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筠连:“三资”提级监督促进小微权力阳光运行

2022-09-22黄宇秀许然通讯员王稀

廉政瞭望 2022年16期
关键词:筠连县三资督导

文 黄宇秀 本刊全媒体记者 许然通讯员 王稀

“关于腾达镇新合村九组原组长林华开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的问题,我们是在信访举报中收到的线索。”近日,宜宾市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向记者提及此前该县在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中查处的案件。

由于在组道公路整治中,将村民集资的材料运输费4500元予以侵吞,私自支取集体土地收益款2.1万元,并挪用4000元用于个人开支,林华开受到政务记过处分,违法资金已全部收缴。

“林华开等案件的查处,暴露出了部分村(社区)‘三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该情况,该县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紧盯重点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对村(社区)集体“三资”实现有效监管。

“对症下药”展开联合督查

“经过分析研判,我们选取了集体‘三资’规模较大、群众信访举报较多、问题矛盾较突出的12个村作为‘三资’提级监督的试点村,开展联合督导。”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找准监督切入点,今年6月,筠连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相关单位对12个“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村开展了一场集体“三资”的联合督导。

其中,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苏端炯参与到了大雪山镇四景村、联合苗族乡甜竹村、团林苗族乡新阳村的集体“三资”联合督导中。

“个别村做账迟缓、对零星工程的施工方资质把关不严、相关工作经费的发放对象存在偏差、‘逢会必吃’问题较突出……”苏端炯向记者表示,在督导中,他主要关注的是集体“三资”中的资金问题。对于能现场整改的问题,村上随即进行了整改。对于一些无法现场解决的问题,苏端炯与相关村组干部进行了沟通,持续跟踪帮助解决。

在督导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严加林发现,个别村对资源、资产的利用率不够高,对扶贫资产的维护较差,相关责任未落实。“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三资’规模上有畏难情绪,怕担责就不花钱、怕赔钱就不钻研。多数村更倾向于使用产业扶持基金进行定额投资,但实际效益较低。”

“通过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的提级监督方式,不仅全面盘点各村(社区)集体‘三资’情况,还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建立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做到了资金账目清、资产底数清、资源分布清、主体归属清、债务债权清。”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已清查核算12个提级监督村集体资产1.62亿元,发现集体“三资”问题34个、线索4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一线监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联合督导主要是找问题,“一线监督”则是对提级监督的进一步深化,促进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

“跟联合督导组反馈的情况,我们镇聚焦村(社区)集体土地、集体企业和资产、资源的承包、经营和租赁情况,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等重点事项,细化了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对‘三务公开’开展常态化监督,让村级事务运行可视、可查、可纠。”筠连镇纪委副书记李恒表示。

“现在公开栏不仅公示村务支出和收入、村集体经济收益及支出等村里大小事,还公开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办事流程等,方便大家了解和监督……”在筠连镇丰收村公示栏旁,围观的群众说。

李恒介绍,根据小微权力运行清单,该镇纪委监委整合了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纪检监督小组等人员力量,建立乡(镇)纪委委员包片联系指导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协作管理机制,发挥“一线监督”力量,延伸监督触角到基层“末梢”。

对此,筠连镇丰收村支部书记杨道均的感受颇深。“之前,许多村干部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有时候会出现推诿扯皮等情况,时间久了群众对干部产生了信任危机。如今,小微权力运行清单推动形成干部怎样当、村级事务怎样议、‘三资’如何管的规范化机制,这既是对干部的约束,也是对干部的保护。”

“除了发挥纪检队伍的‘一线监督’力量,还要注重广开言路,收集群众关于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筠连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为提升集体“三资”监管实效,县纪委监委督促各乡(镇)以“院坝会”“访廉问廉直通车”等形式,接受群众评议。目前,该县已向群众公开公布“三资”信息2200余次,5500余条。

猜你喜欢

筠连县三资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阳光财务——嘉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做法
2014年我国认定150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