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的随机应变:如何化“意外”为“惊喜”

2022-10-08刘恋

记者观察 2022年18期
关键词:意外

文 刘恋

在新闻学上,一些西方的新闻观点表明,新闻价值构成的要素之一,即在于反常性。当下新闻报道对反常性的追求,以新闻真实为基础,对于记者来说,就是要把握新闻“实际”的运作规律,报道“应该”报道的东西。本文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探究如何从日常的选题中挖掘新闻反常性的价值,以“意外”为切入口做好新闻采写报道。

首先要了解,新闻采访遇到突发状况再寻常不过,如果是传统采编方式很可能带来拍摄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出稿等情况。但在融媒体时代,多样化的采编手法、更泛化的新闻形式都让各种突发和意外可以转化为新闻价值,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传统媒介的记者转型新媒体全能型人才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花絮——融媒体时代的“利器”

2020年8月,一则短视频在互联网上走红。这则短视频通过颇具气势的航拍镜头,展现了渝怀铁路位于重庆武隆区境内的一处危岩体增设防护设施工程,被网友形象地比喻为“悬崖上的超级工程”。记者在武隆区白马镇的实地拍摄,就是一次运用“意外”凸显新闻价值的尝试。

首先回溯采访经过:在五个小时的车程和一个小时的攀爬后,记者抵达悬崖中部的脚手架位置,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阵雨。为了保证人员安全,记者和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马上回程。这相当于新闻核心现场的采访和地面拍摄必须中断。

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可以仅以航拍和采访、较为简洁地展示工程概况,但无法详述细节;或是择日重来,但将付出极高的时间成本,且不确定性仍然很多。记者最终的选择是:先就“超级工程”本身的特点以短消息的形式进行报道。而后,将这一次困难重重、突发状况不断的采访经历作为新闻主体,通过展示采访的难度、侧面印证建设者的艰辛。

实现这一形式,素材来源于记者手机拍摄,内容区别于新闻本身,而是记录了诸多幕后细节,如:摄像设备只能通过塔吊运送,人需要沿着悬崖峭壁边的小路攀爬;山中有不少野生动物,包括蛇、蜥蜴等。新闻最后,记者手记用这样一段文字收尾:“之所以详细记述我们拍摄的过程,是因为当天我们经历的每一处艰险,都只是施工人员前期经历难度的一点细微缩影。替山披甲,为石着衣。超级工程的背后,我们被铁路工人们迎难而上的精神深深震撼。”

这篇短视频加长文字的新媒体产品《这次采访够“悲剧”!但采出了“超级工程”的震撼气质》,仅在客户端获得极高的点击和传播。电视大屏也将这则新闻播出,丰富了新闻内容。

在新媒体传播的众多案例中,用“花絮”“Vlog”形式、侧面揭示主题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采访中的各种意外,意味着记者亲历、有感受、有温度,更容易成为好的传播点。

同样,采访人物时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也很可能正是他们真情流露之处,相较平平无奇的采访,这些“意外”更能打动人心。

从“意外”中发掘真实的情感流露

2022年春运期间,记者在采访铁路列车员刁玉和在边防值守的丈夫的故事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设置情感落点,记者拍摄了刁玉在单位上的一顿团年饭,计划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勾起情感、引发共鸣。但在这顿团年饭上却意外频出:在场的列车员大半都没能与丈夫成功通话,刁玉也是拨打了三四遍才接通,匆匆两句就挂断。

对于原先设置的新闻议程,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属于策划的失利。但记者冷静地记录了现场的情况,并且通过详细采访,了解到在场列车员都是与丈夫分居两地、且包括刁玉在内有两名军嫂的情况。最终,通过现场真实的记录和采访素材的剪辑,围绕这顿团年饭,以音乐为铺垫,同期与字幕配合的方式,记者做了一条视频新闻。以场景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微纪录的拍摄手法,这则短视频展现了一桌特殊的团年饭上,女列车员们的情感表达。同时,将刁玉和丈夫的故事作为后续、以他们为点呈现特殊岗位上的人们的奋斗与奉献。两则短视频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形成内在关联。

