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出百姓所盼“办”出人大担当
——2022年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工作综述

2022-09-26杨昕晨赵杨洋

人民与权力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代表养老

☉本刊记者 杨昕晨 赵杨洋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当大地万物迎来收获的季节,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到了要盘点“收成”的时刻。

今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在征求各市代表团、人大各专工委、政府督查室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研究确定了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双碳”工作、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双减”政策、解决停车难问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9项27件建议作为2022年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省政府领导领办。

其中,“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4件建议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政隆牵头督办,省政府省长许昆林领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件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牵头督办,省政府副省长陈星莺领办。

半年多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督促推进下,在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落实下,这些建议所涉及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事项得到有力推动,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多方发力 持续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率先开展“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碳达峰方案编制,推动绿色发展更上一层楼。然而,我省碳排放总量大,规模约占全国的7%,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主任刘明代表建议,推进完善“双碳”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钢铁行业能耗和碳排放管控,大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在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李九虎代表看来,要从实施产业优化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强化排放监管力度,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强化立法监督等五个方面具体推进。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总指挥董力源等两位代表则聚焦钢铁企业提出建议,认为要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立多方协同降碳机制、打造低碳人才引育模式,进一步激发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

几位代表提出的建议引起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并将其列为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牵头督办,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费高云领办。

3月中旬,樊金龙主持召开视频会议,就推进“双碳”工作重点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与提出建议的省人大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办?怎样办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推动政府改进工作,是代表履职的重要形式。省人大常委会将通过重点建议督办,有力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樊金龙在会上指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形成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共同推进“双碳”工作的合力。

两个月后,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迎来了樊金龙带队的省人大调研组一行。通过与刘明、李九虎两位代表面对面交流,实地察看代表的工作环境,详细了解代表的本职工作和履职情况,并征询意见建议。

5月27日,督办工作对接会在南京召开。“我们将强化‘双碳’制度设计,尽快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制定重点领域实施方案,推动编制专项保障方案”“加快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出台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明确4大类24项正向激励措施,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用能、治污设施提标改造”……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报了建议办理方案和进展情况。省税务局、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会办单位提供书面汇报材料。作为牵头办理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在会上就今后政策体系构建、能源低碳转型、重点领域排放管控等方面工作的改进向代表们做出答复,列出的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表明做好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的坚定决心。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相信随着推进“双碳”工作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办理完成和有效推进,在全省上下的凝心聚力中,在各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江苏将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上写好精彩的一笔,为全国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住经济大盘?“减税降费”是直接、有效、公平的惠企利民政策,事关保市场保就业保民生,既是中央强调的“国之大者”,也是各级政府保一方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

今年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傅洪拓代表提出的“制定促进种业发展配套信贷税收政策”和江苏伟康洁婧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春良代表的“加快推进对市场主体实施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的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被确定为年度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牵头督办,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费高云领办。

仲夏6月,天气开始炎热。7日至9日,刘捍东率调研组走进盐城华人运通、神农大丰种业、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华种业东辛分公司等企业,实地了解“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在盐城、连云港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及财政、人社、农业、金融、税务等部门情况介绍,并与部分省人大代表进行交流。刘捍东指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市场消费逐步回暖、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按序加快推进等,财政收支局面将逐渐好转。市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积极“放水养鱼”,稳经济、保发展。

7月21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会上,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省税务局、江苏银保监局等相关负责人围绕建议办理情况作了汇报,并对代表的建议进行一一回应。据介绍,江苏及时出台“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助力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今年上半年全省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超过2700亿元。此外,各部门还表示,将继续执行当前已明确的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并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不断完善现有“苏农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性金融工具,为种业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有力彰显了我省大力保市场主体的决心,让“退税红包”实实在在发下去,企业信心真真切切提上来。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贯彻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的有力体现。打好各项政策“组合拳”,切实将政策的温度转化为市场主体的“体感温度”,全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更是彰显出我省扛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的奋力担当。

用心用情 写下厚植民生精彩篇章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如何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居家养老的可行性以及推进路径是什么?如何解决失能人员的养老问题?这些是关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亦是盘旋在人大代表心头的关切之问。

年初,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朱漫丽等11位代表提出的5件养老服务方面建议被确定为重点处理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牵头督办,省政府副省长胡广杰领办。

督办过程中,王燕文多次率队调研,实地察看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为该项重点建议办理打下良好基础。她强调,各承办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养老服务是当前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广大老年人的民生福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理建议的过程转化为落实法定职责、提升工作质效的过程,转化为反映人民意愿、改善民生水平的过程,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推动江苏养老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为加快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代表们纷纷出谋划策。有代表认为,要积极构建健全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视改进农村养老工作,加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也有代表建议,结合实际,社区居家养老不失为一项有效举措,要统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医养康养结合发展、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4月1日下午,在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处理建议督办会上,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医疗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作了建议办理情况汇报。经过讨论,大家的共识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作,积极应对好人口老龄化挑战,妥善解决好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更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大局。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表示,将强化重点项目推进,推动“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落地落实,努力满足全省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事关国家社会发展,事关每个家庭,事关每个人的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首2021年,“双减”无疑是热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一。年初的省人代会上,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小学副校长姚芳、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易杰祥等代表分别聚焦“双减”政策落实提出的三条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合并列为重点处理代表建议之一,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牵头督办、省政府副省长马欣领办。此次建议的办理涉及省委编办、省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科协等9个部门和单位。

