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高校巡察监督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2022-09-22曲雁

廉政瞭望 2022年16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总书记监督

│文 曲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巡察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健全完善,高校巡察监督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对于推动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了充分的保驾护航作用。然而,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高校巡察工作也存在诸多需要深化改革的方面,推动高校巡察监督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

坚持以政治巡察为根本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党中央明确将巡视定位为政治巡视,而不是业务巡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这些重要论断为推动完善高校巡察监督指明了工作方向,为巡察监督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高校巡察工作要坚持政治巡察定位,突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的建设,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

近年来,高校巡察工作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根本任务,有力维护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障了师生利益、服务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确保了高校巡察监督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理解和把握高校政治巡察的内涵,是坚持巡察监督的政治定位的基础。在高校发展建设中,巡察监督要进一步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就必须时刻把握巡察工作的本质要求,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深化对政治巡察要求的理解把握,提高做好新时代高校巡察工作的政治把握能力和专业水平。

深化推动高校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并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监督专责机关作用,协助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探索深化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

巡视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与其他监督能否形成合力至关重要。对于高校巡察监督来说同样如此,需要着力推动巡察监督和其他监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当前,由于高校不同监督形式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各个监督形式之间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使得高校的监督体系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巡察监督有其自身特点,与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有所不同。因此,推动高校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开展时要把握好高校监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在优化高校监督体系的整体运行时,可以突出巡察监督在整体运行中的枢纽地位,即以巡察监督作为抓手,建立以巡察监督与不同监督形式之间的联动机制。这就需要以巡察监督的运行路径作为主线,明确在不同阶段中不同监督形式应该配合开展哪些工作、发挥什么作用,做好职责分工,并明确监督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形成合力,也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充分运用高校巡察监督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高校巡察监督就是要净化校园政治生态,铲除象牙塔腐败的土壤,推动高校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的完善。因此,高校巡察监督应当充分运用好巡察监督成果,提高巡察监督的综合效应,让巡察监督发挥更大的正外部性。

从巡察监督的定位出发,高校巡视监督效能主要体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遏制腐败、倒逼改革、促进治理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或产生的效果。运用好高校巡察监督成果,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发现并推动解决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要对精准发现高校二级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问题线索严格移交办理,充分发挥巡察工作的威慑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抓好巡察整改全过程,杜绝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将巡察反馈意见束之高阁,特别是在高校内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要高度警惕巡察整改不落地的问题。

此外,还应认真梳理巡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改革完善的意见建议,在推动高校深化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巡察工作可以结合高校发展目标和各二级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巡察监督的任务,可以更加明确巡察监督的方向,同时提高现实针对性。

推进高校巡察监督数字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门设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章节,并对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出明确部署。

数字治理也在深刻影响着监督工作,大数据监督成为提高监督成效的重要手段。对于巡视监督而言,运用大数据可以有效破解巡视监督信息匮乏的困境,可以极大提高监督效力和质量。高校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然而在运用技术开展监督方面却还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巡察监督数字化建设,应当切实落实巡察监督数字化的创新思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服务巡察工作开展,加快构建贯通信息平台,为巡察监督有效发挥提供数字技术支撑。在高校层面,可以构建巡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巡察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通过平台及时报送,实现上情和下情便捷、高效的互通传达,适时了解掌握巡察工作动态、了解掌握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和移交线索办理的进度,促进高校巡察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加强高校巡察监督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推动实践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高校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巡视制度可以有效、管用,关键是要用好。

巡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巡察是在巡视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对巡视监督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

对高校巡察监督进行理论研究,首先要深入分析巡视巡察一体化的实现路径问题。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巡视和巡察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深化巡视巡察一体化发展,实现上下联动,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相互借力,更好地发挥利剑作用。

其次要系统研究高校巡察监督的特点和规律,充分突出高校的特征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高校巡察监督应当探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巡察工作规划、年度计划报备制度,同时还应当在理论层面深入研究高校建立巡察工作约谈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为高校巡察监督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此外,应当对不同高校中涌现出关于巡察工作的有效举措进行理论总结,提炼可以推广的成功经验,推进高校巡察监督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总书记监督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夯实监督之基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