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方案的研究

2022-10-09王明玺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1期
关键词:航司目标值后果

王明玺 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客运市场需求呈“断崖式萎缩”,各航空公司航班数量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在内外部环境急速变化的影响下,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加上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视,让各航空公司深刻认识到只有保证安全这一航空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才能平稳前行。而绩效考核作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抓手之一,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绩效管理方案,并将其作为航空公司安全发展的一剂高效良方,成为了航空公司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于此,本文从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研究了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方案。针对新形势下民航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要求,从安全绩效指数评价、各系统运行风险监控、安全绩效考核三个方面实施监测,全方位地对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在帮助航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规划的同时,提升航空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

一、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航空公司对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相比营销绩效管理来说较为落后,绝大多数航空公司没有进行同时结合民航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的应用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这点在中小航空公司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绩效实际应用现状

我国航空公司依托国内外经济迅速发展的优势,在各项利好政策不断的情况下,快速发展,在疫情期间,多数航空公司主营业务相对稳定。与发展速度形成对比的是,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普遍较为粗放,绩效考核多流于形式。

二、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问题

(一)安全绩效管理考核方案缺乏足够的针对性[1]

安全绩效管理考核方案每项考核标准应逐一对照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职责制定,但实际操作中部分航空公司并未执行到位。

(二)安全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设计的内容不全面

航空安全涉及航空公司所有一线部门,但各公司安全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各有侧重,有些只能涵盖部门部分业务,存在方案内容设计不够全面的问题。

(三)未充分应用安全绩效管理方案考核结果

大部分航空公司安全绩效管理以惩罚性手段为主,与绩效考核结果配套的正向激励手段欠缺,影响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安全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一)总体方针

安全绩效管理方案应依据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管理手册》(DOC9859),民航局《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CCAR-398)、《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绩效管理指导手册》(MD-AS-2017-01)及航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手册》等有关文件要求,秉承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坚持安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安全管理理念,持续实施科学的安全绩效管理,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航空公司安全状态,强化对突出问题、关键关节与过程的管理,降低航空公司安全风险,提升总体安全水平。

(二)选取评价指标并设立指标库

安全绩效管理方案从安全绩效指数评价、各系统运行风险监控、安全绩效考核三方面实施安全绩效监测,以实现对安全运行水平的过程考核、风险预警和总体评价。

关键风险指标及安全考核指标根据事件后果影响程度及工作效果分为高后果指标、低后果指标、安全管理类指标,根据指标类型分为结果型、任务型、行为型。

1.关键风险指标库

重着陆、弹跳着陆:高后果指标,结果型。不稳定进近:低后果指标,行为型。偏离指定高度:低后果指标,行为型。空中人员受伤:高后果指标,结果型。空中冲突:高后果指标,结果型。可控飞行撞地:高后果指标,结果型。飞行失控:高后果指标,结果型。冲/偏出跑道:高后果指标,结果型。擦机尾:高后果指标,结果型。擦机翼: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起飞阶段关键风险:低后果指标,结果型。发动机不安全事件:低后果指标,结果型。跑道入侵:高后果指标,结果型。危险品泄漏/起火: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货舱污染、损伤:低后果指标,结果型。碰擦航空器:高后果指标,结果型。组织管理缺陷:低后果指标,结果型。落地油量低于最后储备燃油:高后果指标,结果型。

以上关键风险指标各航司可根据公司飞机机型、组织架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重要监控指标,并设定责任部门、目标值、黄区告警值、橙区告警值及红区告警值。

2.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库

航空事故: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按次累计计算。

征候万时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运输航空征候次数/飞行小时数。

机械原因一般征候万时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机械原因征候万时率=机械原因征候次数/飞行小时数*10 000。

人为原因一般征候万时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人为原因征候万时率=人为原因征候次数/飞行小时数*10 000。

严重征候万时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严重征候万时率=严重征候次数/飞行小时数*10 000。

地面征候万架次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地面征候万架次率=地面征候次数/飞行架次数*10 000。

安全运行严重差错以及违反局方规章的典型违规事件万时率:高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安全运行严重差错以及违反局方规章的典型违规事件万时率=安全运行严重差错以及违反局方规章的典型违规事件次数/飞行小时数*10 000。

安全运行一般差错以及违反公司手册的典型违规事件次数:低后果指标,结果型,计算规则为发生1起,记1次。

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任务型。

QAR三级事件超限率(机组原因):低后果指标,结果型,QAR三级事件超限率=单位时间内三级超限事件次数/单位时间内航段数*100%。

以上指标根据航司实际需要制定考核部门、考核类型、考核权重。

(三)安全绩效指数(SPI)评价

1.公司级月度SPI

每月计算SPI值,并将其与设定的年度目标值(TARGET)、告警值(ALRT)和理想值(FINE)进行比较,获得月度运行水平结果。

月度SPI及年度TARGET、ALRT、FINE计算公式及设定数值如下:

