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美”起来 农业“强”起来

2022-10-09通讯员陆海丽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9期
关键词:嘉善县技术开发区惠民

通讯员/陆海丽

嘉善县大泖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泖村全面探索“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的发展模式,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能力、拓展服务项目、强化工作队伍、提升产业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这大米香味十足,在店里试卖反响特别好,我们还要追加订单。”日前,嘉善县网联会副会长、浙江购加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军找到大泖村丰产粮油合作社负责人富志刚,洽谈深度合作事宜。合作社根据县网联会的建议,对原有包装进行了提档升级,走精品化推广道路,并在大米种植技术上进一步优化,提升产品品质,将该村原本滞销的大米成功打造成网红品牌“湖墩”大米,产量效益节节攀升。

大泖村位于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东部,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如今华丽转身,实现了大变样,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的发展模式,干部队伍能力变强了,产业效益提升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漫步村庄,碧水绕村、白鹭翩跹,一幅诗画江南的美丽乡村图卷缓缓展现在眼前。作为嘉善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大泖村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着重打造“秀丽田园百业振兴”田园党建综合体,在“绿色强村”的基础上,以“创建”为抓手,坚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继续做好“秀美乡村”“垃圾分类”“优美庭院”完善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道路、住房、电力、水利等基础条件。据了解,去年全村修建道路2.6公里,亮化4.08公里,铺设黑色路面4.89公里,河道清淤3.8公里,河道块石护岸3.3公里,河道疏浚3.1公里。重点解决发展生产的制约因素,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

为了激活农业村的优势,打造“制种小村”,大泖村探索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通过与省农科院党支部结对,搭建科技与粮食产业对接平台。实施基层“党建+产业”,开展“一党员一田园”活动,不断发挥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实现“农业双强”。如今该村已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建立省级晚稻绿色高产创建优质品种示范基地500亩、旱粮高产创建示范基地120亩,亩均纯利润为2000元,不断实现科技强农。

大泖村开展“稻花香里话共富”活动,党建结对单位志愿者参农事与助力秋收/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供图

“自从搭上了合作社这辆‘快车’,我们农民就有大盼头,我今年收入较之去年增长了10%。”一家庭农场主乐呵呵地说。

原来,大泖村以丰产粮油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每亩1300元价格流转土地2188亩,每年收入600多万元,帮助农民增收。扩大农产品种植所需的用工,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让诸多农户实现足不出户就业,并将每年租金、劳务费近400万元回馈给村民。此外,大泖村提倡“农业共享”理念,以技术支持、产销一体化等带动村内5个家庭农场共同致富,为乡村共同富裕夯实基础。实施“三位一体”农合联数字化工程,所建立的“县级新创天地”人才培育开展各类网上培训、现场技术培训班8期,517人次参加,提高农民“科技务农”理念和水平。

“接下来,街道还将促进大泖村与浙江大学合作种植富锌大米和富硒大米,继续发挥好特色农业引领作用,融合特色产业,提供更好、更优的新模式,真正将“农业工程”打造成“惠农工程”。”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嘉善县技术开发区惠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泡泡
“疫”起战斗——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战线同心抗疫
雾是怎么来的?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县域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
聚焦浙江省嘉善县“善的教育”
嘉善县开展电镀行业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嘉善县首次邀请新居民旁听人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