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际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

2022-09-17张思凝吴然

生态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谱物种聚类

张思凝,吴然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际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

张思凝*,吴然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 611756

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是城市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的重要议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近二十几年(1999—2020)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将检索并剔除重复后的770篇文献导入Citespace 5.7.R2中。进一步分析了其时间与期刊分布,学科与研究方向分布,及国家与机构合作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外文文献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文献共被引分析与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并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了其研究热点;突现词突发性探测算法分析了其研究前沿,包括四大方向:城市化对生物同质与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城市绿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与参与性。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与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Citespace;城市生物多样性;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

0 前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颁布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我国签署了该公约,旨在加入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至今共19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但据2010年与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均显示并未实现遏制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目标[2,3]。而我国与全球其它国家或地区相比,虽处于较领先水平,但仍未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4]。可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

如今,城市化越演越烈,预计2050年将有67%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达297个,城区面积约占20.50万km2,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1]。城市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热点区域[5]。这使得以城市为基底的空间尺度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尺度。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6],并有利于构建物种丰富且结构稳定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7]。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质量产生积极影响[8]。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实现的重要目标。

城市生物多样性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相关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6]。近年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生态系统动植物的丰富度与栖息地结构[8,9];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绿地的构建与策略[10–12],等等。当前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理论仍需进一步验证,其研究方法缺乏对传统生态学方法的拓展,并需开展多时空多尺度研究,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关系研究等[6]。并且,需结合交叉学科共同建立完整方法体系。如,作为生态与风景园林联系起来的有效桥梁[13],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论可结合风景园林学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因此,亟需科学的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利用Citespace 5.7.R2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9—2020年城市生物多样性相关研究的外文文献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分别对其基本特征,文献共被引聚类,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了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国际上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与基本情况,以期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Web of Science中的核心合集为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1年8月22日,以“TS=(“urban biodiversity”) OR TS=(“species diversity” AND “urban area”) OR TS=(“biodiversity” AND “urban green space”)”为检索公式,时间跨度为1999—2020年,剔除重复后得到770篇文献(本文仅针对研究性论文与综述)。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Citation Space)是由陈超美教授利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以分析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状况[14]。笔者将770篇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 5.7.R2中,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与调制,进一步分析了其时间与期刊分布,学科与空间分布,国家与合作机构分布,文献共被引分析知识图谱,以及其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的共线网络图谱等。并总结了外文文献中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2 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基本特征分析

2.1 时间与期刊分布

如图1,城市生物多样性外文文献发表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1999年至2010年呈缓慢增长,但2010年以后,文献量不断攀升,呈快速增长态势。这与2010年为联合国确定的生物多样性国际年,却并未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有关。也与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有关。致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此外,由于学科分布较广泛,其发表的外文文献涉及的期刊类型也较广泛,呈现出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其中,排名前十的来源出版物如表1所示。其中,发行量最高的是杂志《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2 学科与研究方向分布

尽管检索结果所得文献数量较少,但该领域却涵盖了65个学科。其中,排名前十的是生态学(Ecology)、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Studies)、生物多样性保护(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地理学(Geography)、自然地理(Geography physical)、区域城市规划(Regional Urban Planning)、植物科学(Plant Sciences)、林学(Forestry)。这说明城市生物多样性已然形成了跨学科的交叉发展形势。此外,该领域共囊括了49个研究方向。最热门的当属环境科学研究、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学。其次是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区域与城市规划、绿色与可持续科技、及各学科之间交叉形成的研究方向。

图1 城市生物多样性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图(统计时间:2021/08/22)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by year regarding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urban biodiversity (statistical time: 2021/08/22)

表1 排名前十的期刊

2.3 国家与机构合作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研究国家(宏观)与研究机构(中观)合作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可发现,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产出占比5%以上的国家是:美国(148篇、19.2%)、英国(108篇、14%)、澳大利亚(89篇、11.6%)、德国(81篇、10.5%)、中国(75篇、9.7%)、法国(48篇、6.2%)。如图2所示,节点越大,说明发文量越高。

