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里的治愈——康养景观应用研究

2022-09-12马连

河北画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康养花园疗法

马连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背景

2022年的第73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同年我国爱卫生运动70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世界卫生日中国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城市的定义是:一个健康的城市应该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自然与身心健康联系的观点出现。祖国医学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寿命的长短。《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基于全球抗击疫情的状态和健康城市环境的思考,康养疗愈型景观更适合当下环境。所以在当下,城市景观应当结合我国的文化思想、医疗思想,营造一个生态和谐,人与环境、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康养疗愈城市景观环境。

二、康养景观的内涵

康养景观,是一种被认为能够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景观类型。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把景观和医疗功能结合在一起,使景观成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身体、精神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包括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减缓压力、改善抑郁情绪以及促进睡眠等。此种类型的景观模式还有很多不同的称谓,例如康养花园、疗愈花园、园艺疗法等。

康养景观的使用者是在城镇中生活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亚健康就是没有明确的疾病特征但身体稍感不适,基于祖国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得到较好的缓解与恢复,可通过康养景观的使用,锻炼加呼吸调养改善身体内环境增强体质。

在城市环境中康养景观可以使用的范围很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城市生活环境中,康养景观可以运用在公园和街道;其次,城市活动环境中,康养景观可以体现在居住区的交流花园、市民菜园、家庭菜园中;最后,作为特殊用途的医疗设施,可以体现在医疗空间中的治疗花园。从城市生活、活动环境到特殊医疗环境这是一个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利用的一个过程,将日常活动空间中的舒畅和乐趣、安心作为健康疗养的手段来运用,能够给城市中的人民带来疗愈或健康的效益。

康养景观的功效体现在四个层面:一、心理层面,在舒适的康养环境中可以具有放心感和安全感,缓解紧张、减轻疲劳;二、物理环境层面,可以调节城市局部环境温湿度,隔音、防风、降噪、清洁城市空气;三、精神层面,能够使人们在景观中适度的安静、转换心情,能够减轻痛苦疲劳,能够改善注意力,恢复季节感和时间感;四、在感觉运动层面,能够促进新陈代谢,通过五官感觉为身体的基本机能带来活力。

三、康养景观存在的形式

康养景观属于景观的一种类型,和康养景观内涵类似的还有园艺疗法和景观疗法。园艺疗法与景观疗法是人类接触自然得到疗效的手段。园艺疗法是通过园艺劳动例如果蔬采摘、干花手工艺等活动,园艺疗法强调使用者在栽培过程中获得动作和精神上的收益。在医学上可以归为作业疗法,作用机制与运动疗法和音乐疗法一样,在生理上有激发肌体恢复的功能,在心理上起到转移的作用。园艺活动适用于所有城市居民,可以发生在社区、医院、看护机构、学校等场所。景观疗法,也称作环境治疗,是通过景观中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综合作用影响人感官,起到改善的作用。景观疗法所发生的物理环境是一个能刺激使用者的五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景观或庭院,通过对景观环境的改良,起到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目的。随着条件的发展,景观疗法产生了外延概念,将日光疗法、芳香疗法、森林疗法等也包括进来。

城市中的康养景观除了可以是园艺疗法花园、芳香疗法花园等康养景观主题公园、也可以是医院及保健机构的外部环境,也涉及大尺度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和自然风景区。构成城市环境的景观形式复杂多样,根据不同场所特征针对康养景观进行分类,如下表:

医疗机构附属绿地 主题公园 其它绿地中的功能区 风景区中的景观类型医院外部环境 园艺疗法花园 植物园中的专题园 自然疗养地临终关怀花园 芳香疗法花园 学校附属绿地中的花园 森林疗养地疗养院中的康养景观 冥想花园感官瓜园纪念花园复建花园公园中的功能区居住区绿地中的功能区乡村

根据场所特征可以分为医疗机构的康养景观、养老机构的康养景观、公共绿地的康养景观和自然风景中的康养景观。

医院是人民群众日常不愿意进去却不可或缺的场所。每当人们走入医院满眼都是医院建筑、焦急的人群和杂乱的停车,这些不良的情绪和冰冷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暗示不是积极的,应碎片化的增加景观环境,增加良好的环境暗示。随着医院从注重治疗到注重康养的功能增加,医院外部环境对人民健康的益处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院外部环境的康养花园,是指医院外部环境主要位于建筑室外部分,其康养景观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设计的较为丰富,既可以为行动障碍的病患提供专类康养园,也可以在一些公共区域为陪护和探病的人群提供等待、聊天的舒缓精神类的专类疗养花园。

临终关怀园,作为天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替代物,也可以是城市居民的便利设施,为人们面对死亡的特殊阶段和陪伴他们度过最后阶段的陪伴者提供服务。它可以存在于临终关怀机构,也可以以主题花园的形式出现。临终关怀园可以使使用的病患及家属感受平静,通过景观刺激和季相变化度过悲伤期。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

疗养院中的康养景观,包括疗养院内部的人造环境,也包括疗养院所在地的天然景观环境。疗养院除了可以进行疾病疗养、康养疗养或健康疗养。其中的景观不仅提供给需要疗养的人群,也提供给陪伴人群。

总体来说,任何种类的康养花园都应该给使用者带来正面的使用效果,《医疗花园:治疗效益和设计建议》中提出,判断一个康养景观是否具有正面的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第一个是是否减轻疾病症状;第二个是缓解压力增加舒适度;第三个是增加整体幸福感及希望。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康养景观可以散布在城市的各处,通过潜移默化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体状况。