“双减”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事。在顶层设计上,上个月,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凝聚全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共识,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双减”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综合治理上,各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召开一系列专题推进会、省际联席会和工作调度会,形成工作合力,为江苏开展“双减”提供了行动指南;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各有关部门紧锣密鼓联合发布系列新规,加大对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统筹,为“双减”工作夯实了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为让代表建议落地见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方协同发力、积极推进。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双减’政策的初衷,就是让教育回归纯粹本义,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听着督办会上有关部门报出的一系列工作举措和成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高金凤代表亲历和见证了整个代表建议办理过程,感受颇深。同样来自教育系统的姚芳代表感叹,“‘双减’工作推进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成效: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下降,家长的教育和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其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上飞驰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我省去年机动车保有量达2365.92万辆,其中苏州超400万辆,南京超300万辆。

车多了,往哪停呢?“停车难”问题愈发凸显。这也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关注,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林代表和徐州市城管局局长、党委书记徐建代表分别提出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和“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建议,被列为今年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秋林牵头督办,副省长储永宏领办。

5月,马秋林率调研组先后赴南京、徐州等地开展督办调研,实地察看公共停车设施、停车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临时泊位监管系统等建设情况。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要坚持多措并举,充分挖掘潜力、增加建设投入、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共享模式、完善智慧管理,不断提升停车设施使用效率和停车服务水平。

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停车问题事关百姓出行,更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考验。7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建议督办会。会上,省政府有关部门介绍,2021年、2022年将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供给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持续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今年以来,省财政已统筹下达省以上老旧小区改造资金20.7亿元,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江苏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建立了“停车指数”评价体系。在各有关单位及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省“停车难”问题将逐步解决。

加强规划 绘就“强富美高”壮美画卷

五月的丹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里,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在悄然萌芽,春风的温暖让大地里的绿枝有了往日的生机。16日这天,园内迎来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率队的调研组一行。站在这片农田上,大家切身感受到,从田头到舌尖,不仅是一粒稻谷价值的升华,更是一颗“粮”心的坚守。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园区是主阵地、主战场。目前,全省获批创建1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居全国第二,批准建设7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各地建设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园区900多个。

规划好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园区后,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是代表关注的重点。“有些区县农业产业园建设投入成本大,建成后运营收益少,无法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由于缺少集成性技术,未能形成综合性项目示范和特色产业。”结合前期的调研走访,今年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行政总经理荀荣,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科创投资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刘刚两位代表分别提出关于支持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合并列为年度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牵头督办,省政府副省长马欣牵头领办。

代表建议反映群众关切,会办方拿出过硬举措促进农业园发展便是最有力的回应:进一步聚焦农业主导产业技术和成果需求,以更大力度引进、示范和推广契合农业园区主导优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做大做强农业园区经济;继续支持省农科园壮大科技富民产业,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和特色化之路;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指导有关高校推动“科技改革30条”等科技创新和改革政策落地生效,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省各有关部门制定详细办理计划,深入园区重点调研,对代表所提建议逐一进行研究回应的同时,在督办会上明确道出了各自的任务书。

盐城市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示范园年累计推广新品种516个、实用技术103项,吸引3680余名返乡人员到园区投资创业就业;常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内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23个……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的征程上,我省现代农业园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尽心尽责护民生,润物无声惠民心。对于居住在城乡的你我而言,每一份最终落地的规划,都会对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围绕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对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代表们积极建言。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农工党南京市副主委(兼)程大林代表和常州市钟楼区委书记沈东代表针对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的“关于加大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力度,增强南京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探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的建议”被确定为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牵头督办,省政府副省长储永宏领办。

建议提出后,田间地头里接踵而至的脚步,带来的是建议办理热度的不断升温。“建议办理过程中,我们积极指导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导完成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报审”“我们将积极支持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市级试点,支持各地对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压缩用地报批时限;尽早正式上线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项目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紧扣要点,一一施策。为做好我省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把代表建议办好办实,省人大常委会打出“组合拳”。4月和7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率调研组一行在走访省自然资源厅听取相关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赴南京江北新区、常州钟楼区等地现场督办,并召开督办会,与代表、各会办单位共同谋划、商量对策。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还将做好听取审议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草案编制情况报告,作出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保障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决议并做好立法调研项目,以法治方式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发展保驾护航。

蓝图已经绘就,路径更加清晰。以这次重点代表建议督办为契机,系统完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法治化进程,值得期待。

走访、回访、视察、座谈,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交办、督办、答复、问效,变“办文”为“办事”……一举一动间,代表建议在落实中见效。如今,是检视收获的时刻,更是展望未来的节点。在倾听人民呼声与回应人民期盼上下功夫,在谋划长远问题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上做文章,相信江苏定会让各项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迈出坚实步伐。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代表养老
养老生活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