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进策略研究

2022-09-15马光波田立钢李雪欣

价格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能源价格广义能源

马光波 田立钢 李雪欣

(1.辽宁大学 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营口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一、引言与述评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难题。由于能源消费在宏观上关系到国计民生安全和各相关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微观上关系到每个企业和家庭的总体福利,所以能源价格的合理性及其动态调整的科学性成为经济管理中的难题之一。从现实发展看,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调整机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工作,这对进一步完善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指明了努力方向。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也面临着结构升级的内在诉求,这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该理论重点分析了人本主义的发展理念,并对当前经济中虚拟部分的逐步提升问题进行了详尽解释。

从已有研究看,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林左鸣(2005)首次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框架,后来又论述了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内涵及经济深度虚拟化对经济组成和财富符号的影响(林左鸣,2011)。在此基础上,林左鸣(2019)讨论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本质,并认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本质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共生态经济。在该理论提出后,多数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该理论的现实应用,这些应用是多维度的,如应用该理论对房地产泡沫(田利辉,2014)、老年经济发展(姚平和林左鸣,2015)、FDI和经济增长(朱金生和匡东,2017)、低碳技术理性(陆小成,2017)及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王娟和胡洋,2020)的相关研究。在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应用到能源价格改进过程的研究中,刘喜梅和温桂芳(2014)分析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观,并从树立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人本主义观及重视能源虚拟价值的构成属性角度提出了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建议。孙传旺和杨冰玉(2018)分析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中国城市化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段婧婧(2022)则分析了中国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问题,并建议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进一步体现能源虚拟价值,该观点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不谋而合。

综上,现有研究关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丰富度还有待提升,在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如何应用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问题上的研究还较少。笔者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广义虚拟经济的核心观点及其能源价格理论,并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能源价格机制的改进框架和核心策略,以期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进问题有所裨益。

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理论

(一)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体系,虚拟经济是经济运行虚拟化的高级形式。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运行的核心是价值和价格系统,主要由物质价值及价格系统及资产价值和价格系统构成,前者的主要支撑力是成本和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实体经济,后者的主要支撑力是资本化定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虚拟经济。一般认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虚拟经济也无法有序发展;如果没有虚拟经济的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负面冲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是在虚拟经济理论基础上拓展而来的,该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虚拟经济的范畴和内涵。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林左鸣,最早将虚拟经济定义为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经济形态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形态的总和。该观点在传统虚拟经济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将人的心理需求纳入经济形态分析中,并着重指出此类经济的核心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广义虚拟经济形成如下三个核心观点。

第一,在经济运营和管理过程中进一步重视人的重要性,努力实施人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机制。广义虚拟经济更加关注人的本质需求,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形态的不断创新,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而在经济总量中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比重越来越高。因此,该理论认为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虚拟经济体系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核心。

第二,经济运行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的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是混同的,并且虚拟价值对实体价值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经济运行中产品和服务的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通过相互融合深化形成良性的融合过程是当前经济的核心特征(李富昌,2016)。不仅如此,在二者相互融合过程中会进一步释放出新的市场信息和价值信息来引导经济发展趋势,这种动态的价值融合信息释放过程为二元价值容介态,这就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

第三,在广义虚拟经济背景下,生活对象特征和心理对象特征都可以起到创造财富的作用,财富的性质和符号表象在心理时空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放大,这意味着作为财富标志的对象在逐步泛化。比如传统的黄金、房地产是一种财富标志,但在广义虚拟经济背景下,人的名气、信息流量也成了一种泛化的财富标志(林左鸣,2011),这是广义虚拟经济对经济运行产生的重要影响。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在经济运行中被泛化的财富标志越来越多,此时以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为导向的社会信用制度的优化和变迁便成了未来社会制度体系下的必然选择。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能源价格观

广义虚拟经济将人本主义纳入经济发展中,进一步突出了对人心理需求满足的经济形态的重要性。中国能源价格体系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能源价格没有反映出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能源价格未能有效反映能源消耗外部性等问题,所以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进是必要的。图1显示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能源价格观。

