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肺炎疾病防治技术措施

2022-09-15朱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消杀圈舍病牛

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肺炎疾病发病概率也逐渐升高,肺炎疾病作为肉牛养殖中的多发疾病,普遍性和危害性都很高,且四季皆有可能发病,治疗率相对较低,只有做到针对性防治,才能避免肺炎疾病大规模发生,本文主要就肉牛肺炎疾病防治技术措施加以探究。

1 肉牛肺炎病因概述

1.1 自身因素

成年肉牛和犊牛相比,犊牛肺炎发病率更高,这是由于其自身因素导致的。由于犊牛呼吸道发育不完善,血管多且通透性强,呼吸道皱胃淋巴结发育不成熟,黏液分泌不足,纤毛上皮运动能力弱,防御机能、异物自动清除能力差,再加上肺功能弱,极大增加了肺炎发病率。

1.2 饲养因素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若饲养管理不科学,则极易诱发肺炎等疾病。饲养时饲料营养不均衡,适口性差,影响消化和吸收,或喂食一些发霉变质和冰冻的饲料,导致肉牛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率。同时,养殖人员圈舍粪污清理不及时,垫草更换不及时,忽视消毒工作,细菌病毒大量滋生,圈舍光照通风不佳,阴暗潮湿,防寒保暖不及时,造成冷应激,抵抗力下降,最终诱发肺炎。

1.3 病原微生物因素

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影响,会极大增加肺炎发病率。病原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巴氏杆菌;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副流感等。若养殖人员不重视圈舍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会导致圈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肉牛一旦抵抗力下降,就会诱发肺炎等疾病,影响育肥速度。

2 肉牛肺炎疾病诊断

通常而言,牛肺炎可以分为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急性型病牛在短时间内精神状况有较大变化,神态消沉,进食量骤减,体表牛毛杂乱缺少光泽,发高烧同时伴有粘稠鼻涕流出,呼吸较为困难;慢性型病牛同样精神状况较差,体表温度升高,体重缓慢下降,形体消瘦,鼻腔内产生大量分泌物,影响正常呼吸,还会伴有一定的咳嗽。在实际诊断时,通常先基于病牛体温高低和病症表现作出初步诊断,重点就是否发烧、是否咳嗽、是否厌食等症状加以检查,结合病牛病症表现,一般可初步判断其患病状态,若仅依照病症难以确诊,此时便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实验室诊断。

3 肉牛肺炎疾病的治疗

以中兽医手段来治疗肉牛肺炎疾病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不但疗效显著且药剂残留少,应用普遍,具体用药细则如下:分别取板蓝根、连翘、黄芪、银花杏仁、沙参、甘草各10 g,麻黄、桑皮、桔梗各6 g,麦冬69 g,将取好的中药材一同研磨为细碎的粉状,施用一定量的开水进行冲调,每日服用1剂,一日服用2次,一直持续服用4 d,病牛一般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

以西兽医手段来治疗首先要做好消炎工作,对于病症较轻的病牛,可以基于体重为其注射氨苄青霉素,一般按照0.5~1.0 mg/kg标准便可,一日注射3次,亦或基于体重让病牛口服庆大霉素,标准为10~15 mg/kg,一日服用2次;对于病症相对更为严重的病牛,可以采取气雾疗法来医治,将病牛置于2个1 000 m左右的封闭空间内,在气雾发生器中注入150 g土霉素、120 g磺胺嘧啶、30 g硫酸卡那霉素,每日进行1次气雾治疗,一直持续到病牛痊愈为止。

4 肉牛肺炎疾病预防

4.1 严格维护养殖环境

不重视养殖环境是导致肉牛肺炎疾病多发的一大主因,养殖人员在环境维护、通风管理等方面意识不足,导致牛圈环境比较潮湿、脏乱、阴暗,为病毒滋生创造了适宜环境。为此,养殖人员必须做好日常管理措施,保证牛圈通风性,二是要保证充足的光照,阳光不但能确保牛圈干燥,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三是要增加经费投入,设置通风、保暖、消毒等设备,为肉牛创造一个卫生安全、适宜生存的环境。

4.2 定期清洁消杀

切实保障牛圈环境卫生和洁净是防治肺炎疾病的基础,为此,养殖人员应尽快实现消杀行为的常规化和标准化,严格遵循固定的消杀时间、消杀规定,贯彻好各项消杀措施,对牛圈地面、饲喂器具、活动场所等各处进行彻底消杀,防止病菌滋生。此外,还要定期清理牛舍卫生,及时清理养殖废物,将肉牛产生的粪便、饲喂产生的污水等废物逐一清理干净,还可以在牛圈地面铺设1层干燥的垫草,确保牛圈洁净、干燥、卫生。

4.3 严格落实接种工作

在实际接种时,需根据当地肉牛肺炎疾病流行趋势、肉牛养殖实际情况、疫苗类型等因素,制定有效的免疫接种规划,降低肺炎发病概率,通常而言,在犊牛出生4~6 d后应注射联苗或多价苗,15~30 d后再次加强免疫,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在平时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肉牛日常状态,若在饲喂过程中有肉牛显露出患病症状,要将病牛隔离饲养,进行细致诊断,找出致病因素,做好诊断后,再确定具体的治疗规划,防止疾病大规模蔓延。

4.4 坚持自繁自养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要始终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若必须要引种,则要提前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避免从疫区引种,禁止在疫病高发期引种,同时要检查引种牛的健康状况,确保无感染牛结核、支原体等疾病,并检查疫苗接种情况,保证无漏免现象。引种运输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产生应激诱发肺炎。引种后的牛,应隔离饲养30 d以上,隔离期满且无异常时方可混养。此外,要做到全进全出,围栏育肥时架子牛同时进围栏,育肥结束后同时出售,避免发生疫病。

4.5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肉牛育肥时,要结合不同日龄阶段合理控制好喂食量,保证满足育肥牛生长需求。同时,要保证饲料适口性好,营养均衡,定期添加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定期补充青绿多汁植物,满足肉牛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在提升抵抗力的同时,降低发病率,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育肥效率,加快出栏。

综上所述,肉牛肺炎疾病不但损害肉牛的身体健康,还容易扰乱正常的肉牛养殖秩序,必须做好针对性防治,牛场人员需立足于病牛肺炎的致病因素,完善常规养殖管理行为,抓好各项预防事宜。

猜你喜欢

消杀圈舍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蜘蛛侠”
晚秋
执行消杀任务的无人机
开学在即 武汉消防员开展校园消杀作业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