四、基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康养景观设计要点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于现代治疗医学的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文化就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广义的中医养生文化包括中医养生学、中医防治学、中医康复学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针对的是未病阶段、已病阶段、康复阶段。《说文》中提到“养,供养也。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所以养生,就可以理解为根据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对生命进行保养、调养,保持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达到未病先防,防治结合的目的。天人相应是指环境和人体是相互影响相互感应。传统中医文化认为人生于天地间,生命的能量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只有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能量交换,再通过脏腑的消化吸收才能平衡。《黄帝内径·素问》中提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

(一)空间形式

形状指面或体的轮廓线。在康养景观中,人们能感受到任何空间中的整体及局部形态特征,形状的差别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所有空间形式包括墙面的洞口、建筑的立面、植物的造型和形态、地面铺装、景观小品都要采用流线型或圆型,不要出现过多尖锐、奇怪的造型、这样不利于压力的缓解。

在环境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亮的环境使人们开朗、愉悦,黑暗的环境能够使人们感到恐惧,暗淡的环境容易使人压抑。在康养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该通过植物、建筑物等,建造不同阳光照射条件的停留空间和通行空间,提供全天光照环境、半天光照环境和非光照环境。

景观 阴 阳形式特征 柔和的、弯曲的、散漫的布局 光滑的、明确清晰的、环境特征 阳光少、树荫多、较隐蔽 阳光充足、树荫少、较开放颜色 冷色调 暖色调空间特征 相对闭合 相对开放

(二)植物

一般来说,环境优美一些的景观场所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在7比3左右较为合适,通过颜色、质感、季相变化、群落搭配等各个方面的搭配,创造出一个贴近天然景观环境的城市康养环境,帮助人们放松、减小压力,摆脱精神上的疲劳。在植物的选择方向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景观植物和五行学说对应,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另一个是根据植物生物特性建立养生保健型植物群落种植景观。

祖国医学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哲学思想。在剔除封建迷信的前提下,根据中医学理论来搭配植物将会起到很好的康养理疗效果。人们利用膳食进行养生与保健,景观也有着相似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景观要素的营造进行保健养生。膳食在内部对人体进行调节,景观通过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健康进行调节。传统中医养生文化认为,四时气候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五脏六腑的机能变化与昼夜、气候、四季变化的运行规律同步。“正气”是康养的良药,“邪气”是治病的祸首。城市建成环境中能够产生“正气”的能量场就是景观环境中的景观要素植物。植物代表了自然环境中的四季更替和自然秩序,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自然能量,是人体在城市居住环境中能够获得正能量进行康养的巨大资源。

植物的影响根据五色(青、赤、黄、白、黑),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东),五种方位(东、南、中、西、北),五种性味(酸、苦、甘、辛、咸),植物的花色、叶色与枝干皮色等,将不同植物分别纳入五行。五行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从植物对应到人体内脏,白色入肺,对应的植物是银杏树、朴树、雪松等对肺有益的植物。在进行景观色彩搭配时,使用白色或银色作为主要色调。青绿色对应的是肝脏,具有生发的意向,在造景上应该保证足够的阳光和开敞的空间,产生生发之气,在植物的使用上应采用乌桕、杨树、栀子等对肝脏有益的植物。人体最重要的君主之官心脏,在做康养景观时,也应体现火的大阳属性,就是可采用丰富艳丽的颜色,留有足够开敞的空间,配置对心脏有益处的植物柿树、罗汉松等,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处处充满活力感的空间形式。

中国自古就把芳香植物作为药用、食用和调味品进行应用,并做成香囊用于保健。利用芳香类的植物设置在路径及休憩设施周围,植物的香味能够让人身心起到放松后的保健作用。首先可以促进循环、有利健康。香味能够通过嗅觉细胞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产生镇定、放松或兴奋的效果。或者种植香蔬,既香草蔬菜,中国传统的香蔬有薄荷叶、藿香、旱金莲、花椒、八角、桂皮,不论是医疗机构的附属绿地还是主题景观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的过程;其次可以抗菌杀虫。中国很早就通过焚烧艾叶、菖蒲、沉香等驱疫避虫。例如薄荷叶、芸香或艾菊枝条可以驱除蚂蚁,蚊净香草因为是杂交品种,所以兼具天竺葵独特的释放功能和香茅草合成香茅醛的挥发成分,散发的香茅气体不仅芳香宜人还有净化室内烟味和驱蚊虫的功能。因此与一般园林植物相比,除了具有同样美化环境、吸收有害气体、吸尘、杀菌、保持水土功能外,气味植物还具有独特的香化功能和杀菌作用。

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植物搭配方式,根据植物的生物特性建立养生保健植物群落的搭配形式。选用植物时,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叶子的色彩、花朵的色彩考虑到整体的配色方案中。绿色环境能够使人的体表温度降低1-2摄氏度,心跳降低4-8次。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可以给人们积极向上、活泼的感觉,可以提升人们的情感及活力,但环境中过多的使用暖色会使人感觉紧张和疲劳。蓝色、紫色、白色等冷色更容易让人平静和放松。通过五感、五味和五脏六腑与康养环境产生联系,潜移默化的提高使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五、结语

继往开来,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历史转型期,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和人民健康是生态文明的两个方面。所以城市建设应结合城市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养生人居营造观和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结合康养景观进行城市环境建设,运用在城市的绿化环境中。

猜你喜欢

康养花园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