相较于原先的策划,利用“意外”进行挖掘,情感更加细腻、自然。军人的坚守、军嫂的付出,以小切口进行了深入刻画,符合互联网语境。

化意外为惊喜,新闻“还真”是要点

在新媒体传播当下,策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策划只集中在内容生产环节,而智能传播技术已渗透到技术策划、市场策划等方方面面。但如果过分强调按计划进行,过分依赖策划会上的头脑风暴,让编辑、策划优先于采访,则很容易错失好新闻素材和价值点。

在实践中,记者应重视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操作,如对于日常选题,把握常态中的变化;对于策划选题,发掘突发事件背后的信息;对于人物选题,把握意外产生的情感要素。通过这些手段,贴近真实,从精确记录的过程中发掘悬念和矛盾冲突,把发掘过程中偶遇的意外当作发掘新闻价值的时机。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记者在前期准备、实地采访、后期编辑等方面都应提高相应的技术。

前期有充足的准备,才能拥有发掘新闻价值的“参考坐标”

在报道中发掘“意外”中潜藏亮点的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新闻敏感。这份敏感不仅是现场的灵光一现,而且是需要前期充足的准备和积累。记者可以把对选题的前期准备,当作为采访准备的一张原始概念图,有了这张图,新闻反常性和意外性才有了对照系,新闻采访才不会漫无目的,新闻的“亮点”才不会从眼前溜走。这份准备工作,既包含对选题的了解和一些必要的案头梳理,也包含记者日常观察和积累。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背景材料的收集,帮助记者“耳聪目明”。在新闻采访,尤其是进行重要采访活动前,准备工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背景资料的收集有利于报道者知己知彼、耳聪目明。在记者不熟悉的领域,如涉及专业知识、行业背景、数据对比等等方面,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浏览该领域的文章,迅速建立起一个概貌;在采访名人名事时,检索信息、查阅过去的报道,可以补足知识,避免重复发问;在深度报道的采写前,背景资料可以帮助记者理解和把握新闻事实;在现场直播、场景拍摄前,准备工作可以避免低级失误、积累创作的原材料。

从信息来源上,通过互联网检索无疑是常见且便捷的方式。不过,通过网络收集的资料虽然方便,但一些网站缺乏纠错和删改机制,因此常常有错误信息和虚假报道混杂其间、难以分辨。因此,仅以互联网来说,政府公开信息、专业网站、知网论文的可信度,相较于普通检索方式更加可信。而如果能通过书刊等文献资料比对,无疑更加确切。当然,在做准备工作时,最忌讳则是拿到现场采访或通稿,连网上检索也不做、通篇照搬。编辑文稿时,记者最好能避免仅通过网络检索、尤其是搜索引擎的简单检索来核实信息,尽量要通过深度查阅、对比、咨询专家等方式比对。

其二,积累素材,多张嘴、不惧问。社会新闻和调查新闻记者,常常会积累自己的“线人”,提供新闻线索。政经类报道、科技报道等方面,也可以积累专家库资源。专家们的针对性解答,适宜在经过查阅资料的步骤、建立起认知以后,专门处理疑难杂症,或者在成稿后查漏补缺、两相印证。此外,新闻采访中的联络人也是信息来源,不妨在采访前多问一些背景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在2021年重庆电视台《寻访红色印记》系列报道中,记者采访《新华日报》在重庆的出版历史时,就在初稿中引用了一则领导同志亲自上街头卖报的故事。这个故事曾经被多家中央媒体、主流媒体引用,而且也出现在报社回忆录中。但是在咨询专家后,记者得到一个信息:报社社长在回渝以后曾经在演讲中特意澄清了这个细节。而后在通过查阅最新的期刊报道,记者了解到学界对这一故事的争议,在多方比对、核实后删除了这个故事。

