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管服”背景下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如何优化
——以N单位为例

2022-09-23周海敏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放管服科研经费

王 培 周海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进步。“十三五”时期,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从最初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且我国从事科研工作总人数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中美贸易战中凸显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反映出我们还缺乏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尴尬?是对科研投入不够还是对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不科学?

一、科研经费管理思路的变化

(一)过程管控思想

1998年到2017年,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更多的是“过程管控”。每个项目都有细致的预算、规矩的执行、严格的审计。这种管理思路认为各项事情都可以设计出来。特别在当今时代,人们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和判断力,可以预测、指导甚至控制各类活动,包括科研活动。故此认为关注过程控制是合理的,有利于防范风险,规避滥用挪用科研经费,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需要以过程管控来帮助约束。

但从近年来科研人员的呼声来看,似乎严格的过程管控捆绑了有效的科学研究创新。科研人员疲于应付审计验收、合规报销,更有甚者本末倒置,缺乏创新研究。

(二)结果导向思想

多数的创新都是科学的新发现或者意外之举,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试错。因此,另一种管理思路应运而生:结果导向。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强调出台政策,给科研人员松绑、包干制试行、加大激励等,以期活跃科研,创造优越科研环境。

可以看出,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把握指导思想并制定相关政策。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进一步强调相关科研优惠政策落地实施,并附之以相关部门责任主体,做到落实到位。

二、N单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优化之路

N单位是省直属农业科研单位,从2017年以来关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方面文件汇总(详见表1)情况反映出:N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经历了“过程管控”、“结果导向”两个阶段。2017年的管理文件是基于《关于进一步完善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实施意见》制定的,着重强调规范,强调过程管控;2018年的管理文件是基于各种审计或者项目验收出台的;2019年的管理文件是基于省政府要求重视成果导向、给科研人员松绑的背景修订的。

表1 N单位2017 -2019 年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相关文件汇总

作为省直属单位,N科研单位依据省相关指导性意见和审计意见出台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因此,“报销繁”问题表现在科研单位,但根源却不一定在科研单位,而可能在政策环境、特别是财政监管方式和绩效评价方式;“报销繁”问题表现在财务管理环节,根源不全在财务管理层面,而在于制度体系。从N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更加适合科研环境的指导性文件,并相应调整财政监管方式和绩效评价方式,地方将中央政策尽快落地,为科研人员松绑,上通下达。完善优化20多年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及制度,任道而重远,但我们必须乘风破浪,既为科研提供优渥的土壤,又合理有效地监管财政资金,需要“放管服”三方面有机结合。

三、“放管服”背景下优化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建议

科研管理过程是一个博弈过程,是管理者和使用者相互促进、共同融合的过程。管理成本不仅表现在运行过程中可计量的成本,也体现在对各类主体时间精力的不可计量的耗费。因此,根据“放管服”指导思想,需从思想、道德、制度、内控等各方面协同,减少内耗,发挥相应的甚至更大的效用。

(一)加强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服务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科研人员申请经费不是为了浪费资源,徇私舞弊,而是真正想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必要的奖励是科研成果水到渠成的体现。相关管理服务人员主要是为科研服务,使科研活动持续有效进行,并实行必要监管。只要相关人员共同目标一致,终极思想会有机融合在一起。

1.加强科研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底线思维教育。勿忘初心,坚持科研使命,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宣传,树立模范典型。

2.建立对科研人员的基本信任。加强相关管理服务人员意识教育,建立基本信任,预测违规动机和诚信成本,避免为规避0.1%的风险,发生99.9%的工作成本。

3.完善科研人员违规惩处制度。将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追责和惩戒。

(二)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

1.构建财务信息平台,实现政采资一体化。建立“网上预约+自助投递+电子档案”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形成快捷、方便、安全的闭环报销平台。

2.实现业财融合,打破信息“壁垒”。将单位科研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有机融合,使科研服务平台延伸至经济活动末端,做到各个系统有机嵌入,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数据,减少隐性科研耗时耗力成本。

3.加强政策研究,积极进行沟通。以国办对科研经费管理思维改变为契机,争取符合科研单位发展的有利政策。比如结果导向下的科研管理是否可以取消财政经费执行进度考核,是否可以争取试点取消政府采购等严格过程管控,真正做到科研合理,尊重科学。

4.因地制宜,落实科研财务助理政策。有条件的科研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或者兼任科研财务助理,实现从项目申报到结题验收周期服务,各司其职,提高效率。

(三)将内控体系嵌入科研管理生命周期

建立单位内控体系,以资金流为主线,对单位整体经济活动各个环节梳理排查,对现有制度查漏补缺,明确不相容岗位,搭建动态风险评估框架等,将内控体系嵌入科研管理生命周期,努力形成“全面覆盖、流程清晰、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

(四)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方式

1.项目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绩效导向,以“重过程向重结果”为引领,建立分类绩效评价,健全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同评价指标,通过各个领域体系研究,完善分块评价指标,引导科研资源向优秀人才和团队倾斜。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提高检查效率,实行随机抽查督促,推进监督检查数据汇交共享和结果互认。审计结果从严格合规到合理,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运用。

综上所述,按照科学规律制定相关政策,科研事半功倍。本文在国家对科研管理大政策背景下,结合N农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情况,深度剖析科研管理财务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提供一些管理思路。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放管服科研经费
军工科研单位民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