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振兴故事,放大“三农”音量

2022-09-16何兰生

中国记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三农舆论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化之年。作为“三农”领域主流媒体,农民日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方位、把握新形势、找准新坐标,守正创新、担当使命,做新振兴好文章、唱响“三农”好声音,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机遇挑战并存,“三农”主流媒体肩负重大职责使命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启“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气风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此党和国家的“大丰收”之年,农民日报紧紧围绕“国之大者”、聚焦“三农”中心工作,宣传报道亮点纷呈,同样喜获大丰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农民日报坚持全年度、动态化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2021年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开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三农学习谈”“学而时习”等多个栏目,通过重大通讯、视频评论、有声播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展现各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创新实践。

2021年,农民日报围绕粮食生产“四季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子耕地两个要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三农”工作重点,推出一系列传播广、反响好、影响大的新闻作品。特别注重发挥传统言论优势,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庆祝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上,推出“仲农平”重磅言论,多次获得中宣部专题新闻阅评,充分彰显了“三农”主流媒体的理论探索力和舆论引导力。

2021年,农民日报进一步做强自有新媒体平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三农号”客户端等全平台均被纳入中央网信办认定的“白名单”。新创设“三农词条”“围农夜话”等一批形态多样、内容多元的品牌栏目,推出《种业十二联播》等专业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的特色精品,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媒体报道在全网实现5亿级流量传播,“三农”新型主流媒体的生产力传播力明显提升。

展望2022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多,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该怎么干?首先要看清楚当下“三农”主流媒体所处的“时”与“势”。

“时”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历史格局中,指明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历史方位。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和“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三农”固本夯基稳大局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三农”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随之愈发凸显。

“势”即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近几年,主流媒体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付出巨大努力,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媒体融合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新技术不断发展、新平台不断入场、新变化不断产生,要始终保持定力应对挑战,跟得住、不掉队,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农民日报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三农”主流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而且挑战也可以转化为新的机遇。“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立足新发展阶段,农民日报要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紧紧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规律,全面提升新型“三农”主流媒体的综合实力,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坚强舆论支撑。

二、坚持正确方向,着力打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宣传主阵地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基准线。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信息传播技术如何更迭,党报姓党的政治属性绝不能变色,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绝不能动摇。农民日报作为党的“三农”舆论平台、“三农”意识形态主阵地,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闻舆论及传播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农民日报把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头等大事。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把《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作为案头书,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学习《之江新语》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编辑记者进一步领悟领袖思想伟力,融会贯通到采编报道和舆论引导的方方面面。

□ 2021年2月18日起,农民日报连续推出14篇系列报告文学《特困片区脱贫记》,生动再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波澜壮阔的减贫历程,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同年8月,这组报道由中国农业出版社集结出版为《特困片区脱贫记》一书。该书入选2021“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及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同时,持续深入做好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宣传阐释,切实担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重大职责使命。常年在报纸头版、网站首页、客户端首屏开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学而时习”专栏;创新推出的融媒评论专栏“三农学习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会议、考察中发表的重要讲话,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解读其中深刻内涵、核心要义,成为“三农”工作者系统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精神的重要窗口。

三、优化内容供给,积极构建“三农”政策方针、实践经验的宣传大平台

近年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从未改变。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变化,必须持续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内容的深度广度,扩大优质原创内容产能,创新表现形式,努力提升产品影响力。农民日报因农村改革而生,因“三农”发展而兴,在“三农”领域具有深厚积累。要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积极构建以大言论、大通讯重大报道为引领,以“脉动”“对话”“视点”“观察”等深度报道为补充的内容生产矩阵,用优质内容生产占领、守牢、扩大“三农”舆论阵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职责。农民日报是党和政府指导全国“三农”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三农”工作大局,传播好、解读好党的“三农”政策方针,总结好、报道好各地开展“三农”工作的创新举措、宝贵经验,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在长期实践中,农民日报探索出以“三重(重大评论、重大经验、重大典型)”报道领衔的舆论引导模式。即策划重大言论,高站位宣传党中央“三农”政策主张,强化思想引领;总结地方好经验好做法,以媒体影响力推动工作进展;发现重大典型,挖掘基层鲜活事例和典型案例,反映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2021年初,在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际,农民日报精心策划推出重磅“仲农平”文章《中国时刻!中国震撼!》,并以通版的篇幅体量连续刊发《特困片区脱贫记》系列报告文学,重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波澜壮阔的减贫历程,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这组超常规报道获得中宣部专题阅评表扬,是“三重报道”的一次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三农”主流媒体的历史自觉与责任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浪潮中,各地的创新实践层出不穷,诠释好政策、总结好经验、推广好典型仍是农民日报的重要使命。