其中,美国在共线网络图谱中的中介中心性最高(0.28),说明其在合作网络中处于最关键的地位。其次,分别是英国(0.27)、澳大利亚(0.22)、意大利(0.15)、比利时(0.13)、捷克(0.12)、波兰(0.11)、荷兰(0.11)、德国(0.1)、丹麦(0.08)、瑞典(0.06)。法国和中国中介中心性一样,均为0.04。可见,欧洲国家形成了最重要的合作关系网络(图2)。

另外,城市生物多样性机构合作关系图谱如图3。发文量前五的均来自西方国家核心机构,中国科学院排名第6位。在前50名中,除中科院以外的中国科研机构有香港大学(17)、北京林业大学(32)、重庆大学(44)。而其他亚洲科研机构入围前50的仅新加坡国立大学(23)与东京大学(30)。但欧洲国家科研机构有23个、澳大利亚9个与美国8个。这也说明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几乎集中在欧洲国家、美国与澳大利亚,其成果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并且,中国相关研究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图2 国家合作共现网络图谱

Figure 2 Collinear Network Atlas for National Cooperation

图3 机构合作关系共现网络图谱

Figure 3 Collinear Network Atlas for Institution Cooperation

3 城市生物多样性文献共被引分析

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是指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了第三篇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14]。文献共被引分析能帮助了解研究论文的共被引情况,也能聚合相似研究以形成主要的研究聚类[15]。本文选择了更精确的LLR(log-likelihood ratio, p-level)对数似然算法进行聚类运算,以在施引文献的不同位置提取聚类标签。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770篇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将Citespace参数设置为1999年至2020年,一个时间切片为1年;连线阈值选择COSINE算法,主题词来源选择题目、摘要、作者、关键词;节点类型设置为“reference”;设定时间片为TOP30;可视化模式选择为静态。经过聚类算法处理后,其参数Modularity值为0.5746(Q>0.3),表示得到的网络结构显著。Silhouette值为0.8693(S>0.7),说明聚类结果具有高可信度。并得到了339个网络节点,1588连线数,聚类网络密度为0.0277。

最终,共得到10个共被引聚类,聚类从大到小按照#0到#9进行编号。为更准确地进行描述,本文将在每一个聚类内提取LLR算法中排名第一的名词作为该聚类的标签。

其中最大的聚类为#0,按照LLR聚类算法可命名为“城市地区”。表2显示了前十个共被引聚类,及在LLR算法下得到的排名前三的名词性术语。这些聚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基础。分析可知,节点被引频次大于20次共有22篇文献(#0聚类15篇,#1聚类4篇,#2聚类1篇,#3聚类1篇,#5聚类1篇)。

最后,以LLR算法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图4)。最重要的前三个聚类分别是:城市地区(#0聚类),功能组团(#1聚类)、城市环境(#2聚类)。

3.1 #0聚类:城市地区

#0聚类是文献共被引图谱中最大的聚类,共包含92篇文献。S=0.904,说明聚类可信度极高,且聚类内文献相似性很高。图4可知,#0聚类形成了最关键的聚类(黄色),且该聚类文献时间跨度为2008—2020年,形成的平均年份是2014年,表明该聚类较新。

从聚类命名来看,该聚类是集中在城市地区的研究。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更好地理解城市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日益紧迫。该聚类内文献也一再强调了城市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濒危植物栖息地的重要性。进一步对聚类内的节点分析可知,其中最活跃的引用该聚类文献的文章是M. von der Lippe, S.等人发表的《CityScapeLab Berlin: A research platform for untangling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biodiversity》[16]。该文献引用了0#聚类92篇文献中20%的文献。主要介绍了柏林CityScapeLab——由柏林—勃兰登堡高级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与柏林科技大学的领导下,以开发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概念化方法为主,结合实际应用,能有效理解城市化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之间联系的实验研究平台。其次是Zobec Marco(2020)发表的《Perception of urban green areas associated with sociodemographic affiliation,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acceptance stripes》[17],引用了0#聚类中15%的文献。其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必须考虑市民评价,结合生态、社会和美学评估,满足居民的需求的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该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来自Myla F. J. Aronson (2014)[9],其突现值为10.82,说明该文极具代表性。

