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网络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9-29王佳宁陈茂飞刘春玲

科技风 2022年25期
关键词:微观宏观素养

王佳宁 陈茂飞 刘春玲

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更是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我们的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口耳相传到现在的各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各种网络课程也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相应的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并且现在的学生也是在互联网的陪伴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们甚至对网络教学更加感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相比的优势和不足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1.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以其自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为最明显的优势

只要授课教师有网络,具备相应硬件设备,即可进行授课;网络教学的开展可以不受地域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在家中就可开展教学活动。网络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交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独立思考,深入学习和及时吸收新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构建,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和思考。也正是因为网络课程自身明显的灵活性并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网络教学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当中。

2.网络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学上师生虽然隔着屏幕,但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进行实时互动,这样接近传统课堂的交互效果。利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学习,目前很多课程平台兼有直播和视频播放功能,若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实时观看直播课程,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观看课程录像回放;而且线上相关学习资源众多,可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也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得学生能有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进行筛选的途径,尤其加强了学生的自律性。网络空间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素材,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将所需要的电子课件、视频、音频等上传到互联网中,供学生查阅和学习,并且这些资料的上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所需资料,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扩充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实现在乐中学的培养目标。

3.网络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发展

线上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远离学生,教师成为学习设计者,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首先,教师需要熟悉各个线上平台,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稳定、适合师生通用的实时教学软件和课前课后辅助软件或小程序,用来帮助教师实施测量和评价。其次,教师要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化学教材、教师用书相融合,进一步深化对新课标、教材、权威教参的理解、分析、思考,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要比平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网络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依托,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有过硬的教学信息素养,熟知各个教学平台,开发并利用好相应课程资源,以便在线上教学中收到和线下教学一样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并不缺乏优秀的教师,但是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许多优秀教师不能进行相互沟通与研讨教学方法,更不方便相互学习,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优秀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成功课例,供年轻教师学习,同时这些优秀教师们也可以相互点评,发表自己的意见,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壮大教师队伍,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4.利用网络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个性化的反馈

网络课程平台针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指标都进行了量化,如在线时长、回答问题次数、与同学互动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这些项目简单清楚,具有说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针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统计,形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统计结果,教师可直接从中获得第一手反馈信息,以便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短板弱项有倾向性地进行教学。很多学生也喜欢用网络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与评价,因为网络测试的方式更加简单与便捷,在进行完测试后,学生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的成绩,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便于自己根据检测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网络教学的不足

1.教师对课堂的监管弱化

由于缺少线下课堂的直观性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相对来说不够及时和全面,教师教学页面中无法同时体现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削弱了教师对课堂的监管,缺少有效管控,不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和学习情况,一旦学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出现在线不按要求听课的情况。

2.学生理解知识困难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知识点繁杂且抽象,网络课程无法进行现场实验演示。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完全理解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方程式,学习压力较大。导致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难以实现化学知识迁移,不利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的网络教学策略

通过对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现状的分析,结合教师访谈的结果,发现学生的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针对教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标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应知识的特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剖析整合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通读并深挖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对教材分析和探索,深度把握教材尤为关键,只有在剖析和整合的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无论是线上授课还是线下授课,对于这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归纳概括教材步骤和剖析教学策略。

首先,熟悉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科性质、教学目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将它作为设计课程,理解教材的第一步,也是因其特殊地位,只有更深层次地理解课程标准,明确它的指导性意义,才能继续更好地对教材研读和整合。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读教材,这是教学过程的基本书面依据,是教师教学任务最直观的体现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这些任务,从中体会编写教材的意图,领会课标的思想和精神内核,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方向始终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分析教材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是研究教材中的内容本身,而且要研究这些知识点所要传达给学生的更深层的内在表现,以及每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如何体现,更要注重研读顺序,从整体到局部,通过这个过程将教材和课标熟练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精心设计网络课程,突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思想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设计,促进对主题的理解。宏观辨识要求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表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微观辨识则强调从微观视角明晰相关概念和过程。深度理解所授教材内容,注重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立足学科本身的属性和特点,化学学科本身内容较多且繁杂,学生在学习时通常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所以,更要将所授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找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外显于教学目标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还要立足学生处于线上课堂这一特殊情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知识学习内化,从学习过程和方法上真正教会学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如在进行物质学习时,可以从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宏观物质进行寻找,让学生具备宏观的、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化学学科专业角度在原子、分子层次进行深度剖析和理性认识,将宏观与微观、表象与本质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和领悟知识建构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在创设情景时,首先,注意尽量做到真实有效,在创设的真实场景中,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所创建情境进行具体化、生活化,完善其中的环节,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现宏微观结合素养的加深和渗透。

