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护理对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影响

2022-09-13刘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窦性心消融术消融

刘琪

房颤是心律失常常见类型的一种,临床特征为心房电活动丧失规律,并被无序性心房颤动波取代,引发主动性异位心律失常[1]。房颤发生后,患者心房出现无序性的舒张、收缩,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可引发心功能不全、血栓栓塞等,危及患者生命,需及时予以治疗[2]。治疗房颤患者的关键为促进窦性心律恢复并维持,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射频消融术通过对左心房无序电冲动位点传导通路进行抑制,可有效减轻房颤症状。然而,通过射频消融术对房颤实施治疗时,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疼痛,可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上需注重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PDCA循环护理将护理流程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关联、循环往复,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的规范性、有效性[4]。本研究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198例,纳入条件:符合《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射频消融术顺利完成;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且意识清楚;知情同意。排除条件: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认知、语言交流障碍。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51例;年龄47~68岁,平均57.50±7.64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7例,Ⅱ级54例,Ⅲ级28例。观察组中男49例,女50例;年龄46~68岁,平均57.11±7.66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8例,Ⅱ级54例,Ⅲ级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加强PDCA循环护理方法

入组后,给予所有患者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中均以芬太尼联合力月西进行镇痛。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为其应用镇痛药物,安抚其不良情绪,予以鼓励、心理疏导,术后实施规范用药、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PDCA循环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计划(P):以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科室当前护理状况为依据,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计划。确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工作标准,包括护理方案、具体实施方法、护理人员奖惩制度等,并依据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实施分组,合理搭配。

(2)执行(D):按规范执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工作量、操作时间、质量标准。具体为:①术前护理。术前1 d向患者全面介绍射频消融术的意义、流程、配合要点,并告知其术中可能会出现的疼痛及其他不适感,遵医嘱实施超前镇痛。同时,予以不良情绪安抚、放松指导,通过深呼吸、转移情绪等促进患者放松,并介绍手术优势、术后恢复良好病例,提升患者配合度。②术中护理。术中全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时对患者疼痛程度实施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调整芬太尼、力月西用量,及时安抚患者的负性情绪,予以情感支持与鼓励。③术后护理。术后开展24 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穿刺部位、足背动脉情况,遵医嘱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将软枕垫于背部,并予以其背部肌肉按摩,以减轻背部肌肉酸痛,嘱患者轻柔翻身,避免引发切口出血。告知患者穿刺点保护方法,指导患者食用清淡、富含纤维素的流质饮食,适量多饮水。能够下床活动后,鼓励其进行适量活动。患者可以出院时,进行离院指导,告知与约定复查时间,指导术后规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检查(C):每周展开1次护理总结工作,分析过去1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护理人员各抒己见制订针对性改进方案。

(4)处理:以前三个环节的工作情况、经验为依据,总结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吸取经验教训,制订下一个环节的目标、计划,使四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消融开始后10 min、消融至左肺静脉前后壁、消融至右肺静脉前后壁时、结束消融时疼痛程度,NRS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强烈[6]。

(2)心理状态:护理前后,通过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了解两组心理状态。MUIS共2个维度2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疾病不确定感越明显[7];CD-RISC包括3个维度2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0~4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8]。

(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出血、感染、低心排出量、恶性心律失常、切口愈合不良等。

(4)治疗效果:术后当天对两组患者展开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术后当天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并于出院时、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予以心电图复查,统计窦性心律维持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各观察时点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消融开始后10 min、消融至左肺静脉前后壁时、消融至右肺静脉前后壁时、结束消融时的NR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4个时点各指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消融开始后10 min、消融至左肺静脉前后壁时、消融至右肺静脉前后壁时、结束消融时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MUIS、CD-RISC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MUIS、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MUI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MUIS、CD-RISC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当天、出院时、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比较

3 讨论

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为房性、室性早搏,并伴有胸闷、心慌等症状,射频消融术是当前临床上对此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可有效促进窦性心律维持并恢复[9]。然而,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房颤症状、射频消融术产生的疼痛等因素影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多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导致手术风险增大,影响术后恢复效果[10-11]。因此,对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临床上需注重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而以往临床护理多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等基础护理入手,难以满足患者多个方面的护理需求,导致整体护理效果不够理想。PDCA循环护理是常用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通过对四个质量护理环进行设置,可使护理工作按照科学程序循环运转,达到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12]。

3.1 可有效减轻疼痛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消融开始后10 min、消融至左肺静脉前后壁、消融至右肺静脉前后壁时、结束消融时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DCA循环护理计划环节制订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护理计划,明确规定护理内容、实施方法、责任护理人员等,并合理搭配护理人员,可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开展。执行环节依据以上计划,对患者展开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的护理,各个环节的护理均强调疼痛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的疼痛程度。

3.2 可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心理弹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DCA循环护理执行环节依据计划对患者展开护理,其中术前护理注重手术知识介绍、心理干预,可使患者全面认识手术,并缓解其恐惧、紧张等情绪,从而积极、正确配合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护理及时予以情感支持与鼓励,可促进患者放松;术后通过展开心电监护、穿刺部位护理、休息指导、饮食与运动指导,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检查环节通过对以上两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不足、制订整改措施,可使护理计划更为科学。处理环节通过对以上三个环节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并总结经验、教训,便于下一个循环工作的开展。通过以上四个护理工作环节的实施,可为患者提供更为规范化、有效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心理弹性。

3.3 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提升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术中疼痛情况、心理状况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当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可加剧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对临床干预的配合度,增大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治疗效果[13-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当天窦性心律恢复率及出院时、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加强PDCA循环护理后,针对此类患者护理需求,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措施,一方面可促进工作人员护理能力不断提升,促进护理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诊疗工作,从而促进射频消融术高效、安全进行,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提升手术效果[15]。不仅如此,PDCA循环护理在执行环节通过对患者展开术后的严密观察、规范用药指导、饮食与活动指导等,可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术后康复,促进窦性心律恢复并维持。

综上所述,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PDCA循环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但此次研究存在不足,如样本量少、仅观察至术后3个月等,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可能受此影响,后续需展开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以更为客观地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猜你喜欢

窦性心消融术消融
消融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中的心电图
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关键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