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2-09-28唐锦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血气通气肺部

唐锦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患者肺部组织充血、水肿,极易增加痰量及痰液黏稠度,若未及时排出,将可能造成痰液堆积堵塞,从而诱发呼吸衰竭,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加强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排痰处理,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至关重要。以往传统手动敲背排痰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痰液的排出,但力度与频率难以掌握,排痰效果十分有限[2]。排痰仪是一种新型的排痰仪器,主要利用高频振动原理及定向叩击原理使黏附在气道黏膜表面的痰液松动、液化,从而达到排痰目的[3]。机械通气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但以往多采用传统仰卧位通气,背部下垂肺区域的压力较高,易造成压迫性肺膨胀不全,从而影响通气效果,因此,改良机械通气体位十分有必要[4]。本文旨在探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重症肺炎患者排痰及血气指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接收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5];(2)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1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3)入院时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6分;(4)均行气管插管治疗;(5)具有自主排痰能力;(6)意识清醒,呼之能应;(7)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其他肺部疾病;(2)其他部位严重感染;(3)自身免疫性疾病;(4)严重慢性全身性疾病;(5)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6)排痰仪使用禁忌证;(7)俯卧位通气禁忌证;(8)近期胸部大手术治疗;(9)既往精神系统类疾病。将7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2.13±6.24)岁;肺炎病程2~13d,平均肺炎病程(6.21±1.21)d;CPIS评分6~10分,平均CPIS评分(8.15±1.13)分。治疗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1.32±6.54)岁;肺炎病程3~14d,平均肺炎病程(6.42±1.32)d;CPIS评分6~9分,平均CPIS评分(8.11±1.12)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叩击排痰及仰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如下:(1)人工叩击排痰:操作者将手屈成杯状,利用腕部的力量自下而上、由外而内叩击患者背部,叩击力度适中,叩击频率为40~50次/min,肺部病变严重的部位可适当延长叩击频率,叩击间歇期指导患者深吸气并用力咳痰,每日叩击3次,15min/次,每次排痰前1h停止进食。(2)仰卧位机械通气: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BeneVision N15呼吸机(粤械注进20152261158),治疗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预设呼吸频率为8~12次/min,潮气量为8~12ml/kg,压力限度为8~40mmHg,期间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适当调整各项呼吸机参数,对患者给予24h持续性仰卧位通气。

治疗组给予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具体如下:(1)排痰:采用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emaG2000振动式物理治疗仪(国械注进20173210926)进行辅助排痰,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规范操作,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双手紧握住振动机把柄,将叩击头与患者肋缘紧密贴合,按顺序缓慢移动叩击头,由下至上、由外到内叩击整个肺野,每个部位停留10~20s,直至叩击完整个胸廓,叩击时设置转速为20~30Hz,适时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好振动频率,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及时停止,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叩击结束后指导患者深吸气并用力咳痰。每日上、下午各排痰1次,15min/次,若肺部炎症严重可适当延长振荡时间,每次排痰前1h停止进食。(2)俯卧位机械通气:呼吸机仪器及参数设定同对照组,治疗时协助患者取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前半小时暂停鼻饲,以免发生食物反流,通气期间适时询问患者感受,适当调整患者胳膊位置,持续俯卧位通气16h,再转换为仰卧位通气。

1.3 观察指标

1.3.1 排痰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2h后的排痰效果。显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完全消失,痰液病原体培养阴性,听诊肺部湿啰音基本消失,胸片检查显示病变基本已被吸收;有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有所好转,痰液病原体培养阳性减弱,听诊肺部湿啰音有所减轻,胸片检查显示病变部位有所缩小;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6]。

1.3.2 血气分析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h后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包含PaO2及PaCO2。

1.3.3 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h后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包含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肺活量比值(FEV1/FVC)。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 治疗72h后,治疗组的排痰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5.186,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72h后,治疗组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72h后,治疗组的FEV1、FVC及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3.1 排痰仪联合俯卧位通气有助于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排痰效果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呼吸道纤毛运动衰弱,容易导致痰液排出困难,一旦痰液阻塞呼吸道,将会增加患者窒息死亡风险[7]。可见,重症肺炎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的痰液至关重要。以往传统人工叩击排痰穿透性较差,作用局限在肺部的浅表层,无法到达肺部深部组织,排痰效果并不理想[8]。王珊珊等[9]研究认为,排痰仪作为一种新型的排痰辅助工具,其振动频率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临床应用时能够直达终末支气管,有效促进肺部深部组织痰液排出,相较于传统人工叩击排痰来讲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结果显示治疗72h后,治疗组的排痰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排痰仪辅助排痰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排痰仪辅助排痰时能够使整个肺部全方位振荡,有效松弛并液化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痰液,从而为痰液排出提供有利条件,且其叩击力度与频率更为均匀,患者舒适度更高。而同时配合头低足高位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主支气管,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从而提高排痰效果[10]。

3.2 排痰仪联合俯卧位通气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 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0%~70%,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1-12]。机械通气治疗虽然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但通气时体位的选择依然存在一定争议。胡昌妹等[13]研究认为,常规仰卧位通气容易造成血流比例失调,从而加重低氧症状,而采用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变膈肌的位置及运动方式,帮助气体和血流再次得到均匀分配,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本文结果显示,治疗72h后,治疗组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治疗时协助患者取头低足高俯卧位,能够改变重力依赖区,有效促进患者背侧萎陷肺泡复张,改善患者肺泡通气与灌注比,纠正患者全身组织的缺氧症状,从而改善患者血气指标[13],而与此同时配合排痰仪辅助排痰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呼吸道堵塞,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者给予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排痰效果,改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荐并使用。

猜你喜欢

血气通气肺部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