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半结庐
—丹霞山文化遗产研究

2022-09-15崔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丹霞山文化遗产

崔俊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55)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拥有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幽深的峡谷、绝美的瀑布、河流、湖泊以及广为覆盖的植被,在绝美的山水之间,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类型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丹霞地貌的研究从1928年冯景兰“丹霞层”开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程。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地理、动物和植物等自然遗产方面,对丹霞山文化遗产的研究相对缺乏。《丹霞山志》对长老峰一带明末清初的开发情况有详细记载,其余众多文物古迹则鲜见于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曾对丹霞山开放景区内及周边进行调查,其余区域则基本未开展文物工作,缺乏全面的资料及系统研究。2020—2022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在丹霞山风景区一带进行系统的文化遗产调查,为开展丹霞山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及利用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材料。

1 地理位置

丹霞山在韶关市区和仁化县城之间,被视为仁化县山。“山脉发自梅岭,逶迤起伏,来自艮方,去庚关三百余里。为仁化县山,在县治之下游。”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北与湖南省、江西省接壤,三省通衢,承南启北,唐宋时期即为岭南重镇。丹霞山一带分布有多条古驿道,连接韶关、始兴、南雄、乐昌等地,是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线路。锦江从丹霞山中部蜿蜒而过,至东南与丹霞山东麓的浈江交汇,向南在大桥镇汇入北江,通达珠三角地区。

2 历史沿革

历史时期,丹霞山以东南方向的“韶石”之名流传最为久远,“韶石”据传得名于舜帝南巡登韶石、奏《韶》乐的传说。隋开皇九年(589),隋军南下平陈,将原本的东衡州改称韶州,“韶”即“取州北韶石为名”,可见隋初“韶石”传说已有相当影响力。丹霞山最早的人类活动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鲶鱼转遗址。

至中古时期,贯穿丹霞山的古道强化了五岭南北的文化交流。唐开元年间(713—741),张九龄在大庾岭主持开凿梅岭道,进一步加强了岭南和长江流域、中原等地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唐宋时期丹霞山地区人口增多,锦江、浈江沿岸出现多个村落,上京古道沿线的金龟岩庙、穿窿岩庙、打锣岩庙发现有大量宋代石刻,也证明当时佛教文化在粤北的传播发展盛况。明清时期是粤北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尤其是明清之交朝代更替的时代背景下,大批明朝遗民涌入岭南地区,抗清未果后遁入佛门,使这个时期岭南佛教和僧侣独具特色,这一现象被称为“逃禅”。受当时特殊的外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丹霞山开发度明显增快,形成在奇峰陡崖上建古寺、山寨等特有的文化景观。

3 地貌与景观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表现为“顶斜、身陡、麓缓”(图1)。崖壁上有顺软岩层风化成的凹槽,这些凹槽成为遮风避雨的洞穴。丹霞山地貌后期发育过程受到流水、崩塌、风化、岩溶及低等植物五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岩层表面片状剥离,其中凹片剥落风化形成岩槽和岩洞,大者形成额状洞、扁平洞,小者形成槽陇相间的景观。这些额洞、洞穴和险峻的地形等,为人类利用岩洞结庐而居、营建寺庙、避世幽居、避难防匪等提供了天然空间。

图1 丹霞山坡面形态

丹霞山的地貌和环境条件为丹霞山文化景观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丹霞山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亦呈现出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以丹霞山主山长老峰一带为例,由顶层、海螺岩层、别传寺层、锦石岩层四个景观层,形成四级阶坎与四级崖壁的组合,每级阶坎崖壁下多为层状洞穴所环绕,并形成沿平台生长的层状分布植物带。海拔高度分别为120米、210米、340米和360米的地貌景观层,同时也是选址最集中、最佳的人文景观层(图2、图3)。

图2 丹霞山长老峰一带全景图(引自《丹霞山志》)

图3 长老峰一带四个景观层(引自《丹霞十六景》)

4 文化遗产类型

独特的地貌特征与优越的环境资源为古人类的繁衍生存提供了物质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遗址、山寨、寺庙、传统村落、古墓葬、摩崖石刻等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群。

