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合环操作实用化研究

2022-10-08胡建忠鲍士龙

关键词:合环相角幅值

胡建忠, 段 智, 鲍士龙, 王 实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居民、企业等对供电可靠性需求的提高,双电源、多电源供电已经成为目前大部分配电网用户的标准配置,并且一般采用合环设计、开环运行[1]。一般情况下,在线路进行计划检修或者消缺时,往往会将部分负荷提前倒走,达到尽可能减少停电范围的目的。倒负荷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热倒”,也叫合环倒电,即在倒负荷过程中不对用户进行停电,只更改供电电源;另一种是“冷倒”,即在倒负荷过程中,用户存在短时停电情况。对于重要用户,如政府、医院、学校等场所,尤其是一些重要或高危负荷,即使是短时停电,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优质供电服务也要求不间断供电,这一切决定了要大力推广合环倒电技术。

在合环操作时,由于合环点两侧的电压、相角存在差异,导致合环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稳态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环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2,3],因此研究合环暂态和稳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调度部门通常依据规程规定,进行合解环操作:考虑继电保护、电网稳定和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额,电压差一般允许在20%以内,相角差一般允许在20度以内。对于比较复杂环网的合环操作应事先进行计算试验[4-6],虽然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并试点验证配电网30度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7,8],但是需要配置一套合解环装置,并提前进行分析计算,距广泛推广仍需要一段时间。

在研究合环暂态和稳态的基础上,考虑合环前电网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从数学上推导出电压差与相角差的关系,为电压差快速计算提供理论基础,更好地指导配电网开展合解环操作。

1 理论基础

1.1 合环电流的计算

配电网合环前,合环点两侧的系统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运行于同一基础电压等级,假定三相系统对称,R、L为合环环路的电阻、电抗,以A相为例,计算合环简化电路图(如图1)中的合环电流i。合环前合环支路是断开的,因此合环支路初始电流i(0-)=0。

图1 合环简化的模型图

初始条件:合环前合环支路电流i(0-)=0。

其中ΔU为合环前两侧的电压差,α为合环前两侧电压差的初始相角,得:

1.2 合环电流分析

交流部分:iac=-Imcos(ωt+α+φ)

假定合环初相角为0,电阻远小于电抗,合环电流最大值出现在合环后半个周波,与合环电压差大小成线性正比例关系[3]。

2 合环电压差分析

环内阻抗由环确定,通过环内线路参数可以进行计算。ΔU为合环前两侧的电压差,由合环电流的直流分量、交流分量、最大值可知,均与合环电压差大小成正比。

考虑到合环前电网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合环点两侧的电压均处于正常电压范围内,因此可以假定合环前两侧电压幅值是相同的,等于额定电压,即令U=UA1=UA2,如图2所示。

图2 合环点两侧及两侧电压差简化图

可以看出,在合环两侧电压幅值相近、相角差较大时,电压差要小于两侧电压幅值与两侧电压相角乘积。

综上可以看出,在合环两侧电网运行正常,电压幅值相近(标幺值约接近1),当相角差不大时,两侧电压差与两侧电压幅值、两侧电压相角成正比;当相角差比较大时,可以用两侧电压幅值、两侧电压相角的乘积测算电压差大小。

表1为额定电压相角不同情况下,电压实际差与近似算法计算的电压差以及误差值,图3为表1对应的电压差曲线及误差曲线,从表和图可以看出:合环前电网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可以用两侧电压幅值、两侧电压相角的乘积(Uθ)估算合环两侧的电压差。由于U的标幺值可以按1来估算,通过相角差θ就能估算电压差。

图3 不同相角差下简单电压差与实际电压差的绝对值和误差曲线图

表1 不同相角差下简单电压差与实际电压差绝对值、误差值表

3 合环原则及管理要求

为保证日常合环倒电的顺利快速进行,结合实际电网的运行特性,在考虑一定裕度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及管理要求如下。

3.1基本原则

1)合环操作前应考虑合环点两侧的相角差和电压差,相角差在20度以内,电压差在0.2千伏以内。操作时,必须保证合环点两侧相序相位相同。

2)配电网的合解环操作,应使用断路器或能开断负荷电流的负荷开关等进行,严禁用刀闸进行合解环操作,操作时应保证操作地点和配调台之间的通讯畅通。

3)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不允许带接地故障进行合环倒负荷。

3.2 管理要求

1)合解环操作前,配调地调应紧密配合,确认合解环操作涉及线路是否在同一分区,不在同一分区的不允许合解环操作。

2)35千伏变电站10(20)千伏线路与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10(20)千伏线路可能存在相位差,不满足合环条件时,不允许合环。

3)合解环操作应尽量选择负荷较轻时段。合解环操作涉及的任意一台主变的负载大于其限额的70%时,不允许合环;涉及的两条线路电流相加大于任意一条线路限额时,不允许合环。

4)每次进行两条线路合环操作的时间应尽量缩短,最长不得超过15分钟。操作人员应安排两组进行,一组合环,一组解环,以缩短两条线路合环时间。

5)合解环操作时,应加强监视两条10(20)千伏线路所在的变电站10(20)千伏母线电压、负荷及线路电流情况。

4 结论

配电网“合环倒电”的合解环操作是配电网检修、故障处理中经常用到的技术,有利于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有利于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变化。文章在分析常规合环电流的基础上,从数学极限角度出发,推导出合环电压差与相角差的关系,得到利用相角差快速估算电压差的方法,为合环操作快速开展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合环相角幅值
一种基于分层前探回溯搜索算法的合环回路拓扑分析方法
基于实时服役参数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最大化控制策略
配电网30°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方案探究
10千伏配电网合环操作
基于S变换的交流电网幅值检测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应注意的事项
配电网合环转供电研究及辅助软件开发
基于相角差的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检测系统设计与仿真
正序电压幅值检测及谐波抑制的改进
小电流接地故障初相角模拟试验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