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视角下高校无障碍环境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为例

2022-09-17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任湖北省城乡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建筑与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武汉理工大学盲道校区

文/陈 铭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 主 任湖北省城乡规划学会 常务理事

章梦圆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近日,中国残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要积极参与无障碍理论实践研究,支持高等院校开展无障碍相关领域建设,以顺应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使越来越多的视觉障碍学生能够到普通高校进行学习。

相关学者对高校视障学生出行无障碍环境的规范制度、设施配置、教学环境的研究较多[1,2],对高校无障碍环境智能化建设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基于当前视障学生对于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结合系统化发展理念与智能化手段,构建高校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提高视障学生在高校出行的安全度,为高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及智能化实践研究

1.1 视障学生对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新需求

视障学生作为高校无障碍设施服务频率最高的对象之一,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有特殊的要求;而高校现阶段相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着诸多短板。根据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有的研究[3-5],总结出视障学生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表1)。

表1 视障学生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1.2 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实践应用分析

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向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趋势发展[6],智能化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影响体现在:无障碍服务与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GPS 定位系统、图像文字识别功能等技术模块的应用越发广泛,当前视障人士助行产品的功能设计和应用场景在满足盲人群体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得到广泛应用[7](表2)。

表2 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实践应用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视障人群在不同场景中会遭遇各类信息障碍,对于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有所差异。智能化应用于无障碍的多场景,结合智能化技术,可以突破服务中的信息障碍,为视障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2 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体系构建

2.1 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技术路径

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智能技术为支撑,进而满足对无障碍服务、管理的新需求。目前,无障碍环境智能化建设在高校应用基础薄弱,要实现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发展,需从技术、需求与目标三个层面出发,形成以视障人群为主导、通用为目标、智能技术为手段的发展实施路径(图1)。

图1 智能化融合高校无障碍建设技术路径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交通空间、休闲空间与建筑空间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一个高校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的基本构想(图2)。在这个体系中,以智能化技术实施路径作为支撑,为视障学生营建一个高效、便利的高校无障碍环境。

图2 高校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智能化体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交通空间:完善系统增节点,弥补短板促提升

以往高校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散点布局的问题,本文将校园交通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结合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增设出行辅助设施,提高视障者出行安全。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盲道系统,实现盲道长距离通行;另一方面,利用智能技术,在盲道中加入IC 电子芯片[7],当持有接收末端产品的视觉障碍者接近时,可以接收到道路信息,进行方位辨别。在原有的红绿灯上设置输出端口,结合视障者的导盲终端向其传达当前红绿灯的状态和剩余时间。

(2)休闲空间:空间多维度设计,场景智能化互动

在进行休闲空间无障碍设计时,依据视障者的使用需求,完善休闲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布局。在场所出入口完善无障碍坡道、扶手,在场地边缘处设置小尺度活动场所;场所内主路部分设计盲道,内部设置辅助设施,为视障人群提供休息场所。结合视力残疾、色盲、色弱等人群的不同认知特点,建立形式多样化的空间导视系统。

(3)建筑空间:人性化交通流线,全方位助盲设施

建筑中的交通空间是引导人群疏散的重要空间单元[8],对于视障者来说,不同空间的交通衔接是十分重要的设计节点。在建筑内部设置完善的无障碍交通流线,为视障者通行预留充足空间;建立配套的建筑导视系统,包括建筑出入口楼名标识、建筑楼层功能导引图、公共走道中的导向标识等,视障者能够根据盲文指示,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设施。通过优化建筑设施、增加相关装置等手段,使视障者能够享受到与正常人同样的服务。

3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分析

3.1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现状解读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近4000 亩,总建筑面积186.1 万平方米。马房山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一直是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科研、实验主校区。校区分为东院、西院,其中东院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校区,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本部、王牌学院材料学院都坐落在西院内。该校区因建成时间较早,在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3.2 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总结

(1)规划层面:规划缺乏系统性,设施欠缺人性化

通过调查发现,校园内无障碍设施连续性不强,视障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表3),该校区在建设初期,未全面考虑视障学生对设施的使用要求,没有系统地规划无障碍设施,导致校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呈现散点布局。

表3 马房山校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分析(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2)空间层面:空间互动较薄弱,场所信息联系少

校区空间设计缺乏无障碍意识,盲道系统不连贯,空间导向标识联系性不强,各个空间互动性较弱;休闲场所入口未设置无障碍坡道,核心空间可达性不高;公共建筑出入口与道路衔接不符合规范,视障学生无法在建筑与道路间安全行进;建筑内部各楼层的公共走道缺乏盲道流线,视障者无法顺利通行。

(3)管理层面:监管方法不先进,管理维护不到位

一方面,校区内无障碍设施出现被占用情况,比如在人行道和盲道上放置自行车、教学楼缓坡处放置垃圾桶、图书馆内的无障碍厕所内放置清洁工具等,由于校内负责人员的监管缺失,使得该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无障碍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校内的盲道破损、导向标识内容模糊,而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检查、维修,最终出现设施无法使用的问题。

3.3 马房山校区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策略研究

(1)交通空间层面:健全盲道系统,增加智能设施

受自身与环境条件限制,视障学生在校的出行路线具体如图3 中路线1 和路线2 所示。在所选路线上,建设连续的盲道,在盲道和路口、斑马线等设施衔接处,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或者优化,让视障者所到之处皆无障碍;在该校区入口处,对现有的门禁设施进行改进,设置校园智能无障碍考勤[9],本校学生的信息登记在册,视障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刷脸;对路线上路口处红绿灯设施进行智能改造,设置语音提示与网络连接功能。

图3 校区视障学生出行路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休闲空间层面:营造便捷空间,引用多元导向

该校区的休闲场所数量丰富,绿地、游园、广场设施种类齐全,在进行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时,从空间规划与导向标识设计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场所的可达性,对休闲空间的入口与内部道路进行盲道设置,道路的铺装选择平滑材质;由于校区地势存在高差,部分休闲空间的中心场所难以接近,在边缘处增加小场所的设计(图4);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且规范的导向标识系统,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增添该校的校园特色元素;加强灯光照明或导向标识的发光性;对于内容丰富的导向标识,可以通过识码进入电子查询系统,更方便指导视障人士在校园内活动。

图4 休闲空间无障碍设施优化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建筑空间层面:完善盲道流线,设置助盲设施

盲道是视障者出行的保障,在建筑空间同样设置系统的盲道流线,提高视障者出行的便捷与安全(图5)。对无障碍设施不符合规范的建筑入口,进行入口流线的调整;建筑内部设置完整的盲道流线,盲道黄色标注出来,提高视障者的感知性;建筑内部设置无障碍专用电梯,配置盲道与盲文设施;增设无障碍厕所,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以及建筑的其他视障者辅助设施,图书馆的视障生阅览区、宿舍和食堂的无障碍窗口及就餐座位等。

图5 建筑空间无障碍设施优化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本文基于视障学生对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结合当前视觉障碍人士的无障碍智能实践应用,提出了一个高校视障者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该体系突破以往无障碍建设散点布局的状态,从空间层面出发,结合智能化手段,营造一个智能化、人性化的高校无障碍环境。并以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为例,探究该校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在空间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高校无障碍环境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猜你喜欢

武汉理工大学盲道校区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水彩作品选登
“盲道十八弯”之忧
盲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征稿简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征稿启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征稿简则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