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也是体现媒体价值、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媒体融合加速演进,传统媒体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须打好差异牌,深耕以思想性、专业性、人文性见长的深度报道,不断创新深度报道内容模式,深挖新闻价值,持续注入人文关怀、传递情感认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形态丰富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三农”是一座天然的新闻富矿,通过深度报道讲好生动鲜活的“三农”故事,正是农民日报赢得读者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民日报已经拥有“脉动”深度报道栏目,关注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尤其是农民群体的人生际遇,《疫情下转场的蜂农》等报道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2年,农民日报将进一步改革版面设置,创新深度报道内容模式,在现有成熟的视角、表现手法之外,挖掘更具创新性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增强报纸的专业性、文化性和可读性。比如,与学者大家就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展开直接对话,邀约文化名家讲述与乡村发生的交集联结,观察一个个农业品种、农产品品牌的沉浮变迁,在“百姓茶坊”记录乡土生活的喜怒哀乐等等,力求理论上深一度、情感上厚一分、叙事上胜一筹。呈现方式上,改变厚重文字加大气图片的传统版面模式,在可视化和数据化的表现方式上将作出新尝试。新媒体端版本则突出融合新媒体技术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让报道更具吸引力与体验感。比如,“百姓茶坊”栏目结合睡前音频收听场景,突出“陪伴”功能;“观察”栏目结合数据新闻等表达方式,还可以设计交互式作品。

□ 上图为2021年初,农民日报创新推出融媒评论专栏“三农学习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会议、考察中发表的重要讲话,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解读其中深刻内涵、核心要义,成为“三农”工作者系统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精神的重要窗口。

□ 下图为近两年,农民日报社策划推出访谈类节目《三农大家谈》,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邀请“三农”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专业深入的解析。节目在农民日报网、端、微多平台推送,已成为农民日报一档融媒精品栏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圈层化趋势日益凸显,用户群体也更加细分。要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传播,必须以生产对象需求为导向加强内容建设。农民日报兼具“党报姓党”政治属性与“农报属农”功能定位,既要为“三农”内部用户完整准确阐释“三农”方针政策,系统深入总结各地经验做法,也要向外部用户全面展示“三农”发展的成就贡献,提升“三农”美誉度,营造重农强农、爱农支农的舆论氛围。因此,农民日报的内容要有效到达内外部用户,就要找准公共新闻的“三农接口”和“三农”新闻的“公共出口”,实现公共新闻对“三农”用户的精准到达、“三农”新闻对社会公众的破圈传播。

在“接口”上,内容生产要寻求“三农”用户与公共新闻的兴趣连接点,突出公共新闻与“三农”用户的相关性与贴近性。比如,在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报道中,农民日报匠心策划《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一组“仲农平”言论,全面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携手同行、共创辉煌的伟大成就与经验,成为“三农”工作者深化党史农史学习的重要参考,在与全国党媒的同场竞技中牢牢抓住了核心用户。在“出口”上,内容生产要聚焦社会公众与“三农”的利益关切,凝聚关注、关心、关爱“三农”的最大共识。比如,2021年围绕雨涝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蔬菜稳产保供、生猪价格下跌等民生热点,农民日报主动设置议题,通过焦点评析、专家解读、官方回应等多种形式有效释疑解惑,稳定社会预期,成功推动“三农”专业新闻突破圈层壁垒进入公共舆论场,有效拓展了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深化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三农”领域新型主流媒体

