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3
——开启幼儿入园直通车——借助微课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研究与实践

2022-09-30吴丹凤

关键词:入园同伴家园

吴丹凤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教育集团 江苏常州 213161)

所谓“微³”,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微课、微互动、微笑入园,即借助微课,构建家园微互动,实现幼儿微笑入园。“幼儿入园焦虑”是各园所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实践过程中大家也都整理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一方面对幼儿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往往因个人工作原因又与教师疏于沟通而出现了家园之间的断层。为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问题,满足家长个性化的需求,在传统的家园互动基础上我们致力于探究一条新的、符合当下社会现状的缓解幼儿焦虑情绪之路:以“微³——开启幼儿入园直通车”为项目,从目标、资源、内容、方式、评价这五个方面开始着手进行[1]。

一、把准“方向盘”,明确项目研究微目标

目标1.观察幼儿表象,分析焦虑成因

分离焦虑是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关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的一种情绪,不同的孩子其焦虑现象、程度、成因各有不同。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的“分离焦虑”大多集中在小班刚入园阶段,情绪激烈且表现各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大班后,也会有少数孩子出现焦虑现象,但相对小班来说较为缓和。而小班幼儿所表现出的焦虑情况,主要表现为外显型(大哭大闹、大打出手)及内隐型(不吃不喝、“恋物”型)。通过跟踪观察、家长约谈等,分析焦虑类型,探索产生原因,制定克服焦虑的措施。

目标2.形成微课资源,缓解焦虑症状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因此第二条目标即根据幼儿焦虑的表现及成因,制作微课、形成微课资源库,在幼儿正式入园前利用班级群推送给家长,让幼儿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对幼儿园、自己的班级有初步的了解,对自己的老师、同伴有亲近之情,对即将开始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充满向往,借此为幼儿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做好心理铺垫。

目标3.架构沟通平台,实现家园同步

学校在做好日常保育教育工作的同时需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园共育发挥最大功效,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微课程开发研究,与家长远程分享全新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促进家庭亲子关系更密切,真正实现更有效的家园互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无缝接轨,达到家园互动的目的。

二、整理“工具箱”,梳理改善现状微策略

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教师、家长应并肩携手、缺一不可。

1.教师为导,营造家的氛围构建和谐关系

(1)创设温馨的物质环境。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入园之初,教师更应创设如“家”般温馨的环境,吸引幼儿兴趣、消除内心畏惧。温馨的物质环境包括:和谐舒适的整体色系。以原木色为基调,辅以粉红、粉蓝、粉绿等,避免过于艳丽、缤纷的色彩,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生活化、互动性强的班级区域。如创设幼儿感兴趣的娃娃家,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重温家的温暖;生态、活泼的户外环境。我们追求观赏与互动融合,花草树木既能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美的感受,又能成为课程开展的素材。场地布置既能满足幼儿自主、自发地游戏,又能为各年龄段幼儿体能发展提供支架。

(2)构建温暖的同伴关系。温暖、融洽的同伴关系,能弥补幼儿离开家人之后内心的焦躁与不安,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融入新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温暖的同伴关系,首先要让孩子有交友的意愿,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交流,让幼儿在互动游戏中感受到同伴交往的乐趣,萌发与他人成为朋友的意愿。其次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友策略,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乐分享、会合作等。最后是帮助孩子解决同伴间的小矛盾。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与同伴之间遇到的小矛盾,当孩子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再给予帮助。

(3)营造温润的师生互动。“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爱上幼儿园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爱上自己的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亲密无间的,教师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孩子成长途中遇到的波折、过失;以一颗追随之心平视幼儿,成为幼儿成长途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

2.家长为辅,培养自理能力做好心理准备

(1)练习必备的生活技能。幼儿在家享受的是两对一、四对一甚至是六对一的细致照顾,由于很多家长教育观念还存在偏颇,造成幼儿生活技能上的短板,也成为孩子入园不适应的诱因之一。因此,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幼儿顺利入园的前提,包括自主进餐、独自入睡、按需饮水、穿脱衣物等。其次是规律的作息,提前养成与幼儿园一致的作息,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幼儿的不适应。

(2)掌握初步的社交能力。从“小家”走入“大家”,幼儿的同伴交往技能在正式入园前家长就应有意识、有目的引导。一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幼儿的正常交往。如父母长辈等可以经常性地带着孩子与同一小区或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自然掌握社交技能。二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言语交往水平。如:经常向幼儿提出问题,启发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较快反应等,使幼儿能根据交往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容易在交往双方产生共鸣的语言形式,让幼儿在交往中尝试成功与失败,从而能学到有关的技能。三是教给幼儿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家长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怎样玩,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

(3)树立积极的心理磁场。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家长的语言引导、心理暗示也尤为重要。家长应以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如“上幼儿园是一件值得高兴而又自豪的事情,是成长的表现”“幼儿园里会有爱你的老师及同伴,会收获更多的快乐”等,应避免恐吓、威胁性的语言如“你不听话我就不去接你”“你还哭老师就要骂你了”等。正面的引导能让幼儿产生积极的心理磁场,让幼儿从“心”做好入园准备。