其中,不安全事件类别可分为:

运输航空严重征候:人为原因、机械原因、意外原因(天气等)。运输航空一般征候/运输航空地面征候/通用航空征候:人为原因、机械原因、意外原因(天气、鸟击等)。严重差错。违反局方规章要求的典型违规事件。一般差错。违反公司手册规定的典型违规事件。公司典型作风事件。非等级安全处罚事件。其他强制报告信息:人为原因、机械原因、意外原因(含天气、旅客、空管等)。安全工作过程。

各航司可参考以上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赋予每项指标不同的系数,如同一事件涉及多个指标,建议测算时应以系数最高的指标测算,不重复计算。

2.公司级周SPI

每周计算SPI值,并将其与设定的年度目标值进行比较,获得公司周运行水平结果。可参考以下标准设定:

关键指标:可分为等级安全事件(权重50%,目标值1)、非等级安全事件(权重40%,目标值2)、三级事件超限率(权重10%,目标值1.1%)等。

等级安全事件包括事故、征候、严重/一般差错、违反局方/公司规章要求的典型违规事件。基础分为50分,当发生一般差错、违反公司手册规定的典型违规事件、公司典型作风事件、非公司责任原因征候事件每起扣2.5分;高于目标值部分,每起扣减5分。两者之和为扣减总分。当发生严重差错或违反局方规章要求的典型违规事件,在得分基础上每起扣减15分。当发生公司责任原因征候及以上事件,此项为0分。

非等级安全事件包括公司非等级安全处罚事件及其他强制报告信息。基础分为40分,当低于或等于目标值部分,每起扣减0.5分;高于目标值部分,每起扣减1分。两者之和为扣减总分。非人为原因强制报告事件记0.5起。上述条款中未包含事件,根据公司具体制度要求扣分。

当公司发生不安全事件后,在定性后纳入事件发生周SPI统计。

3.部门级SPI

航司各部门应结合部门运行实际编制部门《安全运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部门月度SPI模型、指标设置及测算方法、目标值及预警等级、安全行动计划启动条件、发布途径、发布时限及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确保部门安全运行质量评价体系完整、有效,能够实现对公司及各运行部门安全运行水平的客观评价。

(四)关键运行风险监控

指标分类:根据关键运行风险监控库,将关键运行风险设定为一级指标,相对应的重要监控指标设定为二级指标,使用四级标准偏差预警方法进行预警,具体如下:

关键风险指标(一级指标):每月测算各指标实际完成值,线性测算一级指标所属风险区域。

重要监控指标(二级指标):每月测算各指标实际完成值,并与目标值进行对比,测算二级指标所属风险区域。

其中,对于QAR监控类指标:为每个指标设置飞行操纵风险指数(FRI),采用二级事件/三级事件分配权重方式计算月度FRI,根据FRI测算指标完成情况。

四级标准偏差预警规则如下:

预警级别 四级标准偏差预警红区 B+3σ ≤ A橙区 B+2σ ≤ A< B+3σ黄区 B+1σ ≤ A< B+2σ绿区 A<B+1σ

其中,A为实际值,B为目标值,σ为上一年度标准差值;如关键风险指标/重要监控指标单月触发一般差错及以上事件即指标红区预警;当公司关键风险监控事件导致局方监控指标预警,则公司相应指标启动红区预警。

(五)安全绩效考核

1.指标分类

根据各航司绩效管理体系,确定公司及各部门安全工作指标,对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月度、季度及年终监测、考核并兑现绩效,兑现方式根据各航司绩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2.结果申诉

航司应设立专门部门受理安全绩效指标评价结果申诉并设定时限。

3.绩效结果应用

安全绩效管理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月完成上年度公司及各部门安全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评比,并通报评比结果。各部门年度评比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待改进、不合格4个等级,并强调正向激励,对取得优秀等级的部门和员工在绩效、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安全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安全绩效管理方案顺利落地,避免形成“政策孤岛”,各航司应从人力、制度、技术等层面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一)人力保障

安全绩效管理方案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员工的配合。要在公司内通过开展业务指导、进行绩效宣讲、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不断加深员工认知,提高员工配合度。

(二)制度保障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的保障必不可少。各航司要通过健全公司组织架构、制定安全绩效配套评价办法和改革旧有薪酬制度等使安全绩效管理成为有完善配套制度的实施方案。

(三)技术保障

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航司安全绩效管理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数字模型,确保各系统能为安全绩效管理提供业务、管理决策、大数据应用的支撑保障。

猜你喜欢

航司目标值后果
“耍帅”的后果
NOAA联合航司推出温室气体追踪新技术 可测量飞机飞行途中温室气体
“随心飞”变“闹心飞”,薅羊毛套路有多深?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更正说明
黑票代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microRNAs and ceRNAs: RNA networks in pathogenesis of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