新媒体是新闻竞争的新战场,也是党的舆论工作的新阵地。推进媒体融合,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加快发展步伐。农民日报近年来完善融合机制,补齐技术短板,改革内容生产传播流程,采编业务实现“一体化指挥、一次性采集、多次加工、多渠道发布、多媒体覆盖”,报、网、端、微协同联动,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全媒体传播链条。整体考虑,2022年要主抓重点难点,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打造“三农”新闻宣传领域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不断提升农民日报在全媒体时代的综合实力。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当前,信息传播已经由“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要想占据主流舆论阵地,就要始终贴近用户、服务用户,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相应新闻信息服务,强化媒体与用户的连接,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不同媒体有不同的受众,不同媒介有不同的特性,其分发内容的侧重点和呈现方式也不同。农民日报的核心服务对象即农民和为农民服务的人,随着农村信息技术迭代升级,我们的服务对象分化出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农民、进城务工的新农工、服务“三农”的新农干为代表的“三新”人群。“三新”人群以手机为新农具,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根据用户信息获取习惯,农民日报坚持移动优先策略,重点打造“三农号”客户端,丰富移动端新闻信息资讯、政务、民生服务功能,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社外媒体、涉农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均可协议入驻,共同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真正变“以我为主”为“我和用户共同做主”。

平台建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石。主流媒体要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必须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构建多样化、立体化的新媒体平台矩阵。

当前,农民日报报、网、端、微等平台形态齐全,关键是要做大做强做优以中国农网和“三农号”客户端为代表的自主平台,用好用活用实第三方平台,不断增强互联网空间的“三农”音量。要把优化资源配置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关停一批受众少、影响力弱的栏目,增加“畜牧”“品牌”“政法”等行业类、垂直类栏目,集中力量打造“三农大家谈”“视角”等精品音视频栏目。做深做精细分行业垂直领域,着力打造农业单品垂直领域的权威平台,集政策解读、趋势分析、资讯发布、市场预测、产品推介等于一体,进一步聚集黏合行业和用户。充分发挥自身内容生产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如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等的深度合作,利用其平台、渠道优势扩大内容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比如,农民日报联合西瓜视频开展跨界合作,发起“寻找乡村手艺人”等系列活动,将乡村草根内容创作者带入大众视野,为其量身打造的《寻》系列短视频栏目入选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实现对自我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

□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21日至23日,农民日报结合自身定位,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策划推出《大转折,中国命运百年逆袭》《大跨越,中国历史乾坤再造》《大智慧,中国道路开天辟地》一组3篇“仲农平”文章,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农民、依靠中国农民实现大转折、取得大跨越、凝练大智慧的壮阔历程,全面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携手同行、共创辉煌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尤其要创新思路方法,加紧实施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培育工程,为融合发展夯实中坚力量、积蓄人才动能。

农民日报注重强化采编人员尤其是新媒体年轻编辑记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确保内容、平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组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配置科学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将热爱、熟悉新媒体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破部门壁垒,鼓励跨部门、跨专业、跨行业组建项目小组、融创工作室,引导编辑记者先行先试,在两微一端开设个人专栏、账号,努力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强化新媒体采编技能培训,加强新技术应用实训实战,着力提升采编人员专业素养,培养一批懂“三农”、懂新闻、懂用户、懂技术、懂运营的一专多能全媒型人才。2022年,通过优化版面设置、深化采编分离,还将进一步释放采写队伍的内容生产力,让采编人员能集中全部精力深耕行业领域,为专家型记者编辑成长成才提供一片沃土。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媒体融合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新媒体生态下,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渠道垄断优势和广告经营模式逐渐失灵,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空间。农民日报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信息导流、平台推荐等功能作用,拓展新的盈利空间,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借助大数据与智库资源,提供不可替代的核心产品。利用农民日报社大数据舆情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智库资源的政策解读能力,及时监测反馈各地乡村振兴实施情况,为地方决策提供参考。开设“三农”舆情网络频道,面向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地方县市等提供信息预警、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协助科学研判舆情特征、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创新经营模式,打造品牌活动IP。依托农业产业,在多年耕耘积淀中建立起“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中国新农民”故事会、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榜单及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榜单等组成的“农”字号品牌IP活动矩阵。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风口”,继续创新经营模式,挖掘承办组织大型活动的综合能力,推动IP活动矩阵发展壮大。

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时代赋予了“三农”主流媒体重大职责使命,我们要牢牢坚持“党报姓党”定位,突出“三农”专业特色,主动作为、奋发有为,进一步发挥“三农”新闻宣传主力军、“挑大梁”作用,全力书写新时代“三农”新闻舆论工作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三农舆论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