3.描绘“路线图”,形成缓解焦虑微课集

在过去,我们往往是在幼儿入园后,根据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家访,或约请家长来园约谈,但往往受场地、时间等限制。近两年来,信息技术的融入,打破了家园沟通的空间壁垒,也扩展了教师思维。线上平台成为家园沟通主场,微课成为消除“焦虑”良药。

(1)基于问题,梳理目录集。积累代表性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将相同原因的幼儿产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第二是将不同表现的幼儿产生的相同原因进行分析;第三是将不同原因的幼儿产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幼儿焦虑产生原因不尽相同,如环境的骤变、生活技能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等。借助网络资源,制作相关的微课,包含生活经验篇、基本技能篇、行为习惯篇等,对症下药帮助幼儿缓解焦虑情绪实现愉快入园。

(2)借助网络,收集素材源。资讯丰富的网络平台成为我们的素材库,“宝宝巴士”“米奇妙妙屋”“巧虎早教”等都能成为我们参考的素材。如我们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儿歌、故事等,将如何穿衣、如何进餐等带入儿歌,让幼儿在说说练练中掌握生活技能;再如“宝宝巴士”中有专门针对幼儿挑食的篇章,我们将故事大纲挖掘出来,结合本园自定的食谱,制作成新的短片,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幼儿学习,一方面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同时也能让家长对幼儿园膳食制定有所了解。

(3)技术加工,形成微课包。项目组成员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内容和板块,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辑制作,为使相关内容发挥最大的价值,协商后确定微课模块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流程及活动建议等。微课以音、视频结合,以技术骨干为示范,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为主,一个短篇解决一个问题,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制作完成由专人汇总并上传至相应位置,形成项目研究的资源库。通过项目研究的定期交流与展示,向全体教师进行宣传辐射,形成一线教师的共识,成为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集体生活的百宝箱。

4.用好“加速器”,构建家园互动微平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信、微视频广泛分布,技术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家园互动与服务平台,在教育领域,微信、微课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更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互动。

(1)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点对面沟通平台。由班主任牵头组建班级群(包含QQ、微信或功能更为强大的钉钉),作为群主需在建群后第一时间明确建群初衷及群规须知,让班级群成为共享育儿经验、传递正能量的平台。建群后班主任可通过此群推送微课,给予家长科学的教育指导,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幼儿园生活。幼儿入园后,班级群也可以成为发送幼儿在园花絮、推送班级公告的平台,多元的网络沟通途径不仅能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还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家园沟通,更有效地提升家园合作教育的质量。

(2)以个体为目标,实现点对点精准沟通。在当下师生比例基本超过1:15,教师不能在每个环节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往往也会忽略一些细节,通过线上平台,则可满足教师与个别家长点对点精准沟通。教师提前制定好约谈计划,每天与一到两位家长进行线上交流,针对幼儿近期表现展开经验探讨,达成家园一致。

以信息化工具为载体,把幼儿园的游戏内容、游戏活动制作成微课程,借助微课这一媒介与家长远程分享,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密切亲子关系;提高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无缝接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指导家长开展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赢的目的;以直播的方式,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动态、孩子的发展情况,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5.明确“目的地”,实现家园同步微评价

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单一地用“好不好”“对不对”去评价幼儿,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和儿科临床教授斯坦利·格林思潘博士,拟定了一套里程碑式的评判标准,用来测验婴儿在出生后的各个时段所具备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育状况。

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里程碑”

(1)注重情智发展,实施全面评价。从各个角度去评价幼儿,积极挖掘幼儿的某种闪光点,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但要评价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2)注重纵向比较,实施个性评价。以个体为单位实施纵向比较,从幼儿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评价。及时发现幼儿进步之处,避免因横向比较造成幼儿消极心理,同时帮助每一位幼儿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对有的幼儿可以从情绪的转变上来肯定幼儿、有的可以从生活技能的掌握上来鼓励幼儿、有的可以从人际交往上来认可幼儿。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获得成就感。

(3)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优质开展幼儿评价,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变以往教师评幼儿、家长评幼儿过渡为幼儿评幼儿。评价内容的丰富。由仅关注学习到关注幼儿行为习惯、体能素养、性格养成等方方面面;评价机制的完善。借助幼儿园课程、奖励卡、幼儿作品、各类调研、家园联系手册等对幼儿进行跟踪式评价,关注过程,重视反馈。助力幼儿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全优发展。

新生入园是每个园所都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方法固然能让幼儿逐渐度过焦虑期,但“微课”“微互动”的加入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拓宽了家园沟通的渠道,助力幼儿更快适应新环境。

猜你喜欢

入园同伴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梦中家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
温馨家园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落地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