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长桁架薄壁T形槽导轨加工技术

2022-09-20彭华武彭洪涛潘喜利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铣刀点焊装夹

彭华武,彭洪涛,潘喜利

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116

1 序言

图1为大型细长桁架式T形槽薄壁零件,是某装填装置的重要导向部件,其T形槽导轨长度为8m,T形槽单边壁厚(3.5±0.5)mm,槽底厚度(3.5±0.5)m m,槽宽(166±0.3)m m,深度66mm,加工后质量控制在260kg以内。

图1 大型细长桁架式T形槽薄壁零件

2 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1)刀具选择不合适 本例材料硬度在30HRC以下,传统铣削方法使用普通三面刃铣刀(见图2),速度较慢,可满足切削加工要求。但是切削阻力较大,加工薄壁处工件振动严重,出现刀具后刀面急剧磨损和崩刃现象,且容易造成刀具折断。对于此件来说,金属去除量非常大,变形量也很大。

图2 传统普通三面刃铣刀

(2)铣削方式不合理 细长薄壁件长达8m,薄壁T形槽两侧导向面的壁厚<3.5mm,槽底滚道面厚度为3.5mm,且深度达66mm。加工刚性差,当采用逆铣时刀具“挖刀”,产生过切现象;当采用顺铣时刀具“让刀”,产生欠切现象。两种铣削方式都难以克服工件刚性差的问题。为保证较为正常的切削状态,首先要提高工件的加工刚性。

(3)工件装夹困难 工件只有处于正确的加工位置,才能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特别是关键尺寸,薄壁槽两侧面和槽底厚度在3.5mm以上。操作人员需要多次在机床上反复进行测量、试切和调整共3个步骤的操作,才能保证工件处于上下、左右方向合适的位置。装夹时如果采用的压紧力、方向及作用点不合理,也会引起工件变形,严重的甚至造成报废,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性较高。此外,由于工件细长,压紧力过大会造成工件变形;压紧力过小工件会产生位移,造成不合格品,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装夹和找正方案,实现工件的准确定位和快速安装。

(4)受焊接和切削残余内应力的影响 细长焊接件加工完成后,松开压板,工件发生“S”状形变(见图3),直线度较差。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削路线和切削用量,减小切削变形,是保证薄壁槽直线导向作用的关键,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3 工件发生“S”状形变

3 改进后的加工措施

改进后的加工措施如下。

1)采用可转位涂层合金槽铣刀代替传统的三面刃槽铣刀[1]。传统的T形三面刃铣刀切削速度vc=50m/min,加工效果差;新型可转位涂层合金槽铣刀(见图4)切削速度设置在vc=250m/min,同时采用较大前角、错齿排列方式[2,3],切削阻力减小,可明显改善振动现象。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切削效果,本例采用数控龙门可升降式横梁铣床加工,尽量降低横梁高度,从而提高机床实际加工时工艺系统的刚度。

图4 新型可转位涂层合金槽铣刀

2)增加薄壁处的加工刚性[4]。通过焊接工艺加强筋的方法增强薄壁件整体刚性(见图5)。加强筋采用矩形管形成包围式整体性结构并进行点焊,避免吊装引起的变形;点焊在工件需要进行补强加工刚性的位置,使工件在刚性最弱处的加工刚性得到增强。点焊加强筋时需要捶击焊点位置,减少点焊工艺拉筋引起的焊接变形。此外,点焊位置还须满足压板压紧位置的需要。

图5 通过焊接工艺加强筋的方法增强薄壁件整体刚性

3)用“绷线法”找正试切工件。工件刚性增强后,不容易产生过大的形变,从而增加操作人员找正试切工件的难度。使用“绷线法”(见图6)检测工件加工余量是否均匀,可减少操作人员反复检查试切工件直线度的工作量。

图6 绷线法

4)加工工艺优化,细化加工步骤,增加精基准铣削工步。找正后可以在工件底面见光,使底面平整,图7所示为铣精基准。有了精基准,就为下一步加工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①使用点焊的工艺拉筋作为增加的工艺凸块,工艺凸块可以起到作为压紧点的辅助增强工件刚性的作用。②采用夹的方式可将弱刚性薄壁零件围成整体形式,提高整体加工刚性。③采用顶的方式增加槽底的切削支撑力,避免底齿让刀后回弹尺寸不合格。④采用挤的方式,加工时采用顺铣的铣削方式,使切削力指向挤的方向,多维度减少工件振动,从而全方位提高装夹效果和可靠性(见图8)。

图7 铣精基准

图8 全方位提高装夹可靠性

图9 分段去应力及插铣法

5)结合使用分段去应力法和插铣法[4]。分段去应力及插铣法如图9所示,将工件分为7段用插铣法释放应力,避免过长距离加工热量累积和内应力引起的变形。分段切开后相当于分散其应力集中变形;插铣法的好处是轴向受力切削,减少薄壁处的加工振动和变形。此外,再采用减小破坏工件切削刚度法,从加工刚性最差位置开始加工,避免过早对工件刚度的破坏,保证加工刚性。最后采用对称铣削法编程,小切削、大走刀方式对称加工,进一步减少金属切削时产生的工件变形。

4 注意事项

1)铣T形槽时,切屑不易排出,切削产生的大量热量也不易排出、散发,应加大切削液流量和速度,避免产生塞刀、夹刀而损坏刀具,从而提高加工面的表面质量。

2)在铣薄壁槽时,切入、切出时采用圆弧渐进、渐出方式,并适当降低进给速度,提高切削平衡性和刀具寿命。采用该方法刀具切入、切出平稳,不留切削痕迹,不产生振动,对于加工弱刚性材料更应如此。

3)粗铣T形槽时,深度方向可留1mm余量;精铣底槽时,将深度一并铣出到尺寸要求,可增强薄壁槽铣削时的平稳性。

5 结束语

本项加工技术适用于桁架薄壁槽导轨加工。凭借加工经验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优化铣槽刀具和装夹方法,提高工件刚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方法,解决了T形槽薄壁零件的“S”状形变问题,加工精度得到明显改善,加工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受到用户的好评。

猜你喜欢

铣刀点焊装夹
铣刀头可正反转的铣刀设计
木工榫槽机柄铣刀运动力学特性分析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基于多件装夹方法的数控夹具设计研究
基于约束关系图的零件装夹规划
木工螺旋齿圆柱铣刀运动力学特性分析*
微型电磁继电器铁芯组点焊工艺参数的仿真优化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基于动态电阻曲线实现电阻点焊的自适应控制
应用Cimatron软件加工“有去无回”类型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