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高粱”映红乡村振兴路

2022-10-01王虹澄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8期
关键词:特派团葫芦岛高粱

文/本刊记者 王虹澄

柯福来和他的“辽糯11”

如果说有哪种传统农作物,近百年间一直占据着中国人的特殊记忆,那非高粱莫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度粮食短缺。由于旱涝保收的特质,高粱的产量要高于水稻等农作物,因此曾是老百姓碗中的主食。

随着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人们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口感差、营养单一的高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

在吃精米细粮的今天,却仍有人承包几百亩土地种植高粱。

“天生我材必有用。”高粱的淀粉含量高,容易发酵。用高粱酿出来的白酒,酒体晶莹透亮、酒味醇厚、酒香甘洌,远胜于其他粮食酒,这是高粱被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有这样一支科研队伍,他们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组成,依托国家高粱改良中心,为当地农户的高粱种植提供技术领域的保驾护航,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从中期管理到收获机械选择,他们事无巨细、有问必答,是不折不扣的高粱“大管家”。他们就是葫芦岛南票区高粱科技特派团。

“科技高粱”抗旱强

南票区地处辽西走廊,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与锦州、朝阳两市接壤。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典型的低山丘陵区,让这里“十年九旱”。这里曾经以种植玉米为主,少量种植杂粮,基本为雨养农业。最近几年,地区气候间断性干旱成为常态,玉米品种特性决定了在干旱胁迫下经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农户苦不堪言。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保证农民种植收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最佳作物。2019 年,葫芦岛南票区高粱科技特派团对口在南票区开展农技推广活动。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的专家给当地农业种植发展出谋划策,建议将“科技高粱”作为“引进好品种、推广好技术、加工好产品”发展思路“破壳”壮大的起点,旨在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社会效益。

起初,种植户们并不买账:科技特派团提供的“矮秆”高粱说是能够降低倒伏风险,但是究竟能不能在南票扎下根,谁心里都没有底。农民们大多观望不前。

常保全是南票区玉琢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向敢闯敢试的他在自己的承包田里种起了高粱。在科技特派团专家的帮助下,他的10 亩高粱经受住了当年干旱的考验,亩产600 公斤,当年收购价格1.3 元/斤,弥补了玉米因旱情几乎绝收的损失。

首试成功,常保全越种越起劲儿,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500 亩左右。“早些年啊,俺们这个地方种苞米,收成总是不那么理想,自从有了科技特派团的帮扶和指导,这两年高粱连年丰产丰收。乡亲们看到收获了,也要种高粱!”好学的常保全天天泡在他的高粱地里,一遇到问题就同科技特派团的专家联系。时间一长,他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高粱专家”。“有事问‘锁哥’!”高粱种植户们亲切地唤着他的绰号,尊他为师,向他请教。

“品质高粱”销路畅

让农民种着放心,还要管着舒心。

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副所长、高粱科技特派团主持人柯福来向记者介绍:间苗是高粱生产中需要人工较多的工作环节,也是高粱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粱精量播种技术,是通过播量控制达到免间苗的目的。2020 年,以“辽粘3 号”为试验对象,播种量控制在0.5 公斤/亩,出苗密度在7000—7500 株之间,达到了免间苗的效果,仅此一项就可节约成本20 元/亩。

高粱对大部分除草剂比较敏感,市场上缺乏高粱专用的除草剂。由于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高粱药害时常发生,成为限制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科技人员筛选出适合高粱使用的除草剂,分别是莠去津和二氯喹啉酸,二者具有较好的杂草防治效果,且对高粱的伤害较小。

科技特派团带给高粱种植户的福利远不止于此。不满足于解决高粱“种得出”“长得好”的问题,科技特派团还让高粱“卖得出”“卖得多”,彻底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以合作社为龙头,科技特派团构建了“合作社+经销商+种植户”一体化链条,将零散的种植户统合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力提升了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由于高粱种植合作社采取统一采购种子、统一购买化肥、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病害防治、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保持高粱品种质量稳定的同时,持续供应能力也得到保障。打上“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基地”标识的高粱如同有了“金字招牌”,深受酒厂的欢迎,种植户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高粱无人问津了。

“高粱浑身都是宝。”“吃干榨尽”是人们对高粱综合种植开发的初步构想,酿酒后的酒糟可以用来养鱼、鸡、鸭等,高粱秸秆上端部分可制作成结实耐用的扫帚,下端部分可加工成牛饲料,高粱为种养企业提供了便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零星种植的“特色作物”到如今项目核心区200 亩、示范区2000 亩、辐射带动8 万亩以上的“明星作物”,3 年间,柯福来和他的高粱科技特派团帮助葫芦岛南票区的种植户们累计增收1000 万元左右。“科技高粱”红了,种植户们富了。

时维九月,来到葫芦岛南票区,红彤彤的高粱随着地势起伏跌宕,沉甸甸的高粱穗在田地里随秋风轻摆,呈现出一派丰收盛景。

对于眼前的这片生机,柯福来并不满足:“将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高粱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完善和优化高粱深加工产品的工艺,开发多元化的高粱深加工产品,让南票高粱为种植户带来更大福祉。”

猜你喜欢

特派团葫芦岛高粱
高粱红了
张学良 避暑葫芦岛始末
野高粱
雨后
葫芦岛市城市优良树种选择的效益分析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陈潭秋:第一个提到葫芦岛港的中共领导人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