表2 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前十个共被引聚类信息

图4 文献共被引分析

Figure 4 The map of co-cited references analysis

3.2 #1聚类:功能组团

该聚类包含56篇文献,S=0.755。LLR将其标记为功能组团,城市生境结构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以“功能组团”作为该聚类标签。形成的平均年份是2009年。但进一步对聚类内节点分析可知,该聚类更多集中在城市生境的研究,如城市化作用下产生的新的人工生境结构与影响;不同城市肌理与结构对栖息地的影响;不同城市功能组团下物种丰富度情况等。

该聚类中最活跃的文献是Mark A. Goddard (2010)[18]发表于《》的《Scaling up from garden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s》。该文献引用了#1聚类中25%的文献。同时,它也是所有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被引频次为93,burst=8.8,极具代表性。

3.3 #2聚类:城市环境

第三大聚类包含了51篇文献,S=0.829。#2聚类时间跨度为2002—2020年,形成的平均年份为2007年。该聚类集中在城市绿地方面的研究,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对保护特定物种的存活与保护路径;人类种植和主导的土地覆盖中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评估;影响野生动物友好型花园管理的社会和生态因素;城市植物的性能和维系的基础特征等。

该聚类中最活跃的文献是Faeth Stanley H(2011)[19]发表的《Urban 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mechanisms》。该文献引用了#2聚类中20%的文献。该聚类中所有文献的被引频次相对较低,最高的只有20次,来自Gaston, Kevin J.(2005)发表的《Urban Domestic Gardens (IV): The Extent of the Resource and its Associated Features》[20]。该文以谢菲尔德市的私人花园为例,研究了私人花园对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 城市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4.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况。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能说明同一篇论文中不同关键词的关系,以及该文献集所代表的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联系。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直接分析作者的原始关键词和数据库的补充关键词,能有效帮助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Citespace中Node Type选择关键词(Keyword),每个时间切片为Top50,连线强度选择COSINE,网络裁剪使用“MST(Minimum Spanning Tree) + 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 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s”。最终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5)。共得到了211个关键词节点,111个连线,密度为0.005。

图5中圆圈节点代表的是关键词频次,频次越大,圆圈越大。带有紫色外圈的节点说明其中介中心性最高。其中,频次大于100的共有10个。最大的圆圈是“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频次331,中介中心性0.35。其次是“保护(Conservation)”,频次211,中介中心性0.76;“城市生物多样性(urban biodiversity)”,频次201,中介中心性仅0.02;“城市化(urbanization)”频次196,中介中心性0.44; “多样性(diversity)”频次159,中介中心性0.31。中介中心性超过1的两个关键词是:“植被(vegetation)”(1.50)与“环境(environment)”(1.01)。近五年内(2016—2020年),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感知(perception)”、“灭绝(extinction)”与“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图5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Figure 5 Keyword co-occurance network

此外,对关键词共现进行时区可视化分析,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图6)。图中圆圈节点表明了文献集中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而出现后的文献数量越多,圆圈则越大。而图内线条则表示了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可见,直到2004年才有了核心关键词,并与往后的研究密不可分。图6可清晰地看见近二十几年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关键词的时间变化,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

4.2 研究前沿分析

利用突现词突发性探测算法(Burst Detection)可确定特定领域的研究前沿。在Citespace中利用术语类型里“Burst Terms”对主要名词术语进行突发性探测算法分析,以对施引文献所用的单词的频次进行突现分析。最后得到了361个节点,1568个连线,密度为0.0241。得到突发性探测算法分析图谱(图7)。并提炼了前十篇突发性文献(表3)。进一步将高突现度关键词的施引文献分析归纳整理可知,近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呈现四大研究方向。

