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儿童成长节律”的幼小衔接课程创生实践

2022-10-07姜明红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节律幼小儿童

姜明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江苏 常州 213003)

2021 年3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通过调查访谈和梳理分析,当前普遍意义上的“幼小衔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园提前教学。一些幼儿园或者校外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的内容,比如拼音、写字和口算等。二是小学提速教学。因为幼儿提前学习了拼音和口算,形成了小学起步教学中的“非零起点”。入学后,小学往往就会加快教学进度。三是幼小衔接的内容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衔接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节律,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造成了儿童身心的伤害。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儿童对初入学能否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夸美纽斯提出“将人事的过程尽量与自然的过程相符”“我们要遵循自然的方法”。所以,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小学应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主动加强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成长节律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养,提出幼小衔接应遵循“儿童成长节律”,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设计内容和方式,从而帮助儿童实现身心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

“节律”,一般指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儿童成长有自己独特的节律。

儿童成长节律具有年龄特征。怀特海认为,“生命是有周期性的。它由日常周期组成;还有季节的周期,如学校的学期和假期交替”。“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周期性的,有节奏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虽然身份有变化,但仍具有幼儿特点,因此有必要在低年级设置较长时间的缓冲期,避免揠苗助长。

儿童成长节律与自然节律具有相关性。自然拥有自身节律,如寒来暑往,日月盈亏。儿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同时又生活在自然节律变化之中。学校应根据自然节气变化开展相应主题活动,沟通儿童成长与自然节律之间的联系,促进儿童与自然和谐发展。基于以上认识,学校积极开发和建设促进幼小衔接的儿童节律课程。

二、强化节点活动,变革学校生活节奏

幼小衔接教学应明确对儿童实现入学适合的合理期望,明确发展目标价值,明确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叶澜教授提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整体的,教育的力量也应该是整体的。教育需要横向的融合,以促进各领域教育生活的整合融通”。幼小衔接的内容应该涵盖学校生活的全方位,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幼小衔接的重点应该是习惯形成和身心调节。衔接的方式应该是综合的、实践体验式的。结合以上幼小衔接原则,遵循儿童的成长节律,我们科学有序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系列化的实践探索。

长程规划“幼小衔接”课程序列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立足“儿童成长节律”,创新学校教育生活时序,建构“幼小衔接”课程模块,探索“幼小衔接”课程实施方式,在第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中有序推进幼小衔接。

1. 期初活动:助推快乐起航

为避免儿童适应困难,开学初,学校并没有急于组织知识教学,而是开展为期一周的期初衔接教育活动。该活动分为三个板块,其主题分别是“认识”“体验”和“汇报”。有“开心的伙伴日”“奇妙的寻宝日”“丰富的色彩日”“有趣的学习日”“难忘的汇报日”等(见图1)。

图1 “丰富的色彩日”体验活动

步入小学,首先要克服因环境陌生而引起的焦虑,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开展认识新同学、新老师和新校园系列活动。比如,大家一起玩“喜欢西瓜的站起来”等“问题站队”小游戏,一起听唱《找朋友》玩“请你记住我”游戏,一起玩“听数字抱一抱”游戏,帮助学生认识新同学。

为了让儿童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我们组织“校园寻宝”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加深对新校园的认识(见图2)。

图2 “校园寻宝”活动认识新校园

期初活动没有枯燥的讲解和繁重的作业,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的“玩”、生动的“体验”和亲密的“互动”。七彩手印画记录儿童最初入学的模样;七巧板的拼搭引领他们走进童话学习世界;“老师我想对你说”勾起儿童对过去老师的感恩;新颖、缤纷的新学期策划帮儿童确立了成长目标。

为了增强儿童在新集体中的归属感,学校还引导儿童共同选定班级名称和吉祥物,让他们在对班级名称和吉祥物寓意的理解和认同中增强班级的荣誉感。比如“紫葡萄乐园”“红苹果乐园”“向日葵乐园”等(见图3)。

