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汉:深化制度建设持续推动涉粮领域“去腐生肌”

2022-09-22罗怀鼎杨涛

廉政瞭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宣汉县腐败问题监委

文 罗怀鼎 杨涛

“专项整治以来,已立案审查调查19件19人,其中留置人数4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先后有25名粮食企业工作人员向组织主动说清问题,主动上缴违纪资金55.63万元……”一项项数据展现了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所取得的积极进展。

自粮食购销领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深挖细究个别粮商与相关粮食企业工作人员的异常交往行为,严查快处了一批涉案金额较大、影响恶劣的粮食领域腐败案件,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同时,坚持“惩、防、治”相结合,推动涉粮领域系统治理取得突出成效。

边查边治 筑牢粮食“安全线”

“涉粮人员看似行政级别较低,但对粮食收购储存、仓储管理、出库轮换等具有决定权,而内部监督缺位、外部监督太软,这样就必然会出现腐败风险……”在以案促改专题讨论会上,该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唐攀锋表示。

在查办案件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着力深化“警醒效应”,持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涉粮案件查办信息,并结合查办的典型案例,组织召开全县粮食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力促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针对以往粮食购销领域存在的“监管真空”,该县纪委监委有机结合“纪委书记盯粮库”工作,建立县纪委书记(班子成员)包点监督、1个纪检监察室+1个派驻(出)纪检监察组联动监督的常态化监督体系,并结合粮食企业现状,每月动态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监督,真正确保涉粮业务规范运行,将监管工作落实在制度上、执行在工作中。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还注重纪巡审联动监督,聚焦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紧盯粮食管理、收购、销售、存储等环节,突出对涉粮单位政策落实、责任履行情况的‘全链条’延伸监督,严防基层粮库出现‘靠粮吃粮’的问题。”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曹晓彬介绍道。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以制度堵塞漏洞,督促发改、审计、财政、市场监管、农发行等行业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制定《宣汉县“粮库”巡查专员制度工作方案》,落实局长、行长等主要负责人定期巡库举措,督促案发单位党组织深入查找制度漏洞,先后修订完善了《宣汉县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宣汉县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据悉,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完成问题20余个,建章立制8项。

追根溯源 激发企业“新活力”

“粮食企业政策性、经营性没有分开,管理体制机制落后,改革遗留问题较多,且大部分粮食企业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曹晓彬感慨道,治标更需治本,推动解决案件背后所暴露出的行业性问题,促使粮食企业焕发新活力才是根本所在。

为此,该县纪委监委还推动相关部门将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调整为县发改局管理,并启动实施企业重组改制,初步完成9家国有粮食企业公司制注册登记,正在制定县粮食企业改革方案,积极推动政策性和经营性分离。同时,优化县级储备粮油保管费用及利息补贴拨付方式,专项预算资金500万元用于保障县级储备粮油费用利息补贴、超标稻谷收购处置费用、粮油质量检查费用等,储备5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到龄职工“退一清一”原则解决粮食系统拖欠社保遗留问题。

在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看来,赋予粮食企业新的发展活力,是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最终落脚点。只有持续做深做实办案“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日常监督、问题整改、系统治理,真正达到“去腐生肌”的效果。

“这种追根溯源式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不仅净化了涉粮领域市场环境,也让我们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活政策优势,高位推进企业的发展。”宣汉县樊哙粮油食品站站长曹洪直言道。

如今的樊哙粮油食品站,早已摆脱举步维艰的窘境,成功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下属公司已拥有老腊肉、休闲食品、土特产等多条生产线共计80余个品种,持有“百里峡”“巴山大峡谷”两个省市著名商标。截至2021年底,该站所属公司已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猜你喜欢

宣汉县腐败问题监委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刍议医学科技新闻腐败问题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杭州市村干部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宣汉县成立青脆李种植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