适孵化温度为19~20 ℃,温差不能超过2~3 ℃,在此期间需要格外注意雄鱼的饲养条件,少量多次喂养,选择新鲜、大小合适的饵料,每天4~5 次,水质要保持清洁,溶氧量充足[16]。受精卵通常在8~20 d后孵化,然后从育儿囊中排出。海马通常在黎明前产仔,每次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如果在短时间内生产,幼苗的质量较高,如果生产的时间过长,幼苗的存活率就会降低。在幼苗被产出后,应立即将亲海马和幼苗分开,以免幼苗受伤或被吃掉。幼海马适应性差,对水温、水质要求严格[17],此阶段各项管理、操作都要特别注意。提前一天准备好培养池,水温控制在26~28 ℃,换水温差<2 ℃,连续微量充气,尽量保持水环境稳定。

1.3.3饲养饵料 海马喜食活饵,不食死后变味的食物[18]。饵料主要以端足类如镣虾、毛虾、磷虾、萤虾等浮游甲壳类动物为主,但需与海马吻口大小相适宜,在小海马时期(4 cm 以内)主要投喂鲜活的卤虫;小海马到成海马的过渡阶段(4~6 cm),投喂成体卤虫、1~3 mm 的桡足类六肢幼体,小型桡足类及人工繁殖的糠虾等;海马(6 cm 以上)投喂5~8 mm 的桡足类、端足类浮游甲壳虫动物、成体卤虫、新鲜毛虾或冷藏糠虾、小虾等,并逐渐完成投喂新鲜饲料向冷冻饵料的过渡。

7—10 月是线纹海马食欲旺盛、生长最快的时期[19],投饵必须做到质精量足,日投饵2~3 次,早晨和上午多投,下午少投,夜间不投饵,对非常饥饿的海马投饵量应逐渐增加,以免海马暴食后引起大量死亡,日投量为摄食量的1.5 倍。据报道,大海马幼鱼的死亡率为23.5%~33.0%[20],除上述的开口饵料外,投喂饵料的时机、饵料的及时转换等对幼鱼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影响。

1.3.4疾病防治 海马是一种抗逆性不强的水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尤其是刚出生的幼仔,极易受到侵害,死亡率较高,是海马养殖的一个难点[21]。因此,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见表2。

表2 海马不同疾病的防治方法

1.4 养殖成熟度

海马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生长的小型鱼类,在自然海域中,生长速度较缓慢,一般要经历3~4 年才能达到商品上市规格。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人工细心管理,从种苗开始经8~10 个月则可达到上市规格。另外由于大肆捕捞,天然海域海马资源已极度贫乏,因此,开展人工养殖是解决海马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措施[25-26]。

1999 年,海南大学农学院在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突破了海马养殖技术难关,实现产苗26 批,1 万多尾,平均每胎产苗426 尾的喜人成绩。自此海马养殖基地落户天津,山东滨州市等地,现如今已经出现地方性标准养殖技术规范[27],其中大海马、线纹海马及三斑海马的养殖范围较大,评估为扩养,而刺海马和小海马未见养殖报道。

2 海龙

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Gray)、拟海龙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Bloch)或尖海龙Syngnathus acusLinnaeus 的干燥体[1]306,多于夏、秋两季捕捞,刁海龙、拟海龙除去皮膜,洗净,晒干;尖海龙直接洗净,晒干。我国海龙科有12属23种,药用海龙占13%。

2.1 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

海龙分布广泛,全球海区均有分布,热带、亚热带海区种类最多,主产于广东、辽宁、山东、福建、台湾、澎湖群岛等沿海地区[28]。喜栖息于沿海藻类繁茂、水深不超过50 m 的浅海,其习性及繁殖情况与海马相似,吸食浮游小型甲壳动物,利用尾部缠在海藻上捕食和休憩。

2.2 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海龙对温度要求很高,喜好阳光,活动范围在浅水区,喜欢中性水环境,以浮游生物为食,会伪装成枯枝败叶来保护和伪装自己,休息时保持直立,头朝下,悬浮在水生植物旁边,保持拟态。水草或水中藻类植物会提供一个安全的水环境和休息场所。海龙全年皆产,通常以4—9月产量较大。