图3 班级吉祥物与班徽制作

在经历了期初衔接活动后,学校安排了基于主题的“圆元员缘汇报日”,孩子们可以从“‘圆’梦舞台”“一‘元’伊始”“我是班级一‘员’”“我们有‘缘’在一起”等不同活动中汇报和分享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和新憧憬。

期初活动为儿童适应新生活设置了“缓冲期”,这种“缓冲期”变革了学校生活,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2. 期中活动:放飞儿童身心

儿童成长是一个快慢相间的过程,当儿童步入正常学习轨道,应不时给予他们调整身心的机会。期中阶段,学校安排游历活动,让学生获得放松的机会,调节身心。学期中的自然节气活动和人文节庆主题活动,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接触,契合了儿童“玩”的天性。

学校将蕴含传统文化的24 节气与学科相关内容、儿童当下生活统整,开展一系列融生命、艺术、科学、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学习主题活动。如“霜降”节气到来时,让孩子们将树叶与立秋时的树叶进行对比,并开展有关制作、拍摄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季节的变化,在活动中体验别样的成长经历。

3. 期末活动:收获成长喜悦

儿童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幼小衔接不能一蹴而就。学校将幼小衔接活动与期末总结有机结合,放大期末展评活动的育人价值,让儿童真正体验到小学生活的乐趣和收获。期末展评活动共有三个板块。一是展评学业成就,二是展示创造本领,三是展望未来生活。

展评学业成就活动,主要是让儿童讲述成长故事,分享成长经历,介绍最得意作品等。 学校开展十个“一”的学期成长体验展评。如讲述(表演)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讲述(表演)我最成功的一件事;本学年(期)我最大的收获与成长;我最成功的一个作品展示;我设计、策划、组织、参与的一次最具有创意的活动等(见图4)。

图4 趣味性期末闯关活动

展示创造本领,主要是让儿童展示和分享自己和团队策划的最具创意的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见图5)。

图5 展示创造本领

展望未来生活,通过引导儿童谋划寒假生活和下学期生活,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三、综合推进实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幼小衔接课程打通了学校、家庭的时空界限,增强了入学与学期各时间节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儿童在学期长段活动中逐步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衔接、过渡。

(一)综合推进“幼小衔接”的课程实施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唤醒生命的自主性、激活生命的可能性、培育生命的共生性、追寻生命的超越性。”这是局前街小学“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教育哲学。儿童是怎样生活的,就是怎样学习的。以儿童生活为线索,立足幼小衔接的时序节点和全年课程序列,学校综合推进幼小衔接课程。

1. 更新课程功能

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学习的衔接,更是学生整体发展的衔接;不只是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此,我们拓展衔接维度,提升衔接价值。衔接课程架构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新阶段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变化,为自己规划新的目标。

2. 创新课程内容

衔接课程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内驱力的激发,一方面是对原有生活的回顾,另一方面是对新生活愿景的规划。课程内容架构更贴近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选择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主题活动,有助于学生分享与体验、理解与探究,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内容。

3. 开放课程结构

衔接课程关注活动体验,体现主体性、体验性、选择性、层次性、综合性,通过主题大板块分享活动,提升学生对校园生活、班级生活、学习生活的热情与责任感。

4. 变革实施方式

衔接课程呈现多元化推进模式,打破原有一人一科的模式,全体班级任课教师采用包班与走班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学校与家庭、社区联动,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在主题单元活动中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互动,共同成长。

5. 拓展课程时空

衔接教育不仅发生在教室,还要通过开展认识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对学校一景一木产生积极情感;不仅发生在校内,还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还要增强与自然节气变化和重大节日活动的有机联系,开发多元教育资源。所以,衔接课程的实施场所除教室外,校园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同时还要打通学校、家庭的时空界限,增强入学与学期各时间节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学期长段活动中逐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衔接、过渡,为实现新阶段的自我新发展提供时空保障(见图6)。