4.1 遗址

鲶鱼转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丹霞山地区最早的文化遗存,位于周田镇西南,与浈江相邻。遗址发现有房基、柱洞、灶坑、窖穴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等遗物。石器有磨制和打制两类,部分为半成品和坯料,表明这里曾是制作石器的场所。出土陶器有夹砂粗陶、泥质软陶和磨光黑灰陶,以夹砂灰陶最多。鲶鱼转遗址的遗迹遗物特征与石峡文化基本相同,证明丹霞山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存在聚落。

4.2 山寨

“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是丹霞山古山寨数量多、地势险、防御强的总结概况。经此次调查初步统计,仍保存寨门和房屋遗迹的古山寨共有67处。现存山寨的兴建年代以晚清和民国时期为主,如建于清同治年间(1861—1874)的平头寨、民国七年(1918)造的光龙岩、民国八年(1919)重修的仁城禄意堂等。

位于断石村以西1公里阳元山顶的细美寨,海拔286米,坐东向西。明朝末年,当地车头村豪绅吴德彰举家在山顶结寨以避战乱,名“细美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吴氏族人上山避乱,重修此寨。细美寨三面悬崖峭壁,一面开凿有石级可登,称“九九天梯”,三重寨门均为红砂岩条石构筑,扼上山之咽喉,地势异常险要。位于山顶的主寨门与垛口、掩体、箭道等组成一套完备的防御体系(图4)。

图4 细美寨

4.3 寺庙

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弘法,以南华寺为核心的粤北地区成为佛教文化重镇。位于长老峰中下层的锦石岩寺是丹霞山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教场所,唐末五代就有僧人居住,北宋僧人法云在此建庵造寺。经本次调查初步统计,丹霞山佛教寺庙共18处,道教和泛神类庙宇共5处。

北宋年间(960—1127)的寺庙除锦石岩寺以外,以金龟岩庙最具代表性。金龟岩庙位于韶石腹地的金龟岩上,有东、西两个并列的贯穿洞穴。庙内现保存有供桌、柱础、石砖等各类石构件,表面雕刻精美纹饰,并有石臼、水池等生活设施。

4.4 传统村落

丹霞山域内散落众多传统村落,是丹霞山地区人口聚集与演变的历史见证。村落多沿河流冲积平原分布,少数分布在山谷地带。村落以锦江沿岸的夏富、下迳村和浈江沿岸的张屋、平甫村等历史最为悠久,均始建于唐宋时期。丹霞山周边有较多明清时期始建的村落,客观上反映出明清时期此区域内人口急剧增加、村落涌现的情况。

夏富村位于锦江沿岸的冲积平原,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江西吉安举人李子乙举族迁入此地,历史上曾是锦江下游第一商埠。村落街巷风貌完整,街面多为青石、鹅卵石铺砌,中心地带的三角街为中心街,由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四条街巷。

4.5 古墓葬

丹霞山地区分布众多古墓葬,主要有僧侣塔墓、岩穴式墓葬、瓮棺等几种形式。僧侣塔墓均分布在长老峰一带,以锦石岩寺和别传寺僧侣塔墓最多。别传寺僧侣塔墓群建设年代多为清代,红砂岩砌筑,塔墓由底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周围的弧形护墙及半圆形祭台与当地传统客家墓葬形制类似,是佛教葬俗文化吸收地方丧葬习俗的表现。岩穴式墓葬,即利用丹霞地貌山体中由自然侵蚀形成的洞穴或凹窝作为墓穴,如川岩岩棺。这种与自然地貌紧密结合的葬式也是丹霞山别具特色的一种墓葬形制。普通民众墓葬以简易的瓮棺葬为多,反映了当地客家人长期沿袭的二次葬葬俗。