采访时打开“感官触觉”,让意外点亮思绪

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时,要善于捕捉现场的变化,针对场景、人物、事件等方面,通过发现变化来挖掘惊喜。例如,针对环境和场景,新闻事件发生后,现场建筑、交通、天气等等方面的变化,不仅可以引导观众进入现场,很多时候也可以提示关键信息。

2020年4月,川渝贵开行跨省环线高铁。记者在高铁车站采访时发现的一个令人意外之处:列车信息显示为“重庆西—重庆西”,起点和终点都是一个地方。

事实上,这正是那趟列车的亮点所在。于是,新闻一开始便以这个列车信息牌的镜头特写,记者现场出像:“重庆西至重庆西?这可不是闹了个乌龙,而是因为这趟列车将会从重庆出发,经过成都、贵阳、最后回到重庆,形成一个环形。这也是国内首趟跨省运行的环形高铁线路。”

针对采访人,也需要感受对方的表情、情绪的转变,调整问题、转变节奏、捕捉细节。2021年6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救回落水儿童而牺牲。在追悼会上,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为了保护家属情绪,记者征求意见后没有在当天直接采访他的妻子,而是采访市民,并使用大量现场同期声。摄像机捕捉了追悼会的细节:每当人们经过棺木,都会对逝者家属说谢谢,逝者家属也勉力向每一个人说谢谢。记者未采访当事人,也许在传统角度看是一种遗憾。但相较于新闻采访的贸然介入,换个角度来看,在不打扰的同时如何放大现场的细节,是兼顾新闻伦理和实践的一种做法。

用恰当的编辑手法还原真实、渲染情绪

新闻采访结束后,如何成稿、如何编辑,直接影响着最终效果。对于采访过程中发掘的意外和惊喜,在成稿后的编辑至关重要。如果说在写作的角度需要把意外“拎出来”,在编辑中就需要把它再“放回去”,还原到客观真实的角度,达到渲染情绪既适度,又能打动人。

2019年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新闻《相约在零点37分》。这篇作品讲述了乘务员雷杰和火车司机郝康春节期间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在只有短短的1分52秒的相聚中完成了一次求婚,引发网络热议,成为当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的爆款。其中两人在相聚过程中的多次意外,凸显了铁路职工坚守岗位、团圆不易。但这些意外也并非事先策划,而是拍摄过程中偶发,被记者记录和放大。

《相约在零点37分》的编辑在后来分享一处细节:为了营造紧迫感,郝康寻找雷杰时的场景,记者最初是以类似于电影手法、双线剪辑。而后来,编辑剪去了雷杰等待中的那一条叙事线,直接以跟拍郝康的单线视角呈现,并且补充了因为雷杰在上车时上交了个人手机、又临时调整了车厢的细节。这样处理后,一方面交代了客观原因,另一方面避免了观众因过于花哨的剪辑和两条叙事线交叉的过程而“出戏”,对新闻记录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真实性是第一要点。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叙事讲述和镜头语言,在真实的基础上保证新闻效果。反过来,如果在编辑过程中对细节存疑,则需要仔细求证、补充信息,在写作上予以完善,解答观众疑惑,而不是简单删掉存疑之处、或是置之不理。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是对读者观众负责。在实践层面,则可以在新闻报道发出前的每一步,尽可能换位思考。这个地方是否合理?如何不合理,他/她为什么会这样做?记者的自问自答,也是一次提醒:这些“意外”之处,是否就潜藏着新闻亮点,回答了这些疑问,是否新闻报道可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总而言之,新闻报道既需要敏感地抓住新闻点、合理放大反常性,又需要以真实为基石,提供准确的信息,摆出公正的态度。事实上,化“意外”为“惊喜”,也只是新闻真实、趣味、接近性的一种实践策略,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报道更贴近受众,也更贴近新闻的本质。

猜你喜欢

意外
课堂“意外”也有惊喜
冈比亚总统“意外”败选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外”应对策略
最慢火车“意外”走红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中国神秘导弹“意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