4.2.1 城市化对生物同质与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在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城市化均是生物同质化的主要原因[21–23]。那些“适应城市”的生物开始变得普遍,在城市化野蛮扩展的今天,生物区系均质化更加严重。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成沿城市梯度递减,城市中心的物种丰富度最低[24]。另外,城市物种丰富度和密度主要由人为因素,如土地覆盖类型改变、空间异质性、城市化强度等造成[9]。城市化可以增加或减少大多数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22,23]。如鸟类的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着城市化的加剧而降低。在受干扰程度最低的生境中鸟类群落差异最大,而在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生境中相似性最大[25]。大多数植物的研究表明,随着适度城市化,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23]。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在城市中相对于荒地都经常增加[26,27]。Nicholas S.G. Williams等提出了能预测城市环境对植物群影响的概念框架,能有效促进城市植被的可持续管理与多样性保护[28]。但与此同时,城市也更好地保护了濒危物种。如,澳大利亚城市30%的濒危物种在城市[5]。并且,城市能更好地保留大多数的本土物种。

图6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

Figure 6 Keyword co-occurance network in timezone

图7 突发性探测算法分析图谱

Figure 7 The atlas of burst detection analysis

4.2.2 城市绿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们从城市绿地中获取的心理与生理受益会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的物种丰富度(植物与鸟类)与游客个人幸福感[29],及身体健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0]。此外,随着全球城市化强度不断增加,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城市绿地合理与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M. F. J. Aronson等人[31]提出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管理不同的城市绿地,以提高城市绿地的栖息地质量,并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创建城市生物多样性管理与保护平台。研究表明,公园是城市绿地中物种最丰富的绿地类型之一。虽然基质效应对其物种丰富度具有负面影响,但城市公园内的生境多样性和微生境异质性能有效提高物种丰富度[32]。此外,私人花园也是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M. A. Goddard[18]等人提出应建立“野生动物”管理的鼓励性机制,结合私人与公众绿地,形成从社区花园到城市公园的不同规模绿地的整合网络。

4.2.3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

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众多,但众多研究表明关键因素主要有五点。1)J. Beninde等人[33]对全球75个城市的大量分类群中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首次的整合分析,认为增加城市栖息地斑块面积(大于50公顷的绿地面积为最佳),以及建立绿色廊道网络是维持高水平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策略。2)异质性的植被结构与保留本地植物特征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25]。3)虽然许多保护方法倾向于将重点放在城市环境中的残余生境和本地物种,但考虑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34]。4)研究表明,土地覆盖类型决定了城市植物区系与多样性,也影响了生境多样性[35]。城市景观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显著[36]。通过景观多样性保护对物种生存环境-栖息地的保护才是关键所在。此外,“最优景观格局”的构建是城市/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5)城市的历史发展也深深的影响着城市生物多样性。

表3 前十篇突发性文献

4.2.4 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与参与性

城市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与自然脱节。失去与自然的互动不仅会减少人类的健康福祉,还会阻碍与环境有关的积极情绪、态度和行为[37]。因此,科学家、规划师、设计师、健康从业者和社会学家应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将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将研究和公共政策重点放在提高公众意识上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38]。各国也陆续展开了相关实践,如英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广野生动物园艺。约2270万家庭(87%的家庭)利用私人花园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庇护与食物补给,如约740万户家庭专门使用鸟类喂食器[39]。

5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1999年至2020年,尽管城市生物多样性外文文献量基数不大,前十年也增长极其缓慢。但从2010年联合国确定生物多样性国际年以后,文献数量呈迅猛增长。其中排名前三的是城市景观与生态研究方向的刊物,也反映出了城市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地位的重要性。学科类别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关研究较少。

此外,欧洲国家形成了最重要的合作关系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而中国虽然占据了一席之位,但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最早缔约国之一,一直积极践行着承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等,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中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强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中体现生物多样性要素。并与2020年6月29日,我国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构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深圳市联合撰写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框架研究》报告正式对外发布。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4]。理论上,我国学者也不断进行探索。如岳邦瑞等人提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景观格局优化途径”,以“集聚间有离析”、“景观安全格局”、“绿色基础设施”三大模式为核心策略[41]。

从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提炼出的10个聚类信息可知,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大致呈现出10大类别的文献,每一聚类内的文献相似度极高。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基础。以此为基础,整理了目前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框架(图8),更清晰的梳理了其基本研究方向。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了共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及其时区分布状况。然而,与景观生态或风景园林相关的关键词却很少,可能由于关键词的表达方式不同,也可能是更多基于景观尺度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基于突现探测算法的研究前沿分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呈现四大研究方向,但不同类群间的相互作用和城市化的时空复杂性方面研究仍缺乏[16]。

