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与病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分析

2022-09-2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8期
关键词:线粒体神经功能病灶

张 朋

湖北省黄梅县中医医院脑病科 435500

急性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大脑组织长时间得不到血液供给而发生软化坏死,继而出现相应脑组织的神经功能缺失,轻则致残或失去其社会功能,重则致死,因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1]。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其组织器官的衰退和免疫功能的下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更高,故对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应尽早发现、积极治疗,阻断病情恶化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措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2]:血清miR-181c、miR-146a等微小RN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期表达异常,因而认为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相关性,但其相关报道较少,且具体的相关性尚未阐述清楚。本文旨在探讨上述指标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8例来我院体检的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9.6±5.8)岁。纳入标准:符合我国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排除标准:(1)已有一次或者多次脑卒中病史;(2)入院时发病时间超过3d;(3)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4)发病前已有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如偏瘫、言语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检测[4]: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送入检验科,通过离心机取得血清,放入-30℃冰箱备检。取血清使用Trizols溶解试剂提取待检标本总RNA,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标本miR-181c、miR-146a。(2)病灶体积评估:对观察组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轻度梗死灶组(梗死部位最大直径<1cm)、中度梗死灶组(梗死部位最大直径1~4cm)、重度梗死灶组(>4cm)。(3)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定: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CSS)[5]对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CSS总分0~45分,根据评分结果,将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0~9分)、中度(10~19分)、重度(≥20分)三组。

1.3 评价方法 根据上述检查评定结果,分析不同脑梗死患者间资料的差异性,分析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与病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miR-181c高于对照组,miR-146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2.2 不同病灶体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在不同病灶体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间,病灶体积越大,血清miR-181c水平越高,血清miR-146a水平越低,即血清miR-181c水平与病灶体积呈正相关,血清miR-146a水平与病灶体积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灶体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2.3 不同神经功能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在不同神经功能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间,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miR-181c水平越高,血清miR-146a水平越低,即血清miR-181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miR-146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神经功能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和永久残疾。死亡的脑细胞是不能再生的,由此造成的脑功能丧失是永久的,进而导致患者长期功能障碍,极大地增加了个人—家庭—社会的痛苦和各方面的负担[6]。目前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上尚未有重大突破,主要以溶栓治疗、脑细胞保护、控制血栓等为主[7]。但是早期准确评估病情对治疗和改善预其后有着重大意义。有研究显示[8],临床多种微小RNA的表达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miR-181c高于对照组,miR-146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血清miR-181c、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结果显示,血清miR-146a水平与病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miR-181c水平与病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血清miR-181c、miR-146a水平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可知[9-10],miR-146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介导细胞的定向转移,在炎性反应中,影响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当血清miR-146a出现表达下调,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上相应的趋化因子受体被激活,可致纤溶亢进,最终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液黏稠,促使血栓的形成而诱发急性脑梗死。还有既往研究结果表明[11-12]: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神经细胞的凋亡,系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所致。而miR-181c参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具体机制为,miR-181c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编码,在细胞质中进行组装,最后移至线粒体并结合至mt-cox1 mRNA的3’非编码片段上,调控线粒体的相关功能。miR-l81c水平异常,造成mt-cox1蛋白出现下调表达,而mt-cox2和mt-cox3蛋白出现上调表达,从而导致线粒体复合物Ⅳ重构及线粒体功能紊乱。降低miR-181c的表达可以减少神经元的损伤。由此可见miR-181c的高度表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血清miR-181c、miR-146a参与了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miR-181c、miR-146a的表达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脑梗死病情的严重性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猜你喜欢

线粒体神经功能病灶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线粒体质量控制
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机制研究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运动介导AMPK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