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混改转机制调结构 创新引领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

2022-09-29吴贵毅项冰仑

中国有色金属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电缆客户产品

这一夜,他总是听到那只病狼咳嗽的声音,有时候,他又听到了一群小驯鹿的叫声。他周围全是生命,不过那是强壮的生命,非常活跃而健康的生命,同时他也知道,那只病狼所以要紧跟着他这个病人,是希望他先死。早晨,他一挣开眼睛就看到这个畜生正用一种如饥似渴的眼光瞪着他。它夹着尾巴蹲在那儿,好像一条可怜的倒楣的狗。早晨的寒风吹得它直哆嗦,每逢这个人对它勉强发出一种低声咕噜似的吆喝,它就无精打采地呲着牙。

主要做法

1.深化混改转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常规类产品市场总量趋于饱和的严峻形势,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通公司”)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确定超导系列电缆和微细电磁线、特种电缆产品为新的发展定位,“以混促改”推动管理和技术创新,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升级。一是深化混改引技引智引市场,推动管理和技术创新。成功引入民企珠海一致电工有限公司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引技引智引市场。对内加强基础管理,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高运行管控效率,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对外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积极应对和化解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2021年与2016年相比,微细电磁线产品年销量、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2.5倍、4.55倍、42倍。二是拓展合作领域,围绕精深加工向终端消费延伸产品。依靠技术创新,深耕产品技术升级,先后开发生产超微细电磁线等多个新产品,产品涵盖0.012~0.6 毫米线径的不同耐温等级的全系列,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微细电磁线产能达到1万吨。引入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创业基金公司投资建成年产370吨的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引入微电机、微型继电器等下游电子元器件企业,围绕产品深加工拓展合作领域,将微细电磁线向终端消费产品领域延伸。三是市场倒逼谋项目,匹配标杆客户提升产能。2019年,长通公司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建成后,满足了高端客户的准入条件,产品订单不断增加,随着电子元器件行业对微细电磁线需求大幅增加,为匹配下游产业标杆客户的需求,长通公司紧盯行业发展趋势,投资3.5亿元新建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产能提升项目,已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

2.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发领先国际技术新产品

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人才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生产引领国际水平的新产品。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长通公司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院强磁场中心、中科院北京高能所、西部超导线材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一批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合作建立了“超导电缆工程实验室”,为公司技术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促使公司进入了国内外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项目及人才支撑。二是注重技能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工匠团队。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招录的大专院校学生根据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培养;对技能型人才举行技术技能鉴定,将收入与技能等级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员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培养选树了以薛天军命名的甘肃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以蒋元珍等甘肃省技术标兵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匠团队。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研发生产引领国际水平的新产品。以“甘肃省电缆工程技术中心”和“超导电缆工程实验室”为研发平台,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先后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5项,其中省部级10项。攻克了超导电缆紧压受损、空隙率理想控制等技术难题,独创了一种超导电缆紧压法,开发出满足国际热核聚变(ITER)项目的超导电缆。成功开发出中国核聚变工程试验堆中心线圈用CS超导电缆、CRAFT TF低温超导电缆,相继开发了中空超导电缆、超导电磁线和异型超导电缆,奠定了公司低温超导电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地位,扩大了行业影响力。自主研发生产的直径0.022~0.012毫米超微细电磁线等多个达到国内领先和引领国际水平的新产品。

3.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激活力增动力稳链条

多层面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完善以业绩论贡献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互利共赢上下游供应链。一是坚持“引进高端”和“重点培养”人才机制,打造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以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市场化引进2名国际国内职业经理人,负责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在供货数量上取得了大客户从少量验证向批量供货的显著成效,在客户质量上取得了从散众向散众和高端客户并重的良好态势。公开选聘3名职业经理人进入经理层,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刚性考核、刚性兑现和刚性退出,多层面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坚持“市场开发”和“业绩贡献”导向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基本薪酬+业绩提成+超额激励”的市场化薪酬管理体系,推动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核心技术人员倾斜。建立纵向上与职级、层级相对应,横向上与每一岗位等级相匹配的薪酬制度。突出产量、成本、利润等联动考核指标,效益与工资总额同向变动,车间人均收入相差2 倍以上;收入与绩效紧密挂钩,员工绩效收入相差近1.5倍。建立健全涵盖“销量同期增长率、费用预算执行率、回款完成率和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等五项关键指标为核心的综合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以业绩论贡献的激励机制。三是坚持“借船出海”和“展会推介”合作机制,互利共赢稳定供应链。对接国内高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自身的资源、资金、管理、品牌等优势与民企的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相融合,进一步扩大销售份额。参加网络推广和国内外大型展会,巩固日本、越南等长期合作外商,挖掘市场优质资源。建立开放的商业生态圈,邀请国际客户参加展会,遴选优质代理商,培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与客户共成长”的客户文化。

伴随网络时代信息化的普及,乡村旅游的宣传途径得到极大拓展。对于为游客带来良好旅游体验的乡村,更是会通过游客的网上好评反馈获得更多潜在消费者。同时道路改善使得交通便利化,私家汽车拥有量的提高,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先决条件。以大山村为例,据统计,2018年旅游旺季时期,客流量最高达万人一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两千人左右。

改革成效

产业链延伸放大了协同聚集发展效应。通过成功实施超微细电磁线项目,公司产品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填补了省内空白,打破了欧美及日企的垄断地位,为甘肃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清洁能源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提供了支撑。建设智能装备用微细线材研发中心项目,新增超微细电磁线370吨/年,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互补协同,实现了“国民共进”和“1+1>2”的“多赢”格局。

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从2016年到2021年,微细电磁线产品年销量从3382吨增长到8000吨,销售收入从1.54 亿元增长到7 亿元,净利润从13.36 万元增长到600 万元,2021年营业收入占比产品总量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5%以上。新产品、新项目先后获得国家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3项。成立“超导电缆工程实验室”,承接了31公里价值3636万元超导线缆绞制任务。

形成稳定的互利共赢的上下游供应链。通过深化与厦门宏发、宏昌等微特电子和白色家电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2021年,电线电缆出口产品同比增长160%,常规类产品销售涉及电力、能源、化工等大客户订单为3.45 亿元,重点项目订单为0.8亿元;微细电磁线产品销售重点目标客户订单3.95 亿元,形成稳定的互利共赢上下游供应链。

猜你喜欢

电缆客户产品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机会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拖令电缆断点检测法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
浅谈施工中电缆质量的控制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