4.6 摩崖石刻

丹霞山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一带,又以锦石岩寺和别传寺最为集中。此外,众多的岩庙、山寨内都留有石刻,内容包含记事、题词、游记、诗文、楹联等多种题材,年代从北宋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丹霞山锦江河岸还发现有岩画,相对集中分布在三处区域:芙芷坝东岸、芙芷坝北岸(图5)与丹霞山景区。丹霞山岩画多为线刻形式,有鹿、马、人物、塔、船等生活化的图案,同时还有莲花、莲瓣、经幢等佛教图像,为研究锦江古河道的开发利用历史、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重要线索。

图5 芙芷坝北岸岩画群(谢锦树摄)

5 空间分布

丹霞山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古道沿线、长老峰主山一带、高海拔山峰(图6)。

图6 丹霞山文物点分布图

5.1 古道沿线

早期文物点多沿古道分布,应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除锦江、浈江两条古水道,陆路古道选址于沿江两岸平坦地带或山谷。

丹霞山一带的古遗址与古村落大多选址于古水道沿线。南北往来的古道带动了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宗教文化传播。锦江沿岸建有丹霞山最早的寺庙—锦石岩寺,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锦石岩洞内密布自北宋以来的历代崖石刻及碑刻。韶石景区内的上京古道沿海拔相对低矮的山谷蜿蜒前行,连接韶关与周田镇。古道附近保留有金龟岩庙、穿窿岩庙、打锣岩庙等宋代寺庙,沿路也留下了珍贵的摩崖石刻。

5.2 长老峰主山一带

明末李永茂避世弃官,入仁化境,见丹霞山“有险足固,有岩足屋,有樵可采,有泉可汲”,买山避世,称之为“避世之奥区”。顺治十八年(1661),其弟李充茂赠山于原南明官员的僧人—澹归。澹归和尚在《丹霞营建图略》中清晰地规划了别传寺的设计构思,包括建筑选址、中轴线、功能布局、山体路径及游线等,充分与丹霞山体、周边植被及锦江相融合,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澹归主持建造长老峰别传寺,吸引了大量有威望的文人以交游雅集,丹霞山一时之间名声大噪。这一时期,丹霞山为生活在不安定年代的社会精英们提供了文学创作、抒发情感以及生活定居的场所,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摩崖石刻,达到了丹霞山一带自然景观开发利用及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高峰。

5.3 高海拔山峰

丹霞山大多山体呈孤立状,山体间多无山脊相连,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受断层影响,丹霞盆地东西部海拔高度不同,西侧大石山区位于韶仁断层的冲断上升盘,位势偏高,主要山峰巴寨、燕岩等海拔超过600米;东部地区处于相对下降,主要高峰均在海拔400米左右。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西部即巴寨景区,其山体更陡峭险峻,适合建设以防御性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古山寨,因此西部的古山寨数量较多,常常一组山峰上几处山寨居住地,交通要道或奇险位置建设寨门,如燕岩东南面较为密集地分布着仙桥岩、光龙岩、倚云别墅和飞云岩四处山寨。

6 营建特点

6.1 依山而建

古代先民巧妙地利用丹霞地貌险峻的地形,寨门、房屋、水池等的建设与山融为一体。静修的僧人则将山林中天然的岩洞稍加修整,便用以营建殿堂。周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使丹霞山成为宗教修行的绝佳场所。雪岩寺即依岩洞修整,并在岩壁上凿出佛龛(图7),寺旁为石乳泉,方形水池一大一小,称“乳泉春溜”,山、水、寺融为一幅完美的画面。

图7 雪岩寺剖面图

6.2 巧用水源

水源是古人在丹霞山居住生活的必要物质条件。雨季时山中泉水丰富,可挖池蓄水;旱季依靠储蓄岩体渗水,基本可满足生存需要。蓄水池有时不止一处,或由多个水池组成并通过引水渠连接。如宝珠峰的龙王泉水池北侧有一条较长的引水渠与片麟岩旁的浅碧池相连接。仙居岩水池甚至按功能分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等不同水池。水池除了蓄水作用,也成为文化景观,别传寺的双镜池被称为清初丹霞十二景之一的“双沼碧荷”。

