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 选育与栽培技术

2022-09-16王路路沈维良赵开兵王月英姜雪冰

农业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夏大豆株系抗病

王路路, 姜 磊, 沈维良, 赵开兵, 王月英, 姜雪冰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宿州综合试验站,安徽 宿州 234000)

0 引言

大豆原产于中国,在各地均有栽培,是中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人类的蛋白来源和畜牧业的蛋白饲料,其主要加工产品大豆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总量的40%左右[1-2]。近10 年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现代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对大豆需求量剧增,加上大豆同玉米的比较效益低,国产大豆生产存在较大缺口,所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3-4]。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出台,大豆产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大豆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品种市场竞争力低;二是缺乏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5]。因此,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推广新的大豆品种[6-7]。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 于2021 年通过安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10013)。本文主要介绍皖宿1019 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亲本来源

皖宿1019 是2009 年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525为母本、周02005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组合编号为2009-10。

母本郑9525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品种郑100 与驻美金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生育期126 d。白花、灰毛,成熟荚褐色。株高62.7 cm,底荚高度12.8 cm,主茎节数13.4 个,分枝数2.9 个,单株荚数44.7 个,百粒质量21.7 g。种皮、子叶黄色,种脐淡褐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 号株系和7号株系。粗蛋白质含量45.00%,粗脂肪含量17.73%。

父本周02005 系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周D9502-6(来源于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和新六青(来源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杂交,通过改良系谱发育成的大豆品系。该品系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毛,圆叶。籽粒椭圆形、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株高69 cm 左右,有效分枝1.9 个,单株荚数40.1 个,单株粒数77.9 粒,百粒质量17.6 g,全生育期101 d 左右。

2 选育过程

皖宿1019 选育过程如图1 所示。以高产、稳产、抗逆为育种目标,以郑9525 为母本、周02005 为父本有性杂交,当年收获种子16 粒。F1 代:2010 年种植剔除伪杂种株后全部收获。F2 代:2011 年分离世代选择收获不同类型单株26 株,混合脱粒后保存。F3 代:2012 年选择收获不同类型单株15 株,混合脱粒后保存。F4 代:2013 年选择收获目标性状单株27 株,单株脱粒后分别保存。F5 代:2014 年种植,标记优良单株,依次编号保存。F6 代:2015 年扩繁成株系,进行抗性、产量鉴定,其中品系09-10-19 性状优良,耐旱抗病,熟期中等,熟相优,2016 年株系繁殖命名为皖宿1019。以中黄13 为对照进行5 点品比试验,比对照显著增产,进而参加2017 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图1 皖宿1019 选育过程Fig. 1 Breeding process of Wansu 1019

3 品种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该品种平均株高62.9 cm、底荚高度16.9 cm、主茎节数13.2 个、有效分枝1.2 个、单株荚数27.0 个、单株粒数67.2 粒、百粒质量21.3 g,全生育期100 d 左右。籽粒椭圆、黄色、微光泽、浅褐脐。落叶性好,不裂荚。

3.2 品质鉴定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粗蛋白(干基)含量2018、2019 年分别为42.88%和43.21%,两年平均为43.05%;粗脂肪(干基)含量2018、2019 年分别为20.43%和20.08%,两年平均为20.26%,根据安徽省大豆审定标准,皖宿1019 属于双高品种。

3.3 抗性鉴定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两年的抗性鉴定结果:2018 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 表现抗病(病情指数2%)、SC7 表现高抗(病情指数0);2019 年对SC3 表现抗病(病情指数6%)、SC7 表现抗病(病情指数3%)[8]。对SCN2 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为高感。2021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宿1019。

4 产量表现

4.1 区域试验结果

2018-2019 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018年,8 点试验(2 点未纳入汇总)6 点增产,平均产量2 456.8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 增产9.83%,增产极显著;2019 年续试,8 点7 点增产,平均产量2 692.2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13 增产2.17%,增产显著。

4.2 生产试验结果

2020 年,皖宿1019 参加安徽省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892.9 kg/hm2,8 点试验(1 点未纳入汇总)7 点全部增产,较对照品种中黄13 增产8.82%。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播种

一般6 月中下旬播种,用种量60~90 kg/hm2,晚播不迟于7 月10 日[9]。

5.2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6.5 万株/hm2,中等肥力地块20.8 万株/hm2,低肥力地块22.5 万株/hm2。行距35~40 cm,条播行距40~50 cm。条播株距10 cm,点播穴距20~25 cm,每穴留苗2 株[10]。

5.3 加强田间管理

一般使用三元复合肥225~300 kg/hm2作基肥,花期对苗弱地块追施尿素37.5 kg/hm2,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鼓粒后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9]。

5.4 加强防治病虫草害

在大豆出苗期危害最重的是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应及时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花荚期应注意防治豆荚螟、点蜂缘蝽和食心虫等害虫,利用吡虫啉、氰戊菊酯或噻虫嗪进行以7~10 d 为周期的2~3 次的防治[9-10]。使用96%的精异丙甲草胺EC 15 000 mL/hm2苗前封闭,在3 叶1 心期用25%的氟磺胺草醚600 mL/hm2进行除草。

5.5 适时收获

当植株茎、荚变褐,叶片基本脱落,籽粒变圆变硬有光泽,荚中籽粒与荚皮脱离,摇动时植株有响铃声时及时收获。机械收割应在上午晾干露水后进行,防止雨淋、炸荚、霉变,以确保籽粒商品性[2]。

6 结束语

2021 年12 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扩大大豆等油料作物生产。怎么扩大大豆生产,一是应适当增加大豆生产面积;二是在生产面积不能再扩大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是必经之路,高产抗病新大豆品种的选育在此时显得尤为突出。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 参加2018 年、2019 年安徽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74.5 kg/hm2,比对照中黄13 增产5.78%。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92.9 kg/hm2,比对照中黄13 增产8.8%;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SC7都表现抗病及以上,适宜于安徽淮北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因此,创制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对于振兴大豆产业、增强大豆的生产能力、保障大豆供给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夏大豆株系抗病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施氮时期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夏大豆鼓粒特性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2007年上海生物高考卷部分遗传题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