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09-17□管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蚌埠市蚌埠服务业

□管 军 刘 娟 王 冬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蚌埠市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主要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寻合理有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

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为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包括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也包括现阶段保持高增长势头以及居于较大比重从而具有 “现代” 意义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专业化商务服务等,同时还包括被信息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的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服务业,如各种咨询业务、现代物流服务业等。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产业特征表现为 “三高”,即 “高人力资本含量” “高技术含量” 和 “高附加价值”。它既包括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 年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上,在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在我国现行统计制度对服务业的分类中,并没有 “现代服务业”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具体分类条目。本文参照其他地区在分析研究当地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情况时的划分依据,同时也为与国民经济核算保持一致和数据的可获取性,方便统一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的考虑,特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营利性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划为现代服务业。

|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表现突出

1.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三五” 以来,蚌埠市现代服务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从2015 年的189.7 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79.6 亿元,年均增长20.4%(现价),比同期GDP 增幅高10.7个百分点(图1)。2021 年现代服务业对GDP 的贡献率达55.4%,拉动GDP 增长1.2 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1 “十三五” 以来蚌埠现代服务业总量(单位:亿元)

2.现代服务业占GDP 比重稳步提升。2021 年,蚌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79.6 亿元,占GDP 总量的24.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十三五” 以来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占GDP 比重总体上呈波浪上升的趋势,2021 年占比比2015 年提升了9 个百分点。

3.相关指标表现突出。从收入看,现代服务业收入占服务业收入的比重近六成。2021 年,蚌埠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收入总计为92.8 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总收入的59.7%,比2015 年提高11.3 个百分点。从税收看,现代服务业应交增值税为1.98 亿元,是2015 年的近10 倍;占服务业应交增值税的46.6%,比2015 年提高35 个百分点。从企业登记注册数量来看,截至2021 年底,现代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数为24773 家,比2015 年增加16977 家。

(二)主要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1.主要行业发展较快。以新经济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十三五” 以来,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在互联网经济、新商业模式的拉动下发展较快,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均处于首位,2021 年占比达到47.8%,比其他行业领先优势明显,比2015 年占比提高14.1 个百分点;2021 年实现增加值229 亿元,是2015 年的3.6 倍,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服务业增加值高0.2 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4.4%,拉动经济增长0.5 个百分点。

金融要素保障加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三去一降一补”加强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市金融业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金融业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始终处于第二位,2021 年占比为25%,比2015 年提高0.5 个百分点。2021 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0.1 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服务业增加值高0.6 个百分点。202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80.7 亿元,是2015 年的1.6 倍,年均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2578.7 亿元,是2015 年的2.2 倍,年均增长14.5%。

2.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运行良好。2021 年,蚌埠市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数合计为192 家,实现营业收入92.8 亿元,比2015 年增长87.4%,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高68.6 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行业门类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单位数最多,比2015 年增加42 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为45.5 亿元,体量最大,是2015年的2.2 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数以及营业收入占比较低,但是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分别为191.6%和119.4%。

(三)转型升级、集聚效应显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服务业转型升级态势稳健。数字变革加速了新消费行为和新经济形态的涌现,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释放经济活力发挥了显著作用。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以下简称限上)商贸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5 亿元,是2015 年 的7 倍;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8.3%,比2015 年提高7.4 个百分点。线上交易的火爆拉动快递业务量大幅增长,2021 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82 亿件,是2015 年的6.5 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2021 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9.29 亿元,是2015 年的12.4 倍。

2.服务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十三五” 期间,蚌埠大力推动优势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成功获批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蚌埠园区、安徽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安徽蚌埠淮上区(医药)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皖北徽商物流港、皖北合一冷链产业综合体、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蚌埠高新区研发创意产业园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形成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特色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截至2021 年,蚌埠市共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2 个,居全省第3 位,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有5 个。

3.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淮上区制造业主辅分离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等一批服务业试点示范项目顺利推进,蚌埠中恒商贸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丰原集团成功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将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压缩至20 天。“十三五”时期蚌埠市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服务业规模效应不足

规模实力是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基础,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20 年,蚌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 个百分点,在全省16 个地市中位次偏后;总量仅为合肥、芜湖的15%和55.3%,规模明显偏小。

(二)服务业个体体量小,缺乏龙头企业

当前蚌埠市服务业除部分开放程度不高的行业,大部分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主体以小微企业为主,能够充当行业标杆、带动行业升级的大中型企业偏少。2021 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192家,企业数、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值;在全省16 个地市中位次靠后。户均营业收入5087 万元,为全省平均值的55.7%。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只有13 家,五成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 万元以下。

(三)服务业发展后劲支撑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几年,以新经济为代表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21 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8.6%,近三年年均下降8.4%。截至目前蚌埠仍有部分规划项目没有落地或尚处建设中,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消费升级受国内外不稳定因素影响,面临制约瓶颈,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聚区引领辐射力度不够

蚌埠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总量达22 家,数量居全省第3 位,市级服务业集聚区5 家,但仍存在园区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对全市服务业集中成片发展带动力度不足的问题。集聚区运营主体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较弱,多数以提供办公场所服务为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聚的升级和竞争能力有待提升。

(五)人才制约因素突出

蚌埠市人才政策、职业培训成效虽已初现,但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所依赖的知识、信息以及高素质人力资源等要素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总体上存在管理人才不够、人才流失、更新不畅、层次偏低等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和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人才外流、研发机构外设等问题日益突出。蚌埠虽有12所驻蚌高校、7 家中央驻蚌科研单位,但本科生留蚌就业比例偏低,多家科研单位到外地设立分支机构。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加快发展蚌埠市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推进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市场化水平,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调节供求矛盾,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城市化扩大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加快市场化进程,带动金融、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房地产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充分起到以城市化、市场化的加快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

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或创办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好蚌埠作为科教之城、创新高地的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服务企业创新能力。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培育引进专业人才、高层次复合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提供优惠政策,能够引进和留住人才,为蚌埠的现代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 “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 的良性循环。

(三)注重协调推进,促进现代服务业统筹发展

以服务业强县(区)培育为抓手,支撑服务业强市建设。坚持统分结合、分类培育的原则,分别以四个市辖区、三县和两个功能区为培育对象,根据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按不同方向分类培育。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明确各县(区)服务业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各县(区)服务业发展结构,突出重点,形成错位发展的市域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培育兼具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意愿的现代服务业强县(区)试点地区,创造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和试点经验。

(四)以龙头企业培育为突破,推进产业升级

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效应显著、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型服务业企业。推动现有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导向积极拓展业务,促进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提升全市服务企业规模和品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提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孵化器建设及运营模式,形成更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争取按年度孵化出一批服务业优质企业。

(五)抓住战略机遇期,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战略平台叠加,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现代化物流枢纽优势凸显,为蚌埠服务业发展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全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平台作用,不断拓展外贸市场,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

猜你喜欢

蚌埠市蚌埠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