6.3 就地取材

除借助天然岩洞外,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以红砂岩石材为主,在山体或岩洞中直接开凿条石,既扩大岩洞使用面积、平整地面,又能取材砌筑寨门、寨墙等。红砂岩石条除了作为建筑构件外,还可加工为生活用品,如蓄水缸、石磨、舂米槽、石凳等,甚至雕刻成精美的供桌、香炉等。

6.4 防御性

山寨营建的特点体现在寨门的选址和砌筑上。寨门选址必定在地势险峻之处,或筑于陡崖边缘,或高伫于两座山体狭窄的岩壁之间,常常需攀爬上一段极为陡峭的崖壁方可到达。每座山寨至少有一道寨门,大多在两道以上。如白鹿寨第一道寨门筑于陡崖之上,并且连续两道寨门与崖壁围合成瓮城形制,寨门、寨墙墙体较厚,门洞窄小,墙上凿有细长的枪眼,易守难攻。防御性强的特点当与兴建山寨时期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

6.5 临时性

山寨建造还表现出较强的临时权宜性特点。寨门通常结构坚固,砌筑考究,但用于居住的房屋建筑相对简易。因山寨一般只是为躲避动乱临时、短期使用。作为避难时的临时居所,除少量资金丰厚的大户人家外,大多老百姓的房屋建造均较为粗糙,甚至仅仅满足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

7 结语

丹霞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仅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与优越的环境资源条件,还有数量庞大的遗址、山寨、寺庙、传统村落、古墓葬及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构成了极具人文历史价值的丹霞山文化遗产群。丹霞山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空间分布及营建特点,以其独特的方式与丹霞山自然景观相融会,形成了与古代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隶属于文化遗产,是对文化遗产的细化与拓展,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说明为人类社会在其自身制约下、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下以及在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推动下发生的进化及时间的变迁”。丹霞山自然地貌为先民活动提供了机会、限制以及对其进行持续加工、营建、重塑的天然优势。另外,丹霞山的气候环境独特、动植物种类多样、水系丰富,这些构成丹霞山文化遗产的环境资源基础,移民、僧侣、民众、避难者、访客等选址聚居、营建寺院、建造山寨、留下石刻、写下诗词歌赋、绘画等,这些文化遗产生动地反映出从史前时期到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与民俗民风,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同时,折射出不同时期的政治、社会、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还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丹霞山文化遗产融合了岭南地理环境、丹霞地貌景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

(图片、图纸来源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注释

①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中国丹霞:丹霞山申报文本[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

②冯景兰,朱翙声.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J].地质年报,1928(1):29-49.

③陈世英,陶煊,等.丹霞山志[M].释古如,增补.仇江,李福标,点校.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17.

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四十[M].刻本.广州:广雅书局,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

⑤孙国柱.天然函昰和尚禅学思想研究—以明清之际逃禅现象为背景[D].南京:南京大学,2012:3.

⑥黄进.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J].热带地理,1982,3(2):107-134.

⑦黄进.丹霞山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7.

⑧赵汀,赵逊,彭华.论丹霞地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51.

⑨莫稚,李始文,黄宝杈.广东曲江鲶鱼转、马蹄坪和韶关走马冈遗址[J].考古,1964(7):323-332,345,3.

⑩李岩.广东曲江县鲶鱼转遗址的调查[J].湖南考古辑刊,1999(00):118-121,50.

⑪沈正邦,侯荣丰,马德鸿.丹霞山古摩崖碑刻集:山外卷[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7.

⑫彭颖睿.明末清初丹霞山的开发与文化景观的形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37-39.

⑬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全粤村情:韶关市仁化县卷(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171.

⑭仇江,蒋文仙,沈正邦,等.丹霞山锦石岩寺志[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4.

⑮陈世英,陶煊,等.丹霞山志[M].释古如,增补.仇江,李福标,点校.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25-26.

⑯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这样一来,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和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猜你喜欢

丹霞山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基于网络游记的丹霞山旅游体验研究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Tough Nut to Crack
丹霞山研学旅行市场开拓策略
仁化·丹霞山
情系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