图1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观

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价格目标是既要反映市场对能源物质层面的有效需求,又反映市场对能源心理层面的有效需求,即传统经济学中基于供求关系的均衡价格理论可能需要改进,在能源需求维度应该进一步考虑消费者对能源消费过程中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此时能源价值从传统的实体价值被拓展为包含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综合体,对应的,能源价格应该包含能源实体价格和能源虚拟价格总和。在能源实体价格方面,一般包括能源使用价值、持续开发价值、交易价值、预期利润价值等维度,该价格是在传统供求理论模型中被决定的价格。按照广义虚拟经济内涵,在能源虚拟价格方面,主要包括能源交易的信息价值、代际价值、环境价值、外部性价值及品牌价值等维度。其中能源交易信息价值是通过能源交易数量变化和增长率变化推测宏观经济走势及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延伸价值,代际价值是能源消费需要满足可持续性原则,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前提下考虑后代人的能源耗用。环境价值是指能源开采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此时能源交易价格中需要考虑这部分环境污染补偿成本。外部性价值和环境价值较为相似,差异在于外部性价值是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补偿,而环境价值是在能源开采过程中的价格补偿。品牌价值是指能源消费过程中通过市场动态发展出现的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能源品牌,此时其价格应该反映该品牌的价值。

综上,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能源价格在原有能源实体价格基础上被拓展为包含能源实体价格和能源虚拟价格之和的综合价格,这部分虚拟价值及其对应的虚拟价格集中了能源价格对人的心理需求不同维度的满足,是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地方。

三、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框架

广义虚拟经济为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也是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前进方向。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在坚持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前提下,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进,图2显示了这种改进的基本框架。

图2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策略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经济虚拟化的新特征是人们对心理需求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其理论内核是科学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人本主义价值倾向。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构建人本主义的能源价格观,使得能源价格充分反映人们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并在此背景下动态调整随着心理需求不断变化的能源价格体系。在满足基本前提背景下,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能源价格应该包含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两部分,能源实体价值已经在当前市场上有较为充分的体现,而能源虚拟价格尚未有效凸显,因此,构建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即为能源价格改革的核心工作。为有效支撑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中国应该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构建并健全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能源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对能源价格的发现作用,从而有效促进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与此同时,为使得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长期稳定性特征,应该提供该项改革的相关制度保障。该制度保障应该依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设计,重点突出实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容介互动制度体系。

综上,人本主义的能源价格观是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抓手是将能源价格有效反映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社会福利的提升。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是该项改革的核心任务,其核心抓手是对虚拟价格各组成部分进行虚拟定价。能源金融市场体系是该项改革的关键支撑点,其核心抓手是构建并完善碳金融交易市场和能源期货期权市场。容介互动的能源价格制度是该项改革的制度保障,其核心抓手是相关法制的完善、能源价格改革的绩效评价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四、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进策略

(一)构建人本主义的能源价格观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微观视角的企业定价是以利润极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企业在确定价格时要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采用等边际原则进行定价,从而实现自身利润的极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此时个别企业没有定价权,其价格只能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企业利润极大化来源于市场的平均回报,不会获得超额利润。但大多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市场,此时企业依托于其一定程度的垄断势力可将其定价水平超过边际成本,即形成了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加成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市场控制力越大,其价格加成越高,此时其价格越高而市场交易量越小。如果非完全竞争的能源企业也按照这种定价方式来定价将会产生两个显著问题:一是市场交易量较小,而能源消耗往往具有低需求价格弹性特征,普通企业和居民对此具有较显著的刚性需求,如果能源企业索取较高的价格加成,将导致市场交易量萎缩,进而不利于微观主体效用极大化的实现,也不利于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二是这种定价模式可能会降低居民的整体满足感,居民心理需求被压制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国家经常采用价格天花板的限价方式或者阶梯定价方式来调整能源价格,但是总体效果仍有待提高。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在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应该关注能源消费过程中所具有的低需求价格弹性特征,考虑能源消费在居民日常生活和企业正常发展中的基础资源特性,从而构建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为核心的人本主义能源价格观。为实现该目标中国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能源价格形成要考虑能源消费特征和居民的心理需求。由于能源消费是企业日常运行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其价格形成体系就不能完全依据企业利润极大化原则来决定,也不能在政府简单的价格天花板调控下决定,而应该在满足市场供求导向基础上充分考虑居民和企业心理需求的条件下探索一条动态的人本主义价格形成机制。在该机制中,市场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市场的调控力量仍起到重要作用,只不过市场在调整能源价格体系供求关系的决定中更多地关注了需求侧的心理需求问题,这会导致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进而调整了能源均衡价格。