2.3 养殖技术

2.3.1养殖方式与设施(全人工环境养殖)海龙又称海狸,其圈舍可建成长1.8~2.0 m、高0.8 m、宽0.9~1.1 m 的尺寸,前端加上一个0.8 m×0.9 m×0.3 m 的斜坡形水槽,再用砖和水泥砌成0.45 m 高的墙裙。一般农户的院落可以建10~20 个这样规格的海龙圈舍,即养殖10~20对海龙[29]。

2.3.2良种来源与繁育 一般选择活泼健康、体格健壮的成熟海龙,以1 只雄性和2 只雌性一起育种,圈养约10~20 d,海龙幼仔即可出世。海龙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且一年四季均可配种、分娩,生产旺期为2年,可产5次,每次6~14只。

在此期间要注意换水和饲料喂养,产苗后,应及时把海龙亲鱼和鱼苗分养,以防止亲鱼吞食或伤害鱼苗。幼海龙对水温、水质适应性较差,此阶段要定期换水与洗过滤器滤心将水温控制在26~28 ℃,连续微量充气,尽量保持水环境稳定。

2.3.3饲养饵料 海龙喜食活食,可选成体丰年虾,黑壳虾。体型稍大的海龙,可喂养活的水蚤,小的海龙则要准备丰年虾卵。海龙的消化能力弱,喂食选择少量多次,但要注意混养的鱼不能攻击性太强。

2.3.4疾病防治 目前尚无海龙疾病防治相关文献。

2.4 养殖成熟度

海龙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养殖价值高,其养殖有相对成熟的养殖技术,但多为散养,未见大型养殖基地[30-31]。

3 麻雀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Stejneger 是世界性分布的食谷性鸟类,分布广、数量多、易识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32]。麻雀自2000 年成为国家保护动物,野生麻雀已被国家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禁止捕杀。麻雀全身皆可入药,《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载的龟龄集以雀脑入药,具有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的功效[1]1055。另一中成药蛤蚧补肾胶囊以整雀入药,具有壮阳益肾、填精补血的功效[1]1725。

3.1 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

麻雀是文鸟科雀科雀属27 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原产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33]。

3.2 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

麻雀的栖息地位于海拔300~2500 m 的地方[32]。麻雀多选择山区、平原、丘陵、草甸、沼泽和耕地、低山和平原山麓的不同类型的森林和灌木丛,或城镇和村庄、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屋后面和路边的树木作为运动和觅食的场所。

除了筑巢和养育幼鸟外,麻雀极喜群居[33]。在秋季和冬季,它们通常形成由数百甚至数千只个体组成的大群。麻雀巢穴相对简单,由各种材料制成,如草、干草、羊毛和羽毛,有时巢穴在岩石中、灌木根部或建筑物(如谷仓)的屋顶下,大多数都建在屋顶下和墙洞里。

3.3 养殖技术

3.3.1养殖方式与设施(全人工环境养殖)鸟类养殖的场地需远离市区[34],选择阴凉地带,场地用砖砌成封闭式的围墙,墙高8~10 m,顶部需用铁纱网封盖,具体设施见表3。

表3 麻雀养殖设施

3.3.2良种来源与繁育 除冬季外,麻雀全年都在繁殖期,每次产卵约4~6 枚,卵是灰白色的,上面有棕色的斑点,雄性和雌性轮流孵化蛋,孵化期为11~15 d[35]。雏鸟约20 d 后羽翼渐丰,大多1 个月后离巢,独立觅食。

一般选择体壮、羽毛紧凑光亮的两性雀种。用手指头按其肛门,尾巴向上翘起的是母,尾巴下弯的是公。配对为1雄配1雌。

繁殖期间的公母雀及其仔雀需要饲料较多,饮水量也大幅增加,此时要供足精料,才能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麻雀繁殖快,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幼雀羽毛丰满前2 d,可将其分出单独饲养,让其日后自由配偶,以提高种性和繁殖能力[33]。

