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风”少女创“新”记创“新”记
——访上海市莘庄中学学生刘子涵

2022-10-01秦银银

发明与创新 2022年28期
关键词:博学国风课题

◆本刊记者 秦银银

在第三届浦东新区青少年阅读课题研究项目比赛现场,作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课题的主讲人,刘子涵自信、镇定地回答了专家提出的问题。答辩结束后,有些“社恐”的好友想赶紧离开,刘子涵却主动提出展示课题的视频。

虽然已过去三年了,但这个画面让合作多年的好友沈一麒至今难忘:“刘子涵自信而有条理的讲解,令我佩服。视频展示并不是答辩的必要环节,但可以让评委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课题。”

图1 刘子涵

刘子涵如今是上海市莘庄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她学习能力强,富有爱心,曾两次参与公益项目“科技进云南”活动。“阳光”“乐观”“靠谱”……她身上满是正能量的标签。

和同龄人一样,刘子涵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奔跑着;和同龄人又有些不一样,她能平衡学业与爱好的时间,在科技创新领域扎根。

图2 刘子涵(右一)讲解“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课外学习调查分析”

崭露头角,打开“新”视界

“直到我上了高中,家里才重新添置了电视机。”刘子涵告诉记者,家门口的黄浦区小东门图书馆是她小时候常待的地方。读小学时,她会在这里写作业、看书。每到周末,她还会从上海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在家慢慢翻阅。

2019年初,刘子涵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组队参加了2019第三届浦东新区青少年阅读课题研究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主题,开展了上海中小学课外学习的调查分析。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刘子涵认为,“学科类的课外学习可以看作为‘博学于文’而努力,素养类的课外学习则为‘约之以礼’而付出。”之后,她从校外教育机构总数的变化,到不同学历家长投资学生校外学习科目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为吸引人们主动扫码填写问卷,她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专门设计了有着个性化logo——“博学约礼”的二维码。

虽然刘子涵此前也多次参加实践活动,但真正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这是头一回。如何破题?怎样凝练自己的观点?如何提出相关问题?……那年整个暑假,刘子涵都与伙伴们在挫折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这项稍显稚嫩的课题研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也让她对科技创新实践探究活动有了更多兴趣。

图3 刘子涵和她设计的“博学约礼”二维码

关注民生,聚焦“新”选题

2020年6月,上海市政府举办首届上海夜生活节。然而,当全民跟风的热度退去后,地摊经济究竟还能火多久?地摊经济对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影响吗?光顾地摊时,刘子涵脑海里多了这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摊夜市的经营流程和实际运营情况,在父母的帮助下,刘子涵在上海永平里连续当了两个下午的“摊主”。当发现即使商品全部被售完,收入与成本也是基本持平的状态后,刘子涵又在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些摊主,得到的反馈大多为“盈利较少,甚至没有盈利”。接下来的时间,她以上海市典型的地摊夜市——安义夜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对上海地摊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

图4 刘子涵撰写《后疫情时代上海地摊经济调查分析——以安义夜巷为例》

“调查结论与预期有出入,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阅文献、请教老师,去判定结论的正确以及背后的真正原因。”刘子涵告诉记者,她没想到的是,“有的摊主摆地摊竟只是为了与人交流。”

这项颇接地气的研究报告《后疫情时代上海地摊经济调查分析——以安义夜巷为例》获得了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以及智慧闵行奖、同济春华奖。

爱上国潮,发掘“新”角度

刘子涵热衷于写小说,能记下来的梦境都能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在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上,刘子涵与好友沈一麒设计的《穹庐——未来生态城市》,展现了她丰富的想象力。

在刘子涵的想象中,穹庐是人类遇到大型灾难时的应急避难场所。这座创意城市的各大运行系统被赋予了中国神话中的名字:“玄冥”为水循环系统,“祝融”为动力系统,“飞廉”为空气系统,“青鸟”为穹庐链之间的通信系统。“将文化自信与未来科技融合,这也许就是‘穹庐’能获奖的原因之一吧。”

热爱中国文化的刘子涵还特别关注国货的崛起。“比如,提到‘大白兔’,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家的香水、唇膏。”近年来,国货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以光明食品集团为例,她开展了“国货新潮市场分析及原因调查研究”。

查阅、分析大量的资料后,刘子涵对资料中描述的“国潮兴起主要得益于企业创新、消费者购买力上升等”产生了疑问:“我觉得这不是深层原因。”探究之后,她总结出:国潮市场的兴起源于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内在因素直接影响了市场行为。视角独特的“国货新潮市场分析及原因调查——以光明食品集团为例”为她赢得了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有收获,也有遗憾。2022年1月,刘子涵完成《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生活的中学生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而在2022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蓝图:亟需政府支持》。她认真研读了这份报告,对自己的课题有了反思:“我做的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由于是前沿选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可参考的文献较少。”

在刘子涵的爸爸看来,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后,“刘子涵最大的变化就是项目管理思维得到了训练。”潜移默化中,刘子涵将项目管理思维用到了学校相关活动的管理上,比如,作为学校学生会文体部部长,她在2021年第二学期组织了体育运动会、第一届校女篮比赛、班班有歌声活动,这三项活动几乎是同时进行。从写方案到组织团队、定规则,协调时间、人员以及活动的场地,制定紧急预案,等等,她都有条不紊。出色的表现让爸爸为她连连点赞。

刘子涵还是一位“国风”少女:从小坚持练习中国舞,从形似模仿到能结合民族文化跳出民族舞的韵味,目前已取得中国舞12级证书;爱好书法,软笔、硬笔皆已过八级……

有过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刻,感到压力大或不开心时会蒙头大睡,……但刘子涵总会积极应对,尽自己所能成为那颗闪亮的星,温暖他人,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图5 “舞者”刘子涵

猜你喜欢

博学国风课题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寻找“国风少年”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研”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