第二,能源价格的形成要考虑总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由于能源消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能源价格的制定就不能纯粹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而应该以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为导向,这是人本主义能源价格观的核心体现。由于能源消费带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能源生产也带有显著的外部溢出特征,这可能会影响社会福利水平,所以在能源价格制定中需要考虑这种溢出效应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收益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

(二)构建能源价格中虚拟价格的形成机制

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能源价格观,能源价格形成过程中应该同时包含实体价格和虚拟价格,而当前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困境是未包含虚拟价格,因此建议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中应该重点构建其虚拟价格的形成机制。

第一,能源价格需要体现环境价值和外部性价值。在能源企业开采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对现实自然环境的侵害,这进一步诱发了自然环境的治理成本。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发展观,要求能源虚拟价格中应该体现这部分环境损害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与此同时,能源消费过程中可能具有外部性特征,如非清洁能源的消费加大了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可能进一步导致了环境污染及整个自然环境的恶化。当然随着能源开采技术水平的进步,这种环境成本和负外部性的影响会降低,但总体上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笔者认为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中首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环境价值和外部性价值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成本和外部性成本。根据庇古税的核心观点,由于能源开采和消费具有环境成本和外部性成本,可以在能源虚拟价格形成过程中适度提升能源开采和能源消费的庇古税水平,这会促使能源开采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相关参与者更准确地估计自身的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从而生产和消费最恰当的能源量,并形成更加公允的能源虚拟价格。

第二,能源价格需要体现品牌价值和信息价值。能源品牌价值具有显著的期权价值属性,这种价值产生于能源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不断积累的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会诱导消费者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品牌的消费路径依赖,从而进一步促进该品牌的价值提升。消费者在消费该品牌能源过程中,由于对品牌的信赖度较高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安全保障,这也是能源虚拟价格的一种。该品牌价值体现在消费者愿意为了该能源品牌支付更高的费用,因为他们获得了更高的心理满足感和心理安全感。能源消费的信息价值是企业或居民的能源消费量及其变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走势,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抓取这些能源消费数据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或某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居民消费偏好,从而对经济运行做出预判,同时也可以作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依据。这部分数据信息价值是能源虚拟价值的有效组成部分,也应该反映在能源虚拟价格之中。能源的品牌价值和信息价值是能源消费过程中衍生的虚拟价值,这两种价值有助于相关交易者获得更高的心理满足,因此在广义虚拟经济背景下应该将其作为能源价格的有效组成部分,并构建科学的能源虚拟价格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反映。

第三,能源价格需要考虑代际发展价值。从中国目前能源结构看,当前能源消费仍以石油和煤炭为主,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仍比较低(方行明等,2019)。由于石油和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中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较低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应该努力研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另一方面,在石油和煤炭的使用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为后代人的能源消费提供一定的战略储备,这便是能源消费问题中的代际发展价值。在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中,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满足后代人能源可持续发展需求而对当前能源消费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需要在能源虚拟价格中显现出来。

(三)健全能源金融市场体系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在能源价格中反映出其虚拟价格水平,并在市场化交易背景下反映其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为此,中国应该进一步健全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效促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此,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陆续在北京、深圳、湖北、重庆等地建立,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9个省级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陆续建立为中国碳能源及其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不过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碳能源虚拟价格形成的支撑度仍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关注的核心是碳能源衍生品价格,不是碳能源价格,这对煤炭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边际贡献较弱。基于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构建出多层次立体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地市层面和跨经济区域层面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煤炭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价格发现和价格调整。

第二,进一步完善能源期货与期权市场。根据金融学基础理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的交易行为可以为对应资产的现货价格产生修正作用,使得现货市场价格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为进一步发挥能源金融市场对能源价格的发现调整功能,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能源期货和能源期权相关的交易市场,充分利用能源期货和期权市场对能源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水平的科学性与公允性。