图8 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框架

Figure 8 The current research framework of urban biodiversity

最后,本文仍存在较大的局限。如仅将WOS核心合集作为数据库进行检索,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篇幅所限,部分文献聚类与节点还需进一步详细地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城市生物多样性770篇外文文献进行了计量学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如时间与期刊分布、学科与方向分布、国家与机构合作关系分布,以及文献共被引分析、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等,这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分析结果表明近22年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正蓬勃发展。《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是发行量最高的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美国是最高产的国家,英国中介中心性最高。欧洲国家/机构形成了最重要的合作关系网络。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到最大的三个聚类分别是城市地区、功能组团、城市环境。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获悉“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为频率最大的关键词。利用突现词突发性探测算法得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四大前沿研究方向,即:城市化对生物同质与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城市绿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与参与性。此外,从表3可看出,城市化对动植物丰富度的影响,城市作为濒危物种的热点区的研究,及利用城市绿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等在近三年持续保持热度。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结合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跨学科发展的大趋势,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中的结合交叉运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相关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13]。并进一步推动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福祉联系起来的相关研究。此外,未来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为主,周边社区与商业区域的兼容的系统规划和管理是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战略方向[12]。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局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组,很少连接植物群和动物群。未来的研究需采用“多物种群”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公园整体生物多样性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32]。

同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仍需加强,将其主流化的实践仍缺少法律依据与机构建设等[42],亟需提高全民保护意识[7]。我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大国,应履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责,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坚持走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1] 孙筱祥. 第三谈: 创建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植物园与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系[J]. 风景园林, 2006(1): 12–15.

[2] Secretariat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3[R]. Montreal of Canada, CBD, 2010.

[3] Secretariat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R]. Montreal of Canada, CBD, 2020.

[4] 任海, 郭兆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及展望[J]. 生态科学, 2021, 40(3): 247–252.

[5] IVES C D, LENTINI P E, Threlfall C G, et al. Cities are hotspots for threatened species[J].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016, 25(1): 117–126.

[6] 毛齐正, 马克明, 邬建国, 等.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3, 33(4): 1051–1064.

[7] 刘张璐, 赵兰勇, 朱秀芹. 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发展研究现状[J]. 中国园林, 2010, 26(1): 81–83.

[8] SAVARD J P L, Clergeau P, Mennechez G. Biodiversity concepts and urban ecosystem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8(3/4): 131–142.

[9] Aronson MFJ, La Sorte FA, Nilon CH, et al. A glob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bird and plant diversity reveals key anthropogenic drivers[J].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4, 281(1780): 20133330.

[10] Ahern J. Urban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 the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ecology with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J]. Landscape Ecology, 2013, 28(6): 1203–1212.

[11] Bryant MM. Urban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the role of ecological greenways at local and metropolitan scal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6(1/4): 23–44.

[12] Hostetler M, Allen W, Meurk C.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Conserving urban biodiversity? Creat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only the first step[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100(4): 369–371.

[13] 王云才. 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生物多样性框架[J]. 风景园林, 2014(1): 36–41.

[14]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15] CHEN Chao.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16] von der Lippe M, Buchholz S, Hiller A, et al. CityScapeLab Berlin: A research platform for untangling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biodiversity[J]. Sustainability, 2020, 12(6): 2565.

[17] Zobec M, Betz O, Unterweger P A. Perception of urban green areas associated with sociodemographic affiliation,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acceptance stripes[J]. Urban Science, 2020,4(1): 9.

[18] Goddard M A, Dougill A J, Benton T G. Scaling up from garden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s[J].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2): 90–98.

[19] Faeth S H, Bang C, Saari S. Urban 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mechanisms[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 2011, 1223(1): 69–81.

[20] Gaston K J, Warren P H, Thompson K, et al. Urban domestic gardens (IV): The extent of the resource and its associated features[J].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2005, 14: 3327–3349.

[21] McKinney M L. 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ause of biotic homogeniza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6, 127(3): 247–260.