其次,有指向性地创设情境,也是使得创设的情境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保证创设情境不仅仅是情境,更是发展素养的重要依托,明确了指向性的情境,学生身处其中进行学习探究时才能够真正发挥其重要价值。例如,在学习某一概念或规律时,学生容易将其与相近概念混淆,这时,我们创设的情境就应针对所学概念进行创设,目的明确地发展学生思维。

此外,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应具备一定的迁移性,所学知识的外延将不仅仅局限于该内容本身,而是实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充分地体现了思维的延展性,例如,可以将宏观表征与微观本质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宏观出发,从一些实验现象出发,对微观角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或者同作为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内的化学和生物学科,可以通过情境的迁移结合起来,这也是符合当下化学学科提倡的STSE教育理念。

化学学科中的实验教学就是创设化学典型情境的体现,通过探究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从现象(宏观辨识)入手,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自我内驱力,而准确可靠的宏观表征也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微观探析过程,运用化学研究方法,在微观世界中寻找现象的本质,在这两者之间构建紧密的联系,通过化学实验等化学专业情境,将知识逐步强化,不断发展和培养学生宏微观素养。

(四)构建信息化课堂,多元化促进素养培养

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授课,伴随着课堂形态的打破,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工具,还应成为线上课堂优势的载体。信息化课堂中,伴随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网络上教学资源类目繁多,教育工具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知识形成工具、知识处理工具、知识交互工具、学习评价工具在内的全方位教学工具,都可以合理地进行开发和改进,在培养目标素养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教育手段更是方便智能,如学生分组进行在线讨论,协作学习并进行在线学习成果展示,力求不逊色于实景课堂;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交互模拟练习,课堂互动才能驱动更深层次的思维,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分享,倾听他人的想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学习环境立体化、智能化,学习资源丰富多样。这些都应该成为培养宏观认同和微观分析素养的动力,而核心素养并不应该是抽象到无法感知的,而应该是通过具身认知形成的,在网络课堂中,更要通过多元化手段将其具象化,使得宏观层面的认识更加直观,微观层面的深度理解更加深刻。

(五)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发展学生宏微观结合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评一体化,同样适用于网络课程体系,网络课堂也应具备完整的评价体系,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即时情况,而基于目标素养的评价,更加具备参考价值。网络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方式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多元化。传统课堂习惯于用单一考试的评价形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培养,传统考试在评价体系中应该占有重要分量,但让考试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过于片面,根据网络课程特点,依据教学平台中给出的学习时长记录、问题讨论与交流展示情况、网上展示出的学生作品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第二,持续性。评价体系应当做到贯穿课前预习、网络课程中的在线学习、实时交互以及课后的拓展和迁移等各个环节中,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因为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应该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堂课,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所以,要高度重视评价的持续性。第三,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完整的个体,针对不同个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借助大数据分析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成果,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一个客观问题答案的得分,更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水平、创新成果。

结语

通过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新型网络课堂,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得高中化学课堂更加具备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动机,也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时,为化学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网络课程的策略和设计思想回归学科本真,立足学科内核,牢牢把握学科本质,不只停留于教授学生知识的浅层目的,同时最大程度挖掘学生自主思考和辩证认识的能力,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微观宏观素养
明清史宏观研究的问题意识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乡村的“功能”——振兴乡村的“微观”推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微观的山水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宏观把握 微观提炼——我的楹联创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