第三,进一步推进能源衍生产品的多样化。从现实发展看,中国能源仍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在上升,但总体比重较低。从衍生品市场看,煤炭、石油、天然气均拥有对应的期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权市场,但是在能源远期互换市场方面的构建较为薄弱。从现有能源衍生品市场看,能源衍生品的总体类别仍比较狭窄,能源衍生品市场的可交易对象及标准化单据的种类仍较少,这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不利的。基于此,应该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指导下,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视角切入,进一步创新设计跟人的心理需求满足有关的能源衍生品,稳步提升能源衍生品的多样化水平。

(四)构建容介互动的能源价格制度基础

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虚拟化,商品和服务的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相互容纳介入和混同,并且虚拟价值占比在逐步提升。基于此观点,笔者认为中国为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需要构建能源实体价值和能源虚拟价值的容介互动的制度基础,其中“容”是指能源实体价值属性和能源虚拟价值属性的相互融入,可以引申为能源价格形成体系的相关制度框架和战略规划;“介”是指能源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相互融合的媒介和手段,可以引申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手段和方向。为实现能源价格机制的容介互动,中国应该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稳步提升能源价格改革法制建设质量。在立法层面,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出台后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18年;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后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09年。从当前发展看,中国关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规制的总体性法律尚未出台,只是针对不同能源类别出台了类似的价格规制办法。因此,为了有效推进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该出台专项法律对能源价格形成问题进行立法规制,并在立法政策中科学引入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观点,将能源价格中虚拟价格部分有效纳入形成价格体系中,科学设计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特征的能源价格形成体系。

第二,构建能源价格改革绩效评价体系。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属于国家宏观层面绩效评价的有效组成部分,为了科学量化评价该改革绩效,应该构建针对能源价格改革绩效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绩效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并广泛纳入诸如模糊综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及熵值评价等绩效评价量化方法,对能源价格改革绩效进行动态的量化评估。该评价体系的核心目的是通过量化评价过程发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能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修正。

第三,助力中国能源结构改革。中国能源结构改革有两个宏观背景,一是当前能源消耗结构中仍以煤炭、石油为主,清洁能源消耗占比仍较低。二是实施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宏观经济发展中要逐步实现低碳化高质量发展。在这两个宏观背景下,能源结构改革的目标是在不影响经济正常高质量发展前提下,稳步提升中国清洁能源消耗占比,逐步实现能源消耗结构升级。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引导下,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该进一步突出能源价格的人本属性和社会福利属性,在价格中充分反映其消耗外部性和环境价值,这有助于中国低碳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应该充分吸收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的战略引领,有效助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低碳战略的推进。

五、结论与启示

主要研究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进问题。广义虚拟经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价格体系应该包含广义虚拟价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的二元容介态,该理论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核心结论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能够指导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具有较显著的现实指导价值。在中国未来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进过程中,应该基于广义虚拟理论构建能源价格形成体系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应该以构建人本主义的能源价格观为前提条件,以构建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为核心任务,以健全能源金融市场体系为关键支撑,并以构建容介互动的能源形成制度为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的核心抓手为进一步突出能源价格中对心理需求和社会福利的总体反映,并对能源虚拟价格各组成部分进行虚拟定价,同时积极完善能源衍生品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形成的制度基础和绩效评价。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仍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该理论基于当前经济虚拟化程度逐步加深的特征对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进一步理解宏观经济发展有重要启示,对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借鉴价值。不过,从理论到实践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这种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广义虚拟经济认可度如何有效提升的问题,目前该理论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要想将其有效应用在能源价格改革中还比较困难;二是能源虚拟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需要大量的微观调研数据支撑,这部分成本的耗费巨大,可能对整个能源价格改革体系形成成本超过收益的倒挂困境。因此,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之路仍比较漫长,核心思考在于基于人本主义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可能为该改革指明了一个明晰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未来方向。

猜你喜欢

能源价格广义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德国
2020全球氮肥市场关键词:能源价格、供需平衡以及北美物流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能源价格传导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