3.3.3饲养饵料 麻雀以谷类作物种子和小昆虫为食[36]。场内种植的谷物供应不足的季节,须供足谷物及动物性饲料。特别是繁殖期间,不能缺少精饲料。若以黄粉虫作饲料[37],应每天将虫置于簸上任雀自由取食。春末、夏、秋期间,可用黑光灯诱虫进养殖场内,让昆虫在树上、作物上繁殖,增加优质食物。每天早上将谷物饲料撒于食台上,任麻雀吃饱吃剩。每天必须供给足够的新鲜饮水。

3.3.4疾病防治 麻雀属鸟纲动物,极易感染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且不分年龄,从出生到老龄麻雀均能感染,但主要发生在35 日龄以后。感染后大量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体外。因此,任何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鸟粪、饲料、水、设备、笼具、衣物、运输车辆等,都可能传播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特别是与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有关。

防治措施包括与外界保持严格的隔离,注意禽舍内的卫生,加强消毒措施的落实,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禽舍,工作人员应更换消毒后的工作服,必要的工具、设备和车辆应定期消毒,此外还要给麻雀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3.4 养殖成熟度

野生麻雀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相关养殖技术成熟,技术专利20 余篇,可实现大规模养殖。2002 年已经建立第一座麻雀养殖基地[38-39]。但受鸟类动物生活习性和疾病防治等因素影响,其养殖场地、饲料及卫生等设施要求较高,须符合鸟类生活环境,多为半人工养殖,因此技术成熟,但养殖规模并不大,属于扩养阶段。人工养殖麻雀药效作用略低于野生麻雀,但其生存率可得到极大保证,因此对于麻雀养殖技术规模,需要加以改进,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资源,其中动物药也是潜力巨大的特色资源之一。本文涉及的水生动物海马是传统的名贵中药,被誉为“动物人参”,其主要功效为补肾壮阳、保护神经、抗衰老和抗疲劳等功效[40-45],适宜患有老年骨质疏松、耳鸣耳聋、夜尿多、倦怠、腰膝酸软、脑萎缩等人群食用。海龙多用于消肿散结、活血化瘀、消炎止痛[46-48],可治疗症瘕积聚、瘰疬瘿瘤、跌打损伤、痈肿疔疮等病症。而陆生动物麻雀除了肉以外,其血、脑髓、卵都可作药用,具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49-52]。

目前,中国每年的海马交易量约占全球的2/3,而90%的海马被认为是在野外非法捕获的。为此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究海马的规模化人工养殖,现如今已经获得巨大的研究进展,拥有成熟可供推广的技术,人工养殖的海马能部分替代原野生海马的入药量,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与日本对虾、河豚鱼、梭子蟹、黄姑鱼等其他一些海产品相比海马的养殖成熟度还不够,工厂化养殖、鲜活饵料的投喂等成本较高,需要加强饵料培养和投喂技术,提高饵料转化率,提高海马养殖成功率,增强养殖经济效益。

由于海马的野生资源枯竭,中医药中急需找到有关替代品,满足市场需求。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评价看,海龙功效物质蛋白(多肽、氨基酸)、脂类(脂肪酸、甾醇)及微量元素等方面要优于部分野生海马,可以代替野生海马使用。海龙与海马生活条件相似,但相较于海马养殖,目前海龙的养殖报道极少,多以家庭为单位养殖,规模较小,技术工艺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克,应加强相关技术研究,提高经济转化率。

麻雀养殖相关专利报道较多,饲养技术成熟,饲料配比科学,但陆生鸟类动物养殖场地要求较高,清洁卫生等安全等级要求较高,需要格外注意。由于饲养方式简单、成活率高,养殖评估均可达到扩养阶段,可以极大地保证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用推广价值很高。海马、海龙及麻雀的人工养殖不仅保护了我国药用动物的野生资源,又积极地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海龙饵料海马
海马
香饵
香饵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藤——致树及其它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海龙卷是什么
秘制饵料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