图6 幼小衔接课程实施图

(二)科学把握“幼小衔接”的课程原则

立足终身教育视角观照幼小衔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积极探索遵循儿童成长节律的小学学习生活新样态。学校明确提出,幼小衔接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设计内容和方式。

1. 衔接内容全域化

衔接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既注重知识、技能和学习习惯的衔接,更注重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衔接,还要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幼小衔接,通过课堂学习、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衔接,更是习惯养成和身心调节的衔接。

2. 衔接方式综合化

幼小衔接的方式应该是综合的、实践体验式的。入学新生还保留幼儿的心理特征,喜欢浸入式的体验活动,小学阶段应开展契合其心理需求的实践活动。幼小衔接要注重通过开展契合儿童心理需求的趣味、游戏活动和各种生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班级、校园生活和学习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四、提升衔接效能,引领课程改革

(一)初步建立了幼小衔接课程范式

根据学期时序发展,学校创造性开展丰富的幼小衔接课程序列,初步建立了可供参考的课程范式,例如“期初衔接活动—期中游历活动—期末展评活动”等系列活动,就是学校在实践中逐渐归纳出的他校可以借鉴的幼小衔接课程。期初衔接,让儿童认识新校园,新老师和新伙伴,并在汇报中逐步进入学习状态;期中游历,为忙碌学习了半学期处于阶段疲劳的儿童提供了很好的身心放松和丰富体验的机会;期末展评,通过跨学科学习活动和超学科的年级活动,以及学校搭平台、教师做指导、学生自主玩的方式突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意与智慧。

再如,学校幼小衔接阶段的期末考试取消了纸笔考试,开展儿童喜欢的游戏类活动,体现期末阶段学生独有的成长体验与情感,儿童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别样的考试。此外,我校在幼小衔接课程中创新的内容、开放的结构以及拓展的时空,也立足儿童成长特点和家长期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

(二)科学助力了儿童综合生长

学校根据儿童成长节律,科学设计学习生活活动,助力儿童综合生长。

1. 激发了儿童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的适应期,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适应、学习适应梯度,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教学设计降低难度、具有坡度。教学时应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玩具和操作材料,建立以游戏活动为主向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有效衔接。

2. 培养了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学校通过长程引导训练,逐步实现了每个儿童都能端端正正地坐、规规矩矩地写、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做等,同时学校引导学生做到了课前有效预习,课中认真倾听,主动交流,课后及时复习。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明确个人学习、同桌合作的常规,创设学生交往机会,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发生冲突时学习协商解决的方法。此外,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程度的综合生长。

3. 丰富了儿童成长的体验

为了丰富儿童成长体验,学校创建了丰富的学习生活活动,从时间上来看,无论是期初衔接活动,期中游历活动还是期末展评活动,都契合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从空间上来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创造各种学习和体验场域,拓宽了儿童的成长空间;从学科上来看,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和超学科学习,从根本上冲击着儿童的感官,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三)切实缓解了家长的内心焦虑

教育问题向来是广大老百姓比较关注的,而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情况又是老百姓比较着急甚至有些焦虑的点,学校充分考虑到家长们的这些感受,应时应势而变,根据儿童成长节律,通过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课程,在教学中不抢跑,真正实施“零起点”教学,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儿童参与热情,打通学校、家庭的时空界限,增强入学与学期各时间节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学期长段活动中逐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衔接、过渡,为实现新阶段的自我新发展提供时空保障。根据学校一年级班主任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后反馈,大多数家长表示我校幼小衔接活动富有创意,效果显著,可见学校对于幼小衔接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切实做到了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努力为家长纾困解难,用心用情为师生办好实事,不断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展现新作为,让每一个生命都如期绽放。

基于幼小衔接儿童节律活动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6 年5 月,该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并于2017 年获得江苏省教育成果一等奖。2019 年12月,以局前街小学为核心校成立了全国“儿童成长节律”学校生活研究联盟,共有17 个省的114 所学校参与。

猜你喜欢

节律幼小儿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留守儿童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影响
从新视角窥探历史的节律——评《开国皇帝武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