[22] Grimm N B, Faeth S H, Golubiewski N E, et 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 Science, 2008, 319(5864): 756–760.

[23] McKinney M L.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species richness: a review of plants and animals[J]. Urban Ecosystems, 2008, 11(2): 161–176.

[24] McKinney M L. Urbanization,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J].Bioscience, 2002, 52: 883–890.

[25] Chace J F, Walsh J J. Urban effects on native avifauna: A review[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4(1): 46–69.

[26] Angold P G, Sadler J P, Hill M O, et al. Biodiversity in urban habitat patch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6, 360(1–3): 196–204.

[27] Grove J M, Troy A R, O’Neil-Dunne J P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ousehold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vegetation of urban ecosystems[J]. Ecosystems, 2006, 9(4): 578–597.

[28] Williams N S G, Schwartz M W, Vesk P A,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environments on floras[J]. Journal of Ecology, 2009, 97(1): 4–9.

[29] Fuller R A, Irvine K N, Devine-Wright P, et al.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space increase with biodiversity[J]. Biology Letters, 2007, 3(4): 390–394.

[30] Tzoulas K, Korpela K, Venn S, et al. Promoting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in urban areas us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A literature review[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 81(3): 167–178.

[31] Aronson M F J, Lepczyk C A, Evans K L, et al. Biodiversity in the city: key challenges for urban green space management[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7, 15(4): 189–196.

[32] Nielsen A B, van den Bosch M, Maruthaveeran S, et al. Species richness in urban parks and its drivers: A review of empirical evidence[J]. Urban Ecosystem, 2014,17(1): 305–327.

[33] Beninde J, Veith M, Hochkirch A. Biodiversity in cities needs space: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determining intra-urban biodiversity variation[J]. Ecology Letters, 2015, 18(6): 581–592.

[34] Kowarik I. Novel urban ecosystem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159(8-9):1974–1983.

[35] Zerbe S, Maurer U, Schmitz S, et al. Biodiversity in Berlin and its potenti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2(3): 139–148.

[36] 胡远东. 大庆城市异质景观形成对湖泊湿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7] Soga M, Gaston K J. Extinction of experience: The loss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6,14(2): 94–101.

[38] Miller J 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extinction of experience[J].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05, 20(8): 430–434.

[39] Davies Z G, Fuller R A, Loram A, et al. A national scale inventory of resource provision for biodiversity within domestic gardens[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9, 142(4): 761–771.

[40] Seto K C, Güneralp B, Hutyra L R. Global forecasts of urban expansion to 2030 and direct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pool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2012, 109(40): 16083–160888.

[41] 岳邦瑞, 康世磊, 江畅. 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研究[J]. 风景园林, 2014(1): 42–46.

[42] 刘海鸥, 张风春, 赵富伟, 等. 从《生物多样性公约》资金机制战略目标变迁解析生物多样性热点问题[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2): 244–252.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of urban biodiversity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ZHANG Sining*, WU R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in urban ecolog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biodiversity literature, from 1999 to 2020, were collected in the core database of Web of Science. 770 publications were retrieved and analyzed after eliminating the duplicates by using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visual knowledge map analysis in CiteSpace 5.7.R2. Further analysis of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was done,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by year and journals,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and research areas, and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distribution. Besides, the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urban biodiversity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was carried out. Keywords co-occurrence analysis reveals the research hot spots. The 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 tells the research frontiers, including four areas: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biological homogene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urban green space manag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key factors for urba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in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on urban biodiversity in China.

Citespace; urban biodiversity; knowledge mapp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10.14108/j.cnki.1008-8873.2022.06.025

TU986

A

1008-8873(2022)06-211-11

2021-07-14;

2021-09-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83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682020CX43)

张思凝(1989—), 女, 四川成都人,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 E-mail: ZSNing@swjtu.edu.cn

通信作者:张思凝

张思凝,吴然.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际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22, 41(6): 211–221.

ZHANG Sining, WU Ran.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of urban biodiversity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J]. Ecological Science, 2022, 41(6): 211–221.